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唐朝)

✍ dations ◷ 2025-07-21 13:43:25 #643年出生,665年逝世,唐高宗皇子,唐朝废太子,唐朝梁州都督,唐朝房州刺史,唐朝宗室国王,唐朝追赠太尉,唐朝追赠扬州大都督,唐朝被赐死人物,李姓

李忠(643年-665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母亲是后宫的宫人刘氏。唐高宗一度立之为太子,武后得宠,高宗改立其子李弘。李忠贬为梁王,后因许敬宗谗言,遭武后赐死。神龙初年,追封燕王,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李治刚立为太子时,就有了李忠这个儿子,并且在宫中设宴庆贺,不久唐太宗便驾幸宫中说:“朕初得此孙,欲共同乐。”便一同喝酒,酒酣耳热之际竟快乐得跳起舞来,连带着让臣属一起共舞。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破格将尚是皇孙的李忠封为陈王;永徽元年(650年)李治登基为唐高宗,更拜李忠为雍州牧。

当时王皇后已与高宗结婚多年,却依然没有生育,她的舅父柳奭便建议她立李忠为太子,因为李忠的母亲刘氏出身相当低贱,史书甚至没有记录她是否获得嫔妃的封号,李忠如果立为太子的话,将来势必可以与皇后亲近,于是王皇后便同意了这件事。柳奭因此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相继向高宗请求立李忠为太子,于是在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为太子,六年(655年)为他元服。

但是就在同一年,王皇后被废,正得宠的武昭仪之子李弘刚三岁。许敬宗知道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便进言表示应该要效法汉光武帝时郭圣通与刘彊的故事,表示武氏为皇后的话,就应该废掉出身卑微的太子,改立新的嫡子李弘为太子。此话深得高宗心意,因此隔年改立武昭仪为皇后,再隔年(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立李弘为皇太子,并在诏书中称李忠是主动让位,有太伯之风。

李忠出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都督,赐甲第,实封户二千,物二万段,后来又转封为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刺史。李忠于是开始相当恐惧,因为害怕有人会谋害他,便时常穿着女子的服装,以躲避刺客。又常常做恶梦,于是自行占卜解梦。显庆五年(660年),迷信之事被发现,遂被废为庶人,迁徙至黔州,被囚禁在以前李承乾的故居。

麟德元年(664年),宦官王伏胜发现武后召道士出入宫中,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武后;由于王伏胜曾经侍奉过李忠,许敬宗便向武后进谗说这次废后谋反之事,李忠也有参与,武后遂将李忠赐死于黔州,李忠得年仅二十二岁。

第二年,李弘向高宗请求收葬李忠,高宗同意。

李忠异母弟、武后之子唐中宗神龙初年,追封李忠为燕王,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相关

  • 拉玛尔·奥多姆拉马尔·约瑟夫·奥多姆(英语:Lamar Joseph Odom,1979年11月6日-)为美国NBA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目前虽未发表退役声明,但因吸毒、嫖妓事件影响,亦非现役球员,场上位置司职小前锋和大前
  • 包信和包信和(1959年8月-),生于江苏扬中,籍贯江苏扬中。无党派人士,中国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7年至1
  • 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英语:National Kaohsiung Marine University,NKMU),简称高海、海科大、高海科大,前身为台湾省立高雄海事专科学校。是一所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以海洋专业发展
  • 同类相食动物学中,同类相食是指以同类作为食物的行为。在动物界中,这是常见的生态互动,记录中有逾1500物种有此行为。同类相食在海洋世界中较为常见,通常陆地上的高级物种较少发生此现象
  • 獭头-鹿栈獭头-鹿栈国家森林(英语:Beaverhead-Deerlodge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5年建立,位处蒙大拿州,是该州最大的一片国家森林,占地面积约3,357,826英亩(13,588.64平方
  • 白毒伞白毒鹅膏(学名:Amanita verna),又名白毒伞、春生鹅膏,为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真菌,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蕈。大型子实体(即蘑菇)出现在春季,这是它和鳞柄白毒鹅膏生长时间不同之处,后
  • 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国家外国专家局(英语: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 缩写:SAFEA),简称国家外专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的牌子。1950年1月,政务院专家招待处成
  • 萨日娜萨日娜(1968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委员会副会长。1968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两次荣获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 洋乳香洋乳香(希腊语:μαστίχα,英语:mastic)是从乳香黄连木提取的树脂,可作香料或供药用。在希腊也被称为希俄斯之泪,名字源自传统产地希俄斯。《回回药方》作麻思他其,《饮膳正要》
  • 德尔维希德尔维希(波斯语:درویش‎),回教的一种修士,在波斯语中是乞讨者、托钵僧的意思。最早出现在十世纪。他们是苏非派的一种。他们出家隐居,或云游四方。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苦行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