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

✍ dations ◷ 2025-06-28 20:51:04 #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
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Κομνηνός Τζελέπης)是至尊者(英语:sebastokrator)伊萨克·科穆宁(英语:Isaac Komnenos (son of Alexios I))的长子以及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孙儿。年轻时他陪伴父亲于安那托利亚和黎凡特等地辗转流亡,期间约翰曾短暂与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统治者莱翁一世的女儿结婚。1138年,约翰的父亲伊萨克与其兄长约翰二世和解,之后约翰便随同父亲回到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居住。但在隔年围困纽该萨利亚城的战役期间,约翰叛逃至敌方达尼什曼德王朝军队的阵地,此后他继续前往罗姆苏丹国的首都科尼亚,获得苏丹梅苏德一世的接纳并与他的一名女儿结婚。根据部分日后奥斯曼帝国极有可能是虚构出来的传统观点认为,奥斯曼王朝的皇室为约翰遗下的后裔,拥有科穆宁家族的血统。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大约出生于1112年,为受封至尊者(英语:sebastokrator)头衔伊萨克·科穆宁(英语:Isaac Komnenos (son of Alexios I))和他妻子伊琳娜所生的儿子,伊萨克是当时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幼子。除此之外,约翰那位在历史上少有记载的母亲可能具有斯拉夫人的血统。伊萨克·科穆宁和他的兄弟约翰二世早年的感情极为融洽,但此后他们开始渐行渐远,到了1130年时,兄弟俩人的关系已经恶化至相当疏远的地步。约翰二世与伊萨克兄弟决裂的真正原因仍未能确知,历史学者尼基塔斯·霍尼亚提斯与约翰·金纳莫斯在他们的著作里也仅是简要地提到伊萨克的野心开始膨胀,渴望有朝一日能继承帝国的宝座是他与约翰二世交恶的主因。1130年,伊萨克在兄长约翰二世离开首都君士坦丁堡与塞尔柱王朝的罗姆苏丹国作战时,试图在这段时间里趁机推翻约翰二世的政权夺取王位,在阴谋被揭发后,伊萨克只能和他的两个儿子设法逃离君士坦丁堡,并前往达尼什曼德王朝的埃米尔加齐·古姆什泰根(英语:Gazi Gümüshtigin)在梅利泰内的宫廷避难。约翰在此后长达六年的时间始终陪伴着父亲四处流亡,期间他们在安那托利亚和黎凡特间来回奔波,伊萨克努力不懈地试图将各地的统治者们团结起来反抗他哥哥约翰二世。伊萨克一家先是从梅利泰内来到特拉布宗,特拉布宗的总督君士坦丁·加夫拉斯(英语:Constantine Gabras)于1126年离开拜占庭首都前往安那托利亚,成为半独立于拜占庭帝国卡尔迪亚军区(英语:Chaldia)当地的实质统治者。之后伊萨克再度启程前往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起先亲王莱翁一世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约翰甚至迎娶了莱翁的一名女儿,并获得摩普绥提亚(英语:Mopsuestia)和阿达纳两座城市作为她妻子陪嫁的丰厚嫁妆。然而在不久后,他们便被莱翁赶出宫中,约翰与父亲只能被迫放弃在奇里乞亚的土地与财产,前往罗姆苏丹国的领地向苏丹梅苏德一世寻求庇护。尽管伊萨克挖空心思企图组建一支反抗他兄长的联盟,但他的努力终归是徒劳无功的。伴随拜占庭帝国一连串的军事胜利,约翰二世的王座益发稳固,尤其在1137年至1338年间的战役中,约翰二世将安条克公国纳为帝国的臣属,更是大幅增强他在拜占庭贵族、文武百官和人民心中的地位。约翰成功的统治使伊萨克原先在拜占庭的拥护者们开始放弃对他的支持。在逐渐不利的局势下,伊萨克只能被迫寻求与他的兄弟和解,1138年春天,伊萨克遇见正从安条克公国带领军队返国的兄长约翰二世,皇帝很快便原谅他的弟弟并将他们一家带回君士坦丁堡,结束了伊萨克四处流亡的日子。1139年,约翰随同他的叔叔约翰二世出兵攻打古姆什泰根的继任者马利克·穆罕默德加齐。这次军事行动中拜占庭的军队包围了穆罕默德位于纽该萨利亚的堡垒。在两军对峙期间,一场意外事件导致约翰的叛逃:约翰二世看到一位杰出的拉丁人骑士徒步而行,皇帝因此命令约翰将他的纯种阿拉伯马坐骑让给骑士。这项要求激怒了高傲的约翰,他不仅拒绝皇帝的要求,更对那名拉丁骑士发起挑战,要求双方决斗来决定马匹的归属,此时约翰注意到叔叔对他的回应皱起眉头表露不悦,约翰随即果断放弃自己的阿拉伯马,并跃上另一匹快马疾驰到敌方的阵营。来到达尼什曼德营地的约翰受到穆罕默德的热情欢迎,穆罕默德在约翰先前的流亡生涯中与他相识。约翰随即泄露他所知道有关拜占庭军队缺乏足够物资和马匹的关键情报,在掌握拜占庭军队的弱点后,纽该萨利亚因此免于被拜占庭大军攻陷的命运,约翰二世别无选择,只能率军撤退。之后约翰从纽该萨利亚启程前往罗姆苏丹国的首都的科尼亚。在那里,他改宗伊斯兰教并与梅苏德一世的一名女儿结婚,根据16世纪的历史学家马卡里奥斯·梅里森诺斯(英语:Makarios Melissenos)所撰写的文献记载,约翰的妻子名为卡麦菈(Καμερώ)。约翰此后的生平少有记录,他确切的死亡日期或是在科尼亚宫廷详细的生活情况皆不为人知。不过约翰确实获得许多土地以及丰厚的财产,并因他渊博的学识而受到塞尔柱人的高度敬重。他的妻子还可能是日后保卫罗姆苏丹国首都科尼亚的战役中,领导塞尔柱军队与约翰表弟曼努埃尔一世作战的那名女子,那时约翰极有可能已经去世。根据学者马卡里奥斯·梅里森诺斯及其他日后的传统观点,大多假定约翰名字中的“策莱佩斯”(Τζελέπης)这个字汇是希腊语中对土耳其语头衔“切莱比”的转写,切莱比在土耳其语中意指贵族出生的爵爷或绅士。不过也有学者提出反对的看法,像是马卡里奥斯·梅里森诺斯自己便对约翰即是策莱佩斯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策莱佩斯完全是与约翰无关的另一名男子。此外,根据日后奥斯曼帝国的部分观点主张,约翰和他的塞尔柱妻子两人育有一名儿子苏莱曼沙阿,传说苏莱曼沙阿是奥斯曼王朝的先祖,为埃尔图鲁尔加齐的父亲以及王朝奠基者奥斯曼一世的祖父。这项说法最早出自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之口,在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后,他试图借由宣称自己为科穆宁家族的后裔,来加强他继承原拜占庭帝国首都的合法权利,但这则轶闻极有可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根据相关的历史研究指出,科穆宁家族与奥斯曼皇室有血缘关连的可能性并不高。其很大程度上仅是被编造出来的族谱,为穆罕默德二世拉拢拜占廷遗民民心的作法,以巩固他统治的法理基础,类似的论点尚有奥斯曼皇室是来自乌古斯人卡耶部落的故事,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提升奥斯曼家族血统的高贵与正当性。假若真有丝毫有关科穆宁与奥斯曼血脉连结的真实性,它也仅表明苏莱曼沙阿的母系血统有些许机会来自科穆宁家族,可能是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的孙女。

相关

  • SFR钠冷快中子反应堆(英语: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缩写:SFR),是一种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以液态钠做为冷却剂。位于美国爱达荷州、全世界第一座可发电的反应堆EBR-I即使用液态钠钾合
  • 君达菜莙荙菜(Beta vulgaris subsp. cicla),即叶用甜菜,俗语又叫牛皮菜、厚皮菜、猪乸菜,苋科菾属的耐寒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菜,是甜菜的一个变种。常见于地中海料理。 莙荙菜原产欧
  • 破伤风预防注射剂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
  • 氟里昂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
  • 内经《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的理论与实务有深远影响。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
  • 美国文理科学院坐标:42°22′51″N 71°06′37″W / 42.380755°N 71.110256°W / 42.380755; -71.110256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又译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 灌木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都是多年生。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针叶植物是灌木,如刺柏。如果越冬
  • 对氨基苯胂酸对氨基苯胂酸,俗称对阿散酸、阿散酸(Arsanilic acid),一种有机砷化合物,是苯胂酸苯环4-位被氨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无色或白色针状晶体。几乎无臭。有毒。不溶于稀无机酸、丙酮、
  • 产妇死亡由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联合国人口司(英语: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世界银行
  • 宽叶车前大车前草(学名:Plantago major)又名宽叶车前,是车前科车前属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原产于亚洲北部和欧洲,但现已遍布全球。它在殖民时期被无意中带到美洲。这种植物能够在紧致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