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马人
✍ dations ◷ 2025-07-18 09:11:52 #白马人
白马人或称作白马藏族,是居住在甘肃东南和四川西北特别是文县、平武的一个中国未识别民族(目前暂列为藏族),但普遍被认为是氐族的直系后裔。白马人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白马语和康巴语、羌语相近,但没有相应的文字,依靠口口相传。在宗教仪式里使用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白马人的祖先为氐人,在汉代被称为白马氐。汉武帝时设立了武都郡以管理白马氐为主的氐族人。唐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后,扩张到今甘肃东南、四川西北一带后,白马氐逐渐吸收藏族部分生活习惯。白马人所居住的区域以前称为湔氐道。一般而言,白马人都有小名、白马语名、汉名三套姓名,每家每户都有汉姓,其中杨姓居多。甘肃东南文县和四川西北平武、九寨沟。白马人保留着远古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又受到藏族苯教的影响。每年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的跳“曹盖”(十二相舞)仪式,是白马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白马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但没有寺庙和僧人。今日之“白马人”一般拥有三套姓名,第一套是姓和名不分,多是出于迷信的贱名,如“狗娃子”、“猪娃子”,或是根据孩子的胖瘦等身体特点取名,类似汉族的小名;第二套为白马语名;第三套姓名则是汉姓,如三国时期魏略所载(魏略·西戎传载:氐人“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即杨、班、田、曹、余、王等,尤以杨姓居多。这套命名习俗从东汉、三国时期传至今日。白马人的妇女身穿以黑、蓝为基调的长衫,领、肩、袖及后裙均由各色花布搭配拼接,并绣有花草鱼虫等图案,色彩艳丽,做工精细。无论年龄大小、结婚与否,她们的头饰都十分复杂。成年妇女头缠长达3.2丈或1.8丈的黑色丝帕,丝帕紧裹着十几条长辫,编在黑色的毛线里,再串上五至八块鱼骨牌和红、蓝、白、黄等各色的玉石小珠,绾在头上吊至右耳旁,既端庄古朴,又美丽大方;老年妇女则要在腰上扎缠一丈多长的红色的自织羊毛练子带,年轻姑娘有的腰扎丝绸彩带,有的还要围匝缀有数枚古铜钱的牛皮腰带,据说具有“腰缠万贯”的象征和寓意。白马人不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头上都戴着白色的毡帽,这种毡帽当地人称为沙尕。帽为圆顶,镶有荷叶边盘,帽上插有一支或数支白色的雄鸡尾羽。
相关
- 维利奇卡盐矿维利奇卡盐矿(波兰语:Kopalnia soli Wieliczka)位于波兰克拉科夫附近,是一个从13世纪起就开采的盐矿,目前已基本停产。盐矿有327米深,超过287公里长。盐矿中有房间、礼拜堂、和地
-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医学或小儿精神医学是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专注于儿童与青少年及其家庭之心理疾患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它主要主要研究心理与社会双重因素(英语:biopsy
- 基督教末世论基督教末世论(英语:Christian eschatology)指基督教关于末世的观点。ta eschata (the last things),末后之事的教义乃建基直线之历史观,历史如直线般(linear)前进迈向终局。末世是
- 呋塞米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
- 罗泌罗泌(1131年—1189年),字长源,号归愚。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绍兴辛亥(1131年),自少力学,精于诗文,无意于仕途。乾道年间著有《路史》四十七卷,曾亲自到炎帝陵考察。另著有
- 移情别恋移情别恋可以指:
- 哲尔哲尔(Djer),古埃及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00年)第二任或第三任法老。哲尔的荷鲁斯名解作“救助人的荷鲁斯”(Horus who succours)。在阿拜多斯王名表上,第二任法老的名字为“特提”(Teti
- Pantone彩通(英语:Pantone LLC,又译潘通)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卡尔士达特市(Carlstadt, NJ),是一家专门开发和研究色彩而闻名全球的权威机构,也是色彩系统的供应商,提供许多行业包括印刷及其
- 软流圈软流圈(Asthenosphere)是地球地幔的一部分弱塑性变形区域,位于岩石圈的下面、中间圈的上面,其软流圈下界在地表以下180-220km深处。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边界,定义在1300°C等温线。
- 电钢琴电钢琴(Electric piano),是一种具有拾音器的键盘乐器,其发声原理是使用钢琴装置碰撞钢琴弦或金属片的声音,再经由拾音器转化成电信号,输出至放大器(吉他音箱)或录音设备。随着电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