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通道

✍ dations ◷ 2025-08-02 20:39:22 #钠离子通道
钠离子通道是由膜主体蛋白(英语: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形成的离子通道,可以让钠离子Na+通过细胞膜。钠离子通道可以依启动的方式加以分类,一种是依电压变化而启动的(电压门控型),另一种则是需和其他化学物质(配体)结合后才启动的(配体门控型)。像在神经元、肌肉细胞及特定的神经胶质细胞内,钠离子通道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钠离子通道包括一个较大的α-亚基,和其他的蛋白质(如β-亚基)连接。α-亚基是通道的中心,本身即可发挥作用。当细胞中有α-亚基时,可以形成通道,即使β-亚基或其他调节蛋白不存在,也可以用电压的方式来控制Na+的传导。当辅助的蛋白和α-亚基相连,其电压的相依性及细胞的区域性都会影响。α-亚基有四个重复的区域(domain),以I到IV标示,每个区域有六个跨膜段,表示为S1至S6。高度保守的S4是通道的电压感测器,通道的电压选择性是因为S4位置的带正电氨基酸。若由跨膜蛋白的电荷所激动,此段会往细胞膜的外侧移动,使通道可以通透离子。离子会经过孔洞区,孔洞区又可以分为二部分:外侧的是由四个区域之间的P-loops(S5至S6之间区域)组成,此区域是孔洞区最细的部分,决定离子的通透性。内侧的孔洞是由S5至S6跨膜段合成。区域III和IV之间连结的跨膜段也对通道的机能也很重要,在通道长期活化后,此区域会使通道不活化(inactivated)。配体门控(英语:Ligand-gated)的钠离子通道是靠和配体的键结而活化。像神经肌肉接点是烟酰胺乙酰胆碱受体(英语:nicotinic receptors),其配体为乙酰胆碱,大部分的钠离子通道也可以允许一些钾离子通过。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通道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密切关系。若细胞的膜电位有电荷,且已有足够的通道打开,会有少量但显著的Na+离子流进细胞中,降低其电化梯度(英语:electrochemical gradient),更进一步的使细胞去极化。因此越多细胞膜中某区域有越多的Na+,其动作电位传播的速度越快,细胞活化的部分就越多,这是一个正回授的例子。通道变为不活化的现象造成了不反应期,也和轴突的动作电位传递有关。钠离子通道的开关速度都比钾离子通道快,因此在动作电位一开始会有正电荷(Na+)的涌入,结束时有正电荷的外排(K+)。另一方面,配体门控型的钠离子通道在有配体键结后,会使膜电位变化。参照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英语:sodium channel blocker)。以下的天然物质会持续的活化钠离子通道:以下的毒素会影响钠离子通道的门控:

相关

  • D50–D77ICD-10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为WHO整理的各类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营养性贫血 (D50-D53)溶血性贫血 (D55-D59)再生障碍性
  • NDL国立国会图书馆(日语:国立国会図書館/こくりつこっかいとしょかん Kokuritsu kokkai toshokan */?)是日本的国家图书馆,直接隶属于国会,除了主要为日本国会议员的调查、研究等立
  • 词位词位(英语:lexeme)是决定词义的基本抽象单位,构成一组通过屈折变化相联系的词语的基础。 词位也是词法学分析中,指代相同词根、不同形式的一组单词的单位。词元(英语:Lemma (morpho
  • 妇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简称OB/GY
  • 腹肌腹直肌(简称腹肌)是指躯干下半部(或称腹部)的器官,由若干片状的肌肉保护着,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他们包括两块腹直肌,沿着身体前面,从胸廓延伸到骨盆。当腹直肌收缩时,腹部被往内拉。
  • 形态学在生物学中,型态学是生命科学在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研究分支。包含了外观生物体的外观(形状、结构、图案、颜色),以及生物体的骨骼、器官等内部零件的功能结构。与
  • 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Non-cellular life)是没有细胞结构存在的生命。这个词的一般指的是系统进化中科学的分类的病毒这一类生命形式。那些假设的人工生命,自我复制机器,最简单的能够自我
  • 种系发生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单链RNA反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朊毒体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