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锕系元素

✍ dations ◷ 2025-11-23 03:57:58 #次锕系元素
次锕系元素是指用过核燃料中除铀和钚之外的锕系元素,包括镎、镅、锔、锫、锎、锿和镄。,比较重要的同位素有镎-237、镅-241、镅-243、锔-242到锔-248,以及锎-249到锎-252。而核动力产业主要应用的铀和钚则称为主锕系元素。在用过核燃料储存中,来自钚和次锕系元素的放射性和热量将在三百年到两万年间居主导地位。裂变产物中其它核素的半衰期要不短于三百年,就是长于两万年。不同钚的来源中,核电站乏燃料中所含钚-241比军事目的的反应堆中产生的钚要多得多。钚-241半衰期为14年,经β衰变转变为镅-241。对热中子而言,镅-241是不可裂变材料,但是快中子可以引发镅-241的裂变。镅-241只有在吸收两个热中子之后才能转变为可裂变材料。因此,无论对于热中子反应堆还是核武器,钚-241和镅-241的含量越低越好。镅-241量的多少还可以用来鉴定未知来源的钚,以及估算该样品上一次经过化学纯化的时间。镅通常被用作α辐射源和低能量γ辐射源。它还被用在烟雾警报器中。钚-239和钚-240经过中子俘获后可以转变为钚-241,后者经过β衰变变为镅-241。一般来说,随着中子能量的增加,裂变反应的反应截面增大,而中子俘获截面降低。因此若是用金属氧化物燃料,沸水堆和压水堆中镅的产量要多于热中子堆。次锕系元素大多是人造元素,有极少量作为衰变产物存在于自然界矿物中。但在核武器试验里,有少量次锕系元素存在于放射性落下灰中。比如,在美国热核武器常春藤麦克的实验场地,曾发现了镅、锔、锫、锎、锿和镄等的同位素。

相关

  • 衣原体门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Non-cellular life)是没有细胞结构存在的生命。这个词的一般指的是系统进化中科学的分类的病毒这一类生命形式。那些假设的人工生命,自我复制机器,最简单的能够自我
  • 细胞嗜性向性(Tropism)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指生物(多数为植物)受环境因素刺激而向某特定方向生长的现象。向性有正向性(朝向刺激而生长)和负向性(反向刺激而生长)的分别。
  • 腹股沟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学名:Granuloma inguinale,亦作donovanosis)是一种由致病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肉芽肿克雷伯氏菌(英语:Klebsiella granulomatis)(Klebsiella granulomatis(英语:Klebsiella
  • 黏液囊炎黏液囊炎(Bursitis),或称滑液囊炎、滑囊炎,是黏液囊的炎症。人体有超过150个黏液囊,常位于肌肉、肌腱、骨骼之间。黏液囊炎典型的症状是红、肿、压痛,常见原因为外伤、过度使用、
  • 狂躁狂躁(英语:Mania),或狂躁症,是异常激活唤起、情感和能量水平状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伴有情绪高涨和情绪起伏不定的过度反应”状态。虽然“狂躁”经常被视为是抑郁的对立面,但是
  • 麻疹病毒属麻疹病毒属(学名:Morbillivirus)是单股反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副黏液病毒亚科的一个属。本属的病毒均为传染度极高的品种,而且到现在还有新品种
  • 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生物性危害(英文:Biological hazard, Biohazard),又称为“生物危害”,指的是会对人类及动物有危害的生物或生物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及含有病原
  • 间日疟原虫Haemamoeba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 1890 Plasmodium malariae terti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var. tertiana Labbe, 1894(?) Haemosporidiu
  • 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缩写RTG、RITEG)是一种利用放射性衰变获得能量的发电机。 此装置利用热电偶阵列(应用了西贝克效应)接收了一些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