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巴赫档案馆

✍ dations ◷ 2025-11-03 05:23:14 #德国档案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巴赫档案馆是德国莱比锡一所研究和记录巴赫的生平及作品的机构。

档案馆是在1950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逝世200周年由Werner Neumann创立的。 新机构成立的目的是将与巴赫相关的所有手稿和历史文献集中归档,同时建立一个巴赫研究中心。

如今,该档案馆是全世界巴赫研究的中心。 它拥有一个巴赫主题的特殊图书馆。 该档案还包含巴赫作品的手稿和特殊选集。

除了研究任务外,巴赫档案馆还通过巴赫博物馆以及组织国际活动,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莱比锡巴赫音乐节和国际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竞赛来向公众开放。

该档案馆位于圣多马教堂的对面历史建筑恶魔屋内。1985年它从其创始地戈里斯宫殿搬迁而来。 巴赫档案馆是德国国家文化机构会议的成员。

档案馆与莱比锡巴赫博物馆位于同一建筑群内。 两馆以及其入口区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依据现代藏品安全标准及教育知识进行了翻新和扩建,2010年3月完工。

巴赫档案馆被列入2001年出版的德国蓝皮书 。 该蓝皮书列出了东德重要的文化机构,至今已包含23个被称为文化灯塔的机构 。

自2008年11月23日起,该档案馆成为莱比锡大学的官方分支机构 。

自2015年6月以来,巴赫档案馆收藏了由画家伊莱亚斯·戈特洛布·豪斯曼(EliasGottlobHaußmann)所画的第二张保存完好的巴赫画像。这幅1748年的画由美国巴赫研究员和收藏家William H. Scheide通过遗嘱转让给档案馆。

巴赫档案馆是音乐城市莱比锡的“音乐之路”的一站。

相关

  • HCOsub3/subsup-/sup碳酸氢盐是碳酸形成的酸式盐,含有碳酸氢根离子—HCO3−。大多数碳酸氢盐对热不稳定,会分解为碳酸盐、二氧化碳和水。碱金属碳酸氢盐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与酸迅速反应放出二氧化
  • 珍珠项链珍珠项链来自于英语的性俚语“pearl necklace”,是指男性在另一人的颈部、胸膛或乳房上射精,因为精液在沾停于胸颈部类似于透明的珍珠项链,故此得名。珍珠项链的成因可能是乳交
  • ddNTP双脱氧核苷酸(英语:Dideoxynucleotide)是DNA聚合酶的链终止性抑制剂,应用于DNA测序桑格法。这些核苷酸亦被称为2',3'-双脱氧核苷酸,常被简写为ddNTPs(ddGTP、ddATP、ddTTP与ddCTP)
  • 国立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国立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National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at Hsinchu Science Park,NEHS),为位于中华民国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内的学校,创立于1983年。台湾草创科学园区时,
  • 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Gilbert Newton Lewis,1875年10月25日(或23日)-1946年3月23日),美国物理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化学院院长。 路易斯以其电子对共价键理论、路易
  • 加尔文主义加尔文主义(法语、荷兰语:Calvinisme;英语:Calvinism),亦称为归正主义,是16世纪法国与瑞士基督新教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毕生之主张,以及支持加尔文的其他神学家意见的统称,在不同
  • 骨单位骨单位(英语:osteon)或哈弗斯系统(英语:haversian system ),是密质骨的基本功能单元。骨单位是大致圆柱形的结构,通常长几毫米, 直径约0.2毫米。 它们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许多骨骼
  • 锡斯坦锡斯坦(Sīstān,Persian/Baloch/Pashto: سیستان),古作Sakastan(波斯语/俾路支语/普什图语:ساكاستان;“塞迦之地”)是指一个历史上、地理上(英语:Sistan Basin)的区域,位
  • 邵新宇邵新宇(1968年11月-),男,江苏靖江人,中国机械工程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1986年8月,于江苏靖江县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免试保送华中工学院机制专业,大学期间曾担任全国学联副
  • 牛文元牛文元(1939年11月-2016年9月28日),河南焦作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国务院参事,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学、环境与发展、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