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

✍ dations ◷ 2025-07-01 20:27:56 #上海地名,上海地理

浦西,上海市的一个地片名称,是上海市政治、金融、商业、文化的中心区域,因在黄浦江以西,故名。狭义泛指黄浦江以西的沿江地带。广义指黄浦江以西、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包括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普陀区、徐汇区。通常也涵盖了苏州河以北的上海市区,包括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近郊上海居民习惯也称浦西为上海。

上海市最早的市区是在原南市区(现被并入黄浦区)部分,上海市民俗称“老城厢”。这个范围为今天中华路人民路的区域里面,即上海县城。城墙于1912年,由沪军都督府及上海乡绅进行筹款拆除,并填护城河,筑成中华路以及民国路(1949年以后改称人民路)。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上海作为五口通商之一正式开埠。1843年,英国驻沪总领事巴富尔与时任上海道台宫慕久在上海县城签订《上海租界章程》,在苏州河以南、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东建立租界,法国也在洋泾浜以南划定法租界。

日后,随着1890年代的租界扩张以及工部局和公董局的“越界筑路”,浦西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公共租界以及法租界,包括越界筑路地段。

由于作为租界时期的城市中心,租界当局在浦西投入较多资金用于市政工程的建设。包括1908年建成至今仍在使用的外白渡桥。浦西逐渐成为上海以及全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国民政府时期,浦西聚集了四行两局一库、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数家外资银行驻华总部。

由于战争的影响,导致租界人口激增。1943年,随着租界的结束,浦西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租界。到1949年时,浦西成为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居住着将近520多万的人口。

由于西方殖民文化的长期影响,以及抗日战争起的关键因素。浦西逐渐分化为两极,在上海话中称为“上只角”和“下只角”。上只角基本上是租界地区,即今黄浦、静安、卢湾以及虹口、徐汇部分地区。下只角多为闸北、普陀的棚户区。

1956年以后,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上海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但随着户籍制度的实行,上海的人口趋于稳定增长。尤其在计划生育实行以前,上海人口增加幅度较大。但是在1980年代末之前,上海公共工程因为计划经济的部分原因导致城市公共设施老化,较多的仍是沿用数十年前租界当局的公共设施。

1990年代以后,浦西开始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如今的浦西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繁华最时尚的地区之一。

浦西拥有上海最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拥有高架路、公交、地铁、高架轨交、轮渡等立体化的网络。

目前运营的公交线路有上千条。轨道交通正在建设以及建成的共有10多条线路。城市中心拥有成都路高架以及延安路高架。市区周边拥有三道环线高架路,即内环、中环、外环。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亦位于浦西地区。

浦西在1980年代,大部分住宅为石库门、新式里弄以及花园洋房。90年代初上海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开工、以及旧区改造的进行,大批石库门被拆除。

在上海的杨浦(尤其是杨浦大桥两侧)、闸北和普陀至今仍存在大量棚户区。

上海浦西有着众多的观光旅游景点,其中以人文历史类为主要景点区。

相关

  • 古地理学古地理学是研究各个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期发展的规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古地理学通过对沉积岩及岩层中的化石等的研究,来了解当时地表情
  • 城市延伸城市蔓延(英语:Urban sprawl),或称郊区蔓延(Suburban sprawl),俗称摊大饼,是指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大幅向外发展,侵占城市边缘的乡郊地区并形成低密度、单功能,且通常依赖小汽车
  • 严成仪严成仪(1834年-?),中国清朝官员,湖南龙阳县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进士。同治七年(1868年),严成仪接替邓宗尧,担任台湾府嘉义县知县,掌管今嘉义县市、云林县一带政事。同治八年(1869年)调
  • 拉纤人文化艺术基金会拉纤人文化艺术基金会(简称拉纤人),成立于2015年11月,致力于合唱音乐推广之工作。拉纤人基金会现任艺术总监为松下耕,音乐总监为洪晴潆。连芳贝(音乐指导)2002年10月,《拉纤人男声合
  • 二次打击学说二次打击学说(英语:two-hit hypothesis),也称克努森假说(英语:Knudson hypothesis)或努德森双击假说(英语:Knudson Two-Hit Hypothesis)等,是美国遗传学家艾尔弗雷德·克努森于1971年提
  • 浅野祥代浅野祥代(ASANO Sakiyo,1987年5月26日-),岐阜县出生,日本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亦为日本国家女子曲棍球队成员。毕业于鹈沼中学校、岐阜各务野高校及山梨学院大学。其后加入索尼公司,现
  • 卡里亚尔卡里亚尔(Khariar),是印度奥里萨邦Nuapad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40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3402人,其中男性6852人,女性6550人;0—6岁人口1730人,其中男903人,女827人;识字率61.8
  • 布拉热洛纳子爵《布拉热洛纳子爵:十年后》(法语:Le Vicomte de Bragelonne ou Dix ans plus tard)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一部小说,该小说是达达尼昂浪漫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该小说在184
  • 李德謇李德謇(生卒年不详),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人,唐代名将李靖之子,官至将作少匠。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大将侯君集等欲意起兵逼宫,事泄,
  • 东大门站东大门站(朝鲜语:동대문역/東大門驛  */?)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钟路区昌信洞(朝鲜语:창신동)与钟路6街,是首尔地铁1号线与首尔地铁4号线的转乘站。以邻近的东大门命名。过去属于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