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P2

✍ dations ◷ 2025-07-02 09:41:41 #FOXP2
2A07, 2AS5· chromatin binding · double-stranded DNA binding ·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sequence-specific enhancer binding RNA polymerase II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 zinc ion binding · DNA bending activity · protein homodimerization activity ·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 metal ion binding· nucleus · transcription factor complex · nucleolus· transcription, DNA-dependent · pattern specification process · skeletal muscle tissue development · embryo development ·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 cerebellum development · caudate nucleus development · putamen development · cerebral cortex development · growth · vocal learning · camera-type eye development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DNA-dependent · lung alveolus development · smooth muscle tissue development · regulation of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righting reflexFOXP2(Forkhead box protein P2 (FOXP2))基因,即叉头框P2基因,是一个与言语功能的发育有关的基因。在人类,FOXP2基因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FOXP2基因在许多其它具有复杂发声、及发声学习能力的动物,例如鸣禽中,也有发现。该基因的异常在人类导致特定的先天性言语障碍。语言学家一般认为FOXP2不仅与言语运动控制有关,也与语法、语义等更高级的语言功能有关。其主要理由在于寻找FOXP2的工作始于对“KE”(或称“K”)家族的研究。该家族的一些成员患有遗传性的言语障碍,且有三代在世的家族成员受其害。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该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通过对患病与无病的家族成员的染色体的扫描,研究人员将该基因定位在第7号染色体上。这个基因最初被称为SPCH1。接下来又通过细菌人工染色体手段对该染色体上的相关区域进行了测序。在基因测序开展期间,他们又找到了另一位患有这种先天性言语障碍,但不属于KE家族的病人。对这个新样本的染色体扫描显示,第7对染色体一处有断裂。虽然FOXP2在许多动物中存在,但是人类的FOXP2基因在最近二十万年间经历了一系列进化。该事实可能支持该基因与人类独有的语言功能和创造力有关的猜测。

相关

  • 营养失调营养不良(英语:malnutrition)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是指由不平衡饮食所造成的营养素缺乏、过剩、或比例失调。重要的营养成分包括:产生热量的蛋白质、脂质与糖类,还有不产生热
  • 趋化性趋化性(英语:Chemotaxis,亦被称为化学趋向性)是趋向性的一种,指身体细胞、细菌及其他单细胞、多细胞生物依据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而趋向的运动(详细请看细胞迁移)。这对细菌寻找食物
  • J01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雷迪帕韦雷迪帕韦(英语:Ledipasvir,亦作GS-5885)是吉利德科学(英语:Gilead Sciences)研发的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在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后,吉利德于2014年2月10日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报批了固
  • 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是用于表现某时间点上的年龄直方图,能反映一地区人口男女比例与年龄构成。这种表示方式显示了年龄和性别资料,为一种可直接且清晰知晓人口组成的
  •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一氧化碳carbonous oxide carbon(II) oxide一氧化碳,分子式为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无机化合物气体,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
  • 硝酸银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
  •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一大类,在所有的118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3种。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
  • 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是语言学的分支,用于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理论语言学探索语言的本质,设法回答一些有关语言的根本问题,像是:什么是语言?语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