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类药物

✍ dations ◷ 2025-04-03 16:33:31 #鸦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Opioid)是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是镇痛。阿片类药物通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起作用。这些阿片类受体能引发有益的药物作用或药物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可划分为以下几类:虽然阿片剂(Opiate)经常被作为是阿片类药物的同义词,但更确切地说阿片剂一词应只限于天然阿片生物碱和它们的半合成衍生物。一些具有阿片类药物效力的次要的阿片生物碱和其他一些物质也在自然界中被发现,其中包括紫堇属和鼠尾草属植物中的生物碱。在所有超过120个罂粟物种当中,只有两个可以制造吗啡。经发现,人体和一些动物的身体会天然产生少剂量的吗啡和可待因。阿片类药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类受体起作用。已知的主要阿片类受体有μ阿片类受体,κ阿片类受体和δ阿片类受体。其中μ阿片类受体又可分为μ1阿片类受体,μ2阿片类受体和新发现的μ3阿片类受体。这些受体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对阿片类药物的药效反应取决于和阿片类药物结合的受体,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性以及阿片类药物究竟是促进剂还是抑制剂。μ2:阿片类药物主要被用作镇痛。对减轻不治之症(如癌症)所造成的剧烈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超过30年以来长期在安宁缓和医疗中使用强阿片性药物的经验证实了当把药物用于缓解疼痛时,出现药物成瘾的情况并不多见。近年来利用阿片类药物治疗非恶性的慢性疼痛有所上升。此外阿片类药物还被用于治疗忧郁症。对控制绝症产生的疼痛不必要使用高剂量阿片类药物。那些重病人服用的平均剂量是毎4小时口服15毫克的吗啡(即每天90毫克)。※+代表促进剂强度。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和呕吐,瞳孔缩小,口干和便秘。其他不良反应有荨麻疹,低体温症,姿态性低血压,头昏,头疼,尿潴留,肌跃症等。一些病人之中还出现了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症状(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他们使用药物缓解疼痛时反而感到疼痛加剧。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发生在一些安宁缓和医疗病人中,绝大多数是因为病人迅速增加药量的缘故。耐药性(Tolerance)是服用者对阿片类药物产生神经适应性的过程,耐药性会造成药效降低,将需要更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才能达到相同临床疗效。 耐药性(Tolerance)产生的机制相当复杂,举例而言: 1.阿片类药物可以提高P-glycoprotein的表现,使得药物在被transporter打出中枢系统,而降低在中枢系统中的阿片类药物浓度。 2.阿片类药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代谢物M3G,反而会增加疼痛的产生。 3.长期的阿片类药物使用,会导致μ-receptor被分解。药物依赖性(Dependence)表现为病人产生耐药性后停止服药出现极度痛苦的症状,包括出汗,便秘,呕吐,疼痛等。药物依赖性往往造成服用者对药物成瘾。

相关

  •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系列中耳发炎疾病之统称。其中以急性中耳炎(AOM)和中耳积水两型最为常见(OME)。急性中耳炎为急性感染所致,耳朵疼痛为其常见的临床症状。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幼童,常有拉扯
  • 氢离子泵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英语:Proton-pump inhibitor、缩写为PPI)或称氢离子帮浦阻断剂,是一种抑制氢离子泵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显著也长效的,可以说是现今减少胃酸分泌
  • 汗腺疾病以下为皮肤疾病一览表:备注:【】内为俗称;若有别名,以 "/" 分别之。
  • 咪达唑仑咪达唑仑(英语:Midazolam、Dormicum、Hypnovel、Versed),又称“速眠安”常见以Versed为商品名贩售,主要用为治疗急性发作、中度至重度的失眠,及进行医疗程序前之导引镇静及失忆的
  • 泡菜泡菜古称葅(zū),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
  • RNA干扰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抑制基因表达。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
  •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是对于引起植物疾病的病原体(感染性微生物)和环境条件(生理因素)的科学研究 。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生物体包括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病毒样生物,植原体,原生动物,线虫和寄
  •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英语:infant mortality rate,缩写为IMR)是指每1000名活产儿中在一岁前死亡的人口数。这个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只统计一岁以下的数据,
  • 胰岛胰岛(兰格尔翰斯岛,德语: Langerhans-Inseln 英语: Islets of Langerhans)在1869年由德国病理学家保罗·兰格尔翰斯(Paul Langerhans)所发现。胰岛是胰脏里的岛状细胞团,由一群分
  • 性高潮后病情综合征性高潮后病情综合征(英语:Postorgasmic illness syndrome,POIS)是一种罕见的病症,特征为性高潮后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虚弱症状。该现象在2002年首次获医学文献所记载。症状通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