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人

✍ dations ◷ 2025-09-29 18:17:27 #白马人
白马人或称作白马藏族,是居住在甘肃东南和四川西北特别是文县、平武的一个中国未识别民族(目前暂列为藏族),但普遍被认为是氐族的直系后裔。白马人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白马语和康巴语、羌语相近,但没有相应的文字,依靠口口相传。在宗教仪式里使用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白马人的祖先为氐人,在汉代被称为白马氐。汉武帝时设立了武都郡以管理白马氐为主的氐族人。唐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后,扩张到今甘肃东南、四川西北一带后,白马氐逐渐吸收藏族部分生活习惯。白马人所居住的区域以前称为湔氐道。一般而言,白马人都有小名、白马语名、汉名三套姓名,每家每户都有汉姓,其中杨姓居多。甘肃东南文县和四川西北平武、九寨沟。白马人保留着远古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又受到藏族苯教的影响。每年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的跳“曹盖”(十二相舞)仪式,是白马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白马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但没有寺庙和僧人。今日之“白马人”一般拥有三套姓名,第一套是姓和名不分,多是出于迷信的贱名,如“狗娃子”、“猪娃子”,或是根据孩子的胖瘦等身体特点取名,类似汉族的小名;第二套为白马语名;第三套姓名则是汉姓,如三国时期魏略所载(魏略·西戎传载:氐人“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即杨、班、田、曹、余、王等,尤以杨姓居多。这套命名习俗从东汉、三国时期传至今日。白马人的妇女身穿以黑、蓝为基调的长衫,领、肩、袖及后裙均由各色花布搭配拼接,并绣有花草鱼虫等图案,色彩艳丽,做工精细。无论年龄大小、结婚与否,她们的头饰都十分复杂。成年妇女头缠长达3.2丈或1.8丈的黑色丝帕,丝帕紧裹着十几条长辫,编在黑色的毛线里,再串上五至八块鱼骨牌和红、蓝、白、黄等各色的玉石小珠,绾在头上吊至右耳旁,既端庄古朴,又美丽大方;老年妇女则要在腰上扎缠一丈多长的红色的自织羊毛练子带,年轻姑娘有的腰扎丝绸彩带,有的还要围匝缀有数枚古铜钱的牛皮腰带,据说具有“腰缠万贯”的象征和寓意。白马人不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头上都戴着白色的毡帽,这种毡帽当地人称为沙尕。帽为圆顶,镶有荷叶边盘,帽上插有一支或数支白色的雄鸡尾羽。

相关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室温常温也叫一般温度或者室温,通常定义为摄氏 25 度。有时会设为 300K(约 27°C),以利于使用绝对温度的计算。不同于标准状况,常温不一定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温度。
  • 教堂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称为“天主堂”;伊斯兰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犹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
  • 初精初精是指青春期男性的睾丸初次分泌精子,或是第一次射精,和女性的初潮类似,都是生殖器官发育中会出现的情形。青春期男性对于初精会有不同的反应,从惧怕到兴奋甚至欣慰都有。初精
  • 尼古拉·普桑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年6月15日-1665年11月19日)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但属于古典主义画派。以《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代表作;《摩西的发现》是其古典主义的
  • 亚穆纳河亚穆纳河(梵文:यमुना,英语:Yamuna River),又名朱木纳河、阎牟那河,是印度北部主要河流之一、恒河的支流。全长1,370公里,其水系面积达366,223平方千米(141,399平方英里),占恒河盆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縮寫:ASU),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该校由分散在凤凰城大都会区各地的5个校区与在哈瓦苏湖城的1个校区所组成,共
  • 环戊醇环戊醇,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澄清粘稠液体,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与醚、酮混溶。可由环戊酮与氢化铝锂在乙醚中室温加氢而得。也可由环戊酮在铬铜催化剂、加
  • 参与观察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一种研究策略。它被广泛运用于许多学科,特别是文化人类学,也包括社会学、沟通研究、社会心理学。其目的是与一个特定人群(例如,一种宗教、职
  • 托贾克原野托贾克原野(Togiak Wilderness)是一个受美国联邦指定保护的原野区域,范围包括阿拉斯加州西南部的迪灵汉与贝塞尔两个人口普查区共约2,274,066英亩(9,202.82 km2)的土地。它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