退役太平洋飓风名称列表

✍ dations ◷ 2025-04-12 08:24:40 #已除役东太平洋飓风,热带气旋名称

太平洋飓风是指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赤道以北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达到一定强度后就会获得命名。如果这些风暴之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将来再用相应名称为气旋命名可能会有不好的效果,世界气象组织就会把这些名称退役,今后不再用来为这片海域的热带气旋命名。形成太平洋飓风的海域分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两部分,东太平洋是指西经140°以东的太平洋,中太平洋是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经140°之间的太平洋。截至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共有16个热带气旋名称退役,这其中最致命的天气系统是1997年10月吹袭墨西哥的飓风宝莲,在当地夺走超过230条人命;造成损失最大的则是2013年的飓风曼努埃尔,经济损失数额超过42亿美元。2015年10月,飓风派翠莎造成严重破坏,其名称因此成为最新退役的太平洋飓风名称。

1950年,一个对夏威夷州构成影响的热带气旋获名“艾伯”(Able),在此以前,夏威夷已有多年没有经历过热带气旋的冲击。这一天气之后之后以飓风希基之名广为人知,“希基”(Hiki)在夏威夷语中意为“艾伯”。1952年的台风欧莉芙和1957年的台风德拉虽然是在中太平洋发展形成,但却是在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太平洋后才达到足够强度获得命名。1957年,夏威夷军事气象部门将另外两个在中太平洋发展出来的热带气旋分别命名为“坎诺亚”(Kanoa)和“妮娜”(Nina)。经过研究决定,之后将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命名名单中借用名称来为中太平洋的风暴命名。东太平洋盆地的热带气旋从1960年开始获得命名,一共采用4组女性名字,每年轮流使用并循环往复。1965年,已经有两组名称用来给风暴命名,但命名方式再次调整,改为从第2份名单开始,每年使用1份名单,4年完成一次循环。此后,多个女权组织对热带气旋采用女性人名命名表示抗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对此决定放弃选择名称的主控权,由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委员会选择新名单。世界气象组织选出6套名单,其中也有男性人名,每6年完成一轮循环。该组织还决定,新的飓风名称从1978年开始启用,比大西洋早一年。从1978年开始,气象机构会依次将6套名单中的1套用来命名,6年完全一次轮换,造成重大影响的气旋名称从名单中去除,以新名称代替。

到1979年时,为了给中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命名,气象机构已经从西太平洋命名名单中借用了10个名称,到此命名方式再度调整,恢复采用夏威夷语名称。起初人们还用夏威夷语的12个字母编制出5份名单,计划每年采用1份并循环往复,但由于1979至1981年间中太平洋都没有足够强度的风暴形成,这些名单又被废弃,改用4组名单连续使用。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开始前,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和夏威夷州民防部门要求世界气象组织飓风委员会将东太平洋命名名单中的11个名称退役。但委员会没有接受这一请求,指出退役名称的标准有“明确界定并且非常严格”。委员会认为,虽然这些天气系统都对夏威夷群岛有显著影响,但这些影响都还没有大到足以将名称退役的程度。同时,委员会之前没有退役的部分名称代表的风暴比这11个名称代表的风暴影响更大。经过同夏威夷大学夏威夷研究系合作,中太平洋飓风中心递交了新的夏威夷语名称,以期确保每个名称都有适当的含义和历史、文化意义。

1954年,大西洋飓风卡罗尔、埃德娜和黑兹尔吹袭美国东北部并构成严重破坏,美国国家气象局于1955年将这3个名称退役,为风暴名称退役立下先例。根据原本的计划,所有退役的名称只是之后10年不再使用,10年后还是可以重新启用,但世界气象组织1969年的跨部门飓风会议决定,今后所有造成重大影响飓风的名称将永久性退役。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外,有多个风暴名称是因政治原因或是与其它名称发音过于类似等原因退役。

东太平洋位于西经140°以东、赤道以北、北美洲以西,自1960年该海域风暴开始获得命名以来,共有13个名称退役。1978年启用现代名单前有黑兹尔(Hazel)和阿黛尔(Adele)两个名称退役,但具体原因无从得知。1978年,飓风菲乔对夏威夷州构成影响,其名称也因此退役,下一个退役的名称则是1987年的“克努特”(Knut),但其退役的具体原因仍然不明。1988年使用过的“艾娃”(Iva)于1989年退役,但这场风暴并没有对陆地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名称与1982年的中太平洋飓风伊娃(Iva)发音过于相似,飓风伊娃的名称当年因对夏威夷产生严重影响而退役。20世纪90年代初,飓风费法和飓风伊斯梅尔分别对夏威夷和墨西哥北部构成影响,两个名称也相应退役。1997年,吹袭墨西哥的飓风宝莲夺走230余人的生命,至今仍是最致命的太平洋飓风,其名称也予退役。

2001年太平洋飓风季过后,“阿道夫”(Adolph)和“以色列”(Israel)出于政治因素考量退役。飓风肯纳的名称于2003年退役,是有纪录以来退役的最强太平洋飓风之一。2008年,热带风暴阿尔玛成为有纪录以来形成位置最偏东面的东太平洋热带气旋,并沿中美洲太平洋海岸登陆,其名称于2009年退役。2013年,飓风曼努埃尔成为有纪录以来第1场在海上成形并升级成飓风后登陆墨西哥本土的东太平洋热带气旋,其名称也在2014年退役。2014年的飓风奥迪尔成为25年来首场吹袭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型飓风,其名称在2015年飓风委员会大会上宣告退役。同时退役的还有原定在2016年使用的名称“伊西斯”(Isis),因为其英语原名和伊斯兰极端叛乱团体的缩写相同。

中太平洋位于赤道以北,西经140°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自1979年开始启用命名名单以来共有4个名称退役。飓风伊娃和飓风伊尼基因对夏威夷州构成严重影响导致名称退役,台风柏加和飓风伊欧凯则是因重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多个岛屿致使名称退役。


相关

  • 二联性精神病二联性精神病(法文:Folie à deux),意思是“二人共享的疯狂”: 形容一个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将妄想的信念传送到另一个人。同样的症状可传达至三人,四人,甚至更多。虽然研究文献主要
  • 咽头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科罗拉多壁虱热病毒科罗拉多壁虱热病毒(Coltivirus),是 呼肠孤病毒科(Reoviruses) 的一个属。 该类病毒会感染如猪等动物,造成如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代表种:
  • 畏光感光性亦称光敏感度或光敏性(英语:Photosensitivity),是指一个物体在接收光子(多数时候为可见光)时的作用量。在医药学领域,该属于被用作指代皮肤对于光的不正常反应,通常又分为光照
  • 多弗粉杜佛氏散(英语:Dover's powder)别称吐根阿片散或复方吐根散,是一种用来医治感冒和发烧症状的传统药物,得名于其开发者英国医师汤玛士·杜佛,并约在1960年代后完全不再应用于现代医
  • 蜘蛛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原台南州立农事试验场宿舍群原台南州立农事试验场宿舍群为台湾日治时期所建之台南州立农事试验场之官舍,于2004年4月30日公告为台南市市定古迹。台南州立农事试验场于1923年设置于今林森路位置,之前场址
  • 信天翁科信天翁科(学名:Diomedeidae)是鸟纲鹱形目中的一个科,这一科的鸟被笼统的称为信天翁。它们是一种栖息于海边的鸟类,亦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鸟类。大多数信天翁科的鸟生活在南半球深
  • 蚂蚁椅蚂蚁椅是1952年由阿纳·雅各布森为丹麦一家制药公司食堂设计的一种椅子。由丹麦家具设计公司弗里茨·汉森生产。最初的蚂蚁椅只有三足,后来发生了因为椅子翻倒而酿成的死亡事
  • 巨貘巨貘(学名:)为已灭绝的貘,栖息于中国南方至爪哇岛及越南。最早出现于更新世早期,一直到全新世早期才绝种。巨貘的体型较现存的貘大,体型范围由体长2.1米(6.9英尺)、肩高0.9米(3.0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