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VAC

✍ dations ◷ 2025-07-30 04:24:25 #早期电脑,计算机历史

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英语: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EDVAC)是一台美国早期电子计算机。与它的前任ENIAC不同,EDVAC采用二进制,而且是一台冯·诺伊曼结构的计算机。

ENIAC和EDVAC的建造者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电气工程师约翰·莫奇利和普雷斯波·艾克特。1944年8月,EDVAC的建造计划就被提出;在ENIAC充分运行之前,其设计工作就已经开始。和ENIAC一样,EDVAC也是为美国陆军阿伯丁试验场的弹道研究实验室研制。

冯·诺伊曼以技术顾问形式加入,总结和详细说明了EDVAC的逻辑设计,1945年6月发表了一份长达101页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报告提出的体系结构一直延续至今,即冯·诺伊曼结构。

EDVAC的初步预算为十万美元,但最终的成本大约超过估计的4倍,约五十万美元。

EDVAC使用了大约6000个真空管和12000个二极管,占地45.5平方米,重达7850千克,消耗电力56千瓦

EDVAC是二进制串行计算机,具有加减乘和软件除的功能。一条加法指令约864微秒,乘法指令2900微秒(或2.9毫秒)。使用延迟线存储器,具有1000个44位(bit)的字。

物理上包括:

EDVAC于1949年8月交付给弹道研究实验室。在发现和解决许多问题之后,直到1951年EDVAC才开始运行,而且局限于基本功能。延迟的原因是因为莫奇利和艾克特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离职,开始组建莫奇利-艾克特电子计算机公司并带走了大部分高级工程师,由此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产生了专利纠纷。

到1960年,EDVAC每天运行超过20小时,平均8小时无差错时间。EDVAC的硬件不断升级,1953年添加穿孔卡片输入输出;1954年添加额外的磁鼓内存;1958年添加浮点运算单元。

直到1961年,EDVAC才被BRLESC所取代;在其运行周期里,EDVAC被证明是一台可靠和可生产的计算机。

相关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简称国政基金会)是一个中华民国台湾智库,原为1993年连战担任行政院院长时以个人名义成立之私人智囊机构,后于2000年7月29日扩大为中国国民党的智库:
  • 多重人格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
  • 同核分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一般来说,单质的性质与其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比如,很多金属的金属性都很明显,那么它们的单质还原性就很
  • 向 涛向涛(1963年4月12日-),生于湖北兴山县,中国凝聚态物理学家。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
  • 精神泛性人非二元性别(英语:Non-binary gender)、性别酷儿(英语:genderqueer)和X性别(日语:Xジェンダー)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
  • 八里桥之战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对英法宣战后,华北地区清军主力,包括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八旗察哈尔、索伦部、甘肃陕西调来的汉军、京津地区八旗绿营与英法联军在通
  • 二氧化锡二氧化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O2。白色、淡灰色或淡黄色六方、斜方或四方晶系粉末,在空气中加热时稳定。在自然界中以锡石存在。结晶成金红石型结构,其中锡六配位,氧为三
  • 刘捷 (台湾作家)刘捷(1911年-2004年),使用笔名有郭天留、张猛三,屏东县万丹乡人,写作以评论为主,有“台湾的藏原惟人”之称,且也写新诗。作品散见《台湾新民报》、《台湾新闻》、《台湾文艺》、《台
  • 觉罗祥鼐觉罗祥鼐(满语:ᠰᡳᠶᠠᠩᠨᠠᡳ,穆麟德:;1747年-1782年),字药圃。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登第丙戌科三甲进士,年仅二十岁。授官工部主事。历任陕西
  • 金承琉金承琉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位人物。根据《顺天金氏大同谱》记载,金承琉本贯为顺天金氏,是金宗瑞第三子,嫡出。他担任过承政院注书之职。1453年,发生癸酉靖难,父亲金宗瑞以及两个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