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 (称呼)

✍ dations ◷ 2025-10-29 09:11:02 #李姓,杜姓,唐朝人物并称

李杜是李姓和杜姓人物的合称,最著名的是唐玄宗时最著名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又称“大李杜”。另外,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杜牧称为“小李杜”。

《新唐书·杜甫传》:“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新唐书》谓杜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韩愈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石鼓歌》又叹“少陵无人谪仙死”。贞元十四年(798)韩愈作《醉留东野》:“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元稹认为“模写物象”是李杜诗歌的主要成就之一。乾隆御纂《唐宋诗醇》录唐宋两朝六位诗人,首列李白、杜甫二人,序言说“二代风华此六家为最。”

元和八年,元稹为杜甫写《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时说“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稹被认为是“李杜优劣论”之始祖。

扬杜抑李之说在宋朝达到极点。王安石在选编《四家诗》时,刻意将李白殿后,又说李白的诗歌内容总结为“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

苏辙在《诗病五事》中认为李白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又说“永王将窃据江淮,白起而从之,不疑,遂以放死,今观其诗固然”。

唐宋以降对李杜之优劣的争讼,长达千余年之久。或以李优,或以杜优,或者李杜齐名,或俱有不足。但是“扬杜抑李”明显居于多数。葛立芳甚至说:“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宋朝“注杜”成风,但“注李”只有杨齐贤一家。明人唐汝询《唐诗解》卷首谓:“杜集旧有千家注,,而李集惟杨、萧二家。然杜注多伪,李注近烦。”

李杜二人的诗风、性格有鲜明的不同,后世对其有很多论述,形成所谓的“李杜学”。例如:田同之《西圃诗说》云: “太白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诗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沉雄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慨慷激烈、歔欷欲绝者,子美也。”杨慎《升庵诗话》:“余谓太白诗,仙翁剑客之语;少陵诗,雅士骚人之词。比之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也。”今绵阳市游仙区芙蓉溪畔建有李杜祠。

相关

  • 进动进动(precession)是自转物体之自转轴又绕着另一轴旋转的现象,又可称作旋进。在天文学上,又称为“岁差现象”。常见的例子为陀螺。当其自转轴的轴线不再呈铅直时,即自转轴与对称轴
  • 亚萨格雷阿薩·格雷(英语:Asa Gray;1810年11月18日-1888年1月30日),被誉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美国植物学家。木藜芦毒素之原文即以其姓氏命名。
  •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公益性社团法人组织。1998年11月7日成立,旨在提升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英语: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的医疗品质。
  • 台北当代艺术馆坐标:25°03′02″N 121°31′07″E / 25.05056°N 121.51861°E / 25.05056; 121.51861台北市政府旧厦(原建成小学校),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长安西路上,现为建成国中及台北当代
  • ɲ̊清硬颚鼻音是辅音的一种,常被用于一些口语中。在国际音标中,清硬颚鼻音并表示为⟨ɲ̊⟩或⟨ɲ̥⟩,表示轻音的小圆圈置于ɲ上方或下方均可。汉语学界通常使用符号“ȵ̊”来代
  • 新德里巴士轮奸杀人案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印地语:2012 दिल्ली सामूहिक बलात्कार मामला、英语:2012 Delhi gang rape)指的是在2012年12月16日晚上,印度一名女医学实习生乔蒂·
  • 布气布气一词最早见诸《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惚统坤元。” 布气,张景岳《类经》注:“布者,布天元之气,…
  • 等距同构在数学中,“等距同构”或称“保距映射”(isometry、简称等距),是指在度量空间之中保持距离不变的同构关系。几何学中的对应概念是全等变换。等距同构经常用于将一个空间嵌入到另
  • 卡塔通博闪电卡塔通博闪电(西班牙语:Relámpago del Catatumbo)是一种发生在委内瑞拉的特殊大气现象,指的是在卡塔通博河注入马拉开波湖处周围的一小块沼泽地区频繁发生闪电的现象。这一地区
  • 塔塔瓦德塔塔瓦德(Tathavade),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97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975人,其中男性4290人,女性3685人;0—6岁人口1342人,其中男711人,女631人;识字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