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英语:Ontology),又译存在论、存有论,是形而上学的基本分支,本体论主要探讨存有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
有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学派认为:任何一个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在;另外一些哲学家则主张有一些名词并不代表存在的实体,而只代表一种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类思维产生的事物。例如“社团”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质的人组成的集合;“几何”就代表一种特殊知识的集合等。
本体论就是“研究到底哪些名词代表真实的存在实体,哪些名词只是代表一种概念”。所以本体论成为某些哲学分支的基础。近年来,人工智能及资讯技术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将本体论的观念用在知识表达上,即借由本体论中的基本元素:概念及概念间的关连,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知识模型。针对此一趋势,W3C组织也开始定义了许多本体论的相关语言,如RDF、DAML+OIL(英语:DAML+OIL)、OWL等。
英语:Ontology源自希腊语单词(存有)和(逻各斯,科学、研究、理论)的组合。
18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将它汉译为理体学,之后又出现了实体学、本体论、实有论、存在论等译名。之后这些译名传入中国。1930年代之后,日本学界通常使用存在论这个译名。
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是:“存有的最初分类是什么?”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
这个问题使得在神学、图书馆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都需要运用本体论的知识,而且反映到宇宙学、道德和审美观念上。另外存在论提出的问题还包括:
本体论最早可推朔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经定义存在论为“研究物体的存在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物体的分类,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被定义为“存在”。比如包括“普遍”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一书正文后附录的“笔者对第二组反驳的答复”最后一部分中对“本体”的定义是:
关于存有可以提出许多问题:“存在是什么?”“什么于存在?”“我是什么?”等,对于本体论来说,最基本的是找出物体是什么、观念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本体论基本问题的先例,但笛卡儿并没有深入研究,也认为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后来的神学家们也认为:“究竟是谁可以将这句话普遍应用到一切事物中?当然只有上帝。”
但到了20世纪,当数理哲学、科学哲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新发现,将以前许多物质的所谓界限都打破了,人们不再满足于神学的说法。
在20世纪各个不同时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学派、客观主义学派、相对论学派等不同流派,后现代主义的实体哲学家们力图通过在不同环境下的哲学行动来重新定义上述的各个问题,主要依赖于生物学、生态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动物在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环境中的认知情况。
命题相对于不同环境的变化,使得存在更难定义。如果人们说:“A是B”,“A必定是B”或“A曾经是B”究竟有什么含义?有的哲学家主张去掉英语中的“是”一词,改用以免造成容易混淆的抽象含义;另一些哲学家力图了解词汇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方式;马丁·海德格尔想区分开“存在”和“物体”的意义。
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或称“此在dasein”是最基本的概念
通俗地讲,“存在”即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集合,人们可能用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句、甚至是不同的语言来描述同一事物,但该事物不会因为人们的不同描述而改变。信息工程中,经常研究词汇之间的相关性,就是要找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或者从含有相关词汇的语句中,找出他们共同描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