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子宇宙

✍ dations ◷ 2025-11-10 03:14:12 #基本物理概念,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电动力学,1940年科学,物理宇宙学,特定模型,理查德·费曼

单电子宇宙假设由是1940年春季约翰·惠勒在给理查德·费曼的电话中提出的一个假设,它认为所有电子和正电子实际上都是同一个实体在时间线上前后移动的体现。根据费曼所说:

这个想法是基于每个电子在时空中穿梭的世界线。惠勒提出,这样的世界线可能不是无数个电子形成的线而是单一的一条,像一个巨大的缠结,可以追溯到同一个电子。时间线上的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表示为时空上的一个切片,且该切片上会落有无数时间线相交产生的结点。 每个这样的结点,代表该时刻上的一个真实电子。在这些结点上,一半的时间线将在时间上向前,而另一半则向后。惠勒认为,向前的这些成为我们所见的电子,而向后的则形成正电子,即电子的反粒子。

但实验上可观测到的电子比正电子多得多,理论上也这样认为。根据费曼的说法,他向惠勒提出了这个问题,惠勒则推测隐藏的正电子可能位于质子中。

费曼被惠勒提出的反粒子可以表示为粒子在世界线上的逆行这一猜想所震惊。他在他的诺贝尔奖演讲中将其归功于惠勒:

费曼后来在1949年的论文《正电子理论》中提出了将正电子表示为时间逆行的电子的解释。 南部阳一郎后来将其应用于所有粒子-反粒子对的产生和湮灭,并指出:“成对粒子偶发的产生或湮灭可能并非产生或湮灭,而只是粒子在时空上的运动方向变化了,从未来到过去,或是从过去到未来。”

相关

  • 哈斯蒙尼哈斯蒙尼王朝(英语发音:/ˌhæzməˈniːən/ (audio); 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
  • 布拉维晶格布拉维晶格(又译布拉维点阵)(Bravais lattices) 在几何学以及晶体学中,只有14种可能。常见的布拉维晶格列于下表:每一个单位晶格的体积可以由
  • NaOsub2/sub超氧化钠是一个橙黄色的固体,化学式为NaO2,含有超氧离子O2−。超氧化钠为石盐结构,可由过氧化钠与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反应制备:用氧气与钠的液氨溶液小心反应也会得到超氧化钠:超氧
  • 滇国滇国(前277年——115年),由庄跷建立,是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古王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族群是古代濮人的一支,一般称为滇人。据文献记载和考古
  • 调孔亚纲调孔亚纲(Euryapsida)又称阔孔亚纲、上孔亚纲,是群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动物,特征是头骨有大的上颞孔,而缺少下颞孔。它们与单孔亚纲的差别在于,单孔亚纲的颞颥孔在下方。调孔亚纲是个
  • 游叙弗伦困境游叙弗伦困境(Euthyphro Dilemma)源自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篇》。中苏格拉底与尤西弗罗的对话,可简述如下:上述两个说法只能取其一。如果取1,那么好的事物也可以是坏的,只要上帝如此
  • 儒略·爱德华·兰加儒略·爱德华·兰加(葡萄牙语:Júlio Duarte Langa;1927年10月27日-)是莫桑比克籍天主教司铎级枢机。也是赛赛教区荣休主教。兰加于1927年10月27日在莫桑比克的市镇Mangunze出生
  • 鲍里斯·利沃维奇·罗辛鲍里斯·利沃维奇·罗辛 (俄语:Бори́с Льво́вич Ро́зинг;1869年4月23日–1933年4月20日),为俄罗斯科学家与发明家于电视领域。 出生于一个荷兰血统的家庭
  • 暴风雨 (1979年电影)《暴风雨》(英语:The Tempest)是依据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的一部英国电影,于1979年上映。该片导演德里克·贾曼,由希思科特·威廉姆斯、托亚·威尔科克斯等参与演出
  • 琼礁琼礁,越南称为带刀礁(越南语:Đá Len Đao),西方文献称为 Lansdowne Reef,位于南中国海南沙群岛中,现由越南实际控制,中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琼礁是九章群礁的一个暗礁。1988年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