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鱼

✍ dations ◷ 2025-09-14 10:44:44 #硬骨鱼
硬骨鱼(学名:Osteichthyes)是鱼类的一个主要类别,大部分鱼类属于硬骨鱼类,广义的硬骨鱼类也包括了陆生脊椎动物。其分类层级随着研究而不断调整,先后有“纲”、“总纲”及“高纲”等级别。硬骨鱼包括肉鳍鱼和辐鳍鱼两大类。从最广义的角度来说,所有陆地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虫、蛙类等),都是硬骨鱼的后代,但是因为用词习惯,虽然属于硬骨鱼、但不会通称为硬骨鱼。硬骨鱼最早出现在4.22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并繁衍至今。陆地上的所有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水中中的绝大部分鱼类都属于硬骨鱼。骨骼多为硬骨,身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有时裸露无鳞;无鳃裂,外被一骨质鳃盖;一般具有鳔,大多是体外受精,卵生,少数为卵胎生。鳃的外侧大多有鳃盖保护,种类繁多但大小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在旧有的分类学里,硬骨鱼并不包括四足类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由于四足类演化自肉鳍鱼类,如此,从支序分类的角度,传统定义中硬骨鱼便成了并系群,而包括辐鳍鱼和肉鳍鱼以下的硬骨脊椎动物(Euteleostomi)则可构成一个单系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分类学家将硬骨鱼类的范围延伸,使之涵盖了所有四足类,构成一个与硬骨脊椎动物等义的单系群。辐鳍鱼总纲 Actinopterygii,占现代鱼类的90%以上。鳍条呈辐射状。肉鳍鱼总纲 Sarcopterygii,的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在前鳍的基部上有明显的肌肉组织与分开的两片腹鳍,和之后两栖动物和四足类动物的演化有直接的关联性。肉鳍鱼总纲之下包括腔棘鱼纲(Coelacanthimorpha)及扇鳍纲(Rhipidistia)(=肺鱼四足纲 Dipnotetrapodomorpha)。扇鳍纲又分为肺鱼亚纲和四足形亚纲,四足形亚纲包括了现在陆地上所有的脊椎动物。硬骨鱼高纲之下各纲的演化关系如下: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真骨下纲 Teleostei全骨下纲 Holostei软质亚纲 Chondroste腕鳍鱼纲 Cladistia肺鱼亚纲 Dipnomorpha四足形亚纲 Tetrapodomorpha腔棘鱼纲 Coelacanthimorpha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外类群)

相关

  • 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英语: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这是古希腊青铜器时代
  • 动物学家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拓朴异构酶拓扑异构酶(英语:Topoisomerase;type I:EC 5.99.1.2,type II:EC 5.99.1.3)是一种异构酶,能使DNA长链断裂与接合。专门参与DNA拓扑构形(DNA topology)改变的过程,最早的发现者是出身台湾
  • 超嗜热古菌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101号美国国道101号美国国道(英语:U.S. Route 101)俄勒冈州段是俄勒冈州一条南北方向的美国国道。全长347英里。
  • 蛋白氨基酸蛋白氨基酸(proteinogenic amino acids)是指在翻译期间被生物合成并入蛋白质的α-氨基酸。 “蛋白”一词是指“蛋白质形成”。在已知的生命中,有22种遗传编码(蛋白质)氨基酸,20种
  • 卡纳克巨石林坐标:47°35′08″N 03°04′36″W / 47.58556°N 3.07667°W / 47.58556; -3.07667卡纳克巨石林(法语:Alignements de Carnac)是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卡纳克村周边的非常紧密的石器
  • 马钱子碱番木鳖碱(英语:Strychnine),又称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又译士的宁,士的年(有时被错写成土的宁),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一般用来毒杀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对人类亦有剧毒(成人的致死量约为5mg/
  • dTTP胸苷三磷酸(Thymidine triphosphate;TTP)是一种核苷三磷酸,也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
  •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的物质形态,任何人造物都可以算入其中。研究物质文化意味着研究人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物体的制造、保存等等。 诸如艺术史、考古学、人类学等科目都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