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国徽

✍ dations ◷ 2025-04-26 22:46:51 #加拿大纹章,加拿大国家象征,国徽

加拿大国徽或加拿大王徽(英语:Arms of His/Her Majesty in Right of Canada),是加拿大和加拿大君主自1921年以来的正式徽号,其设计仿照英国国徽,但徽号中的部分英式元素则被具有加拿大本地特色的设计元素取代或扩充。

在加拿大邦联成立以前,英国国徽在加拿大是国王权力的象征,这是由于除了新斯科舍和纽芬兰在十七世纪获得专有的徽号外,其他英属北美的殖民地皆没有获得独有的徽号。在1867年加拿大取得自治后,维多利亚女王在1868年5月6日发出了皇家认证,授予当时四个省份(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各一面徽章,又授权加拿大自治领使用一面绘有四省徽章的盾牌作其国玺。当时加拿大政府并未以此作其国玺,但这面四省徽章盾牌则成为加拿大自治领的非正式纹章,并应用在加拿大总督的旗帜以及加拿大红船旗之上。

随着更多殖民地和地区加入加拿大联邦,坊间以至加拿大政府亦相继把新设省份的徽章加入该面非正式纹章内,最后形成了一面分为九个象限的盾牌。然而,这个设计过于复杂之余亦从未获得国王的正式核准,促使部分国民建议为加拿大制定一面新国徽。

加拿大总督于1919年成立一个四人委员会来探讨新国徽的设计;成员最终同意盾牌上应绘有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兰西王国四地的徽号,以反映加拿大的殖民历史,并以枫叶图案来代表加拿大本土。总督遂于1921年4月30日发布枢密令,请求国王乔治五世向加拿大颁赠新国徽;乔治五世则于同年11月21日发布皇家公告,正式向加拿大自治领授予新纹章。新国徽的设计以英国国徽为基础,但盾牌第四象限则换上代表法兰西王国的百合花饰,而下方则加入代表加拿大的枫叶。

《威斯敏斯特法令》于1931年通过后,英国国会及英国政府从此不能再干涉加拿大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此加拿大在国际场合上是与英国完全平等的主权国家。英王亦自此以加拿大君主的地位担任加拿大国家元首,加拿大自治领的纹章遂成为加拿大王徽,并取代原本挂在法庭和联邦政府建筑物外部,以及铸在加拿大国玺上的英国国徽。

1957年,加拿大纹章艺术家亚伦·贝铎(英语:Alan Beddoe)重新绘制国徽,把盾牌底部原本绿色的枫叶改成红色,并把王冠由都铎时期的设计改为伊利沙伯二世偏好的圣爱德华王冠。为了庆祝加拿大于1982年从英国取回制宪权,麦吉尔大学学生布鲁斯·希克斯(Bruce Hicks)向时任联邦国务部长雷根(Gerald Regan)提议把书有加拿大勋章格言的环带加在国徽盾牌的背后。希克斯起初并未成功,但他于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重提此建议,并指此举可配合1992年的加拿大勋章创立25周年纪念,从而得到加拿大勋章咨询委员会的支持。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先于1987年允许有限度使用带有加拿大勋章格言环带的国徽(用途限于以女王名义公布的特许状),再于1994年放宽限制,容许加拿大联邦政府使用这个版本的国徽。新版本国徽由加拿大纹章局的菲沙纹章官(Fraser Herald)凯蒂·布尔塞-萨布伦(英语:Cathy Bursey-Sabourin)绘制,获女王核准后不久便被应用于联邦政府机构形象计划(英语:Federal Identity Program)。

包括总理、内阁、各部门、和加拿大最高法院在内的多个不同加拿大联邦政府机构和官员皆以此国徽为权威的象征。它也在加拿大护照封面上出现,并曾应用于所有面额的加拿大元钞票(直至加拿大银行于2010年代改以塑胶印制钞票为止)以及50分的硬币上。

自1962年起,盾徽亦成为加拿大王旗的图案,供君主在当地使用。完整的国徽亦会偶尔被置于一面红旗上,例如在1967年庆祝加拿大建国百周年纪念时。另外在加拿大军队中,准尉都以本徽为军衔之识别。

2000年代,布鲁斯·希克斯提出以国徽为基础,为国会制定其独有的标志,并获两位前任国会下议院议长约翰·菲沙(英语:John Fraser)和基尔伯特·帕朗(英语:Gilbert Parent)支持。总督先于2008年2月15日向下议院颁发徽章,再于同年4月15日颁发上议院和国会整体的徽章。两院的徽章皆包含了加拿大国徽的盾牌,其背后分别放置下议院和上议院的权杖;国会整体的徽章则在国徽盾牌背后同时放置上下两院的权杖,两支权杖构成交叉状。

1921年公布的描述如下:

盾徽分为三中带,第一、第二中带分为四分,分别为:首象限红地,中间有三只迈步中、面对视者的金色狮子。第二象限为金地,绘有呈忿怒状的狮子,外围以饰有正反相间百合花纹之红色双边带纹章。第三象限蓝地,上有一面金框银弦竖琴。第四象限蓝地,上有三朵金色百合花饰。第三中带白地,三片枫叶为一茎连起,本色。上方为一象征君王的头盔,饰以外白内红两色的花冠。饰章是一只迈步中、面对视者、头戴正色王冠的金色狮子,站在一个用红白丝绸布扭成的花环,右爪持一片红色枫叶。(视者)左方的护盾兽为一只呈忿怒状的金色狮子,爪持一枝金尖银矛,上面飘扬著一面吹向左方的英国国旗。右方的护盾兽为一只白色独角兽,金角、金鬃、金蹄,颈上戴了一顶饰以十字架和百合花饰的金冠。一条锁链被连到那里,缠在独角兽身上。独角兽前肢夹着一枝金尖银矛,上面飘扬著一面吹向右方的蓝旗,绘有金色百合花饰。全徽饰以正色的帝国冠冕,盾徽下方饰以由玫瑰、蓟、酢酱草和百合花织成的花环。蓝色的卷轴上书有格言“自海洋到海洋”。

1987年在盾徽的周围加上了书有加拿大勋章的圈饰。

第一部分(即视者的左上角)以红色为底色,其上绘有三只金狮,自理查一世以来就是英格兰的象征,亦同时是诺曼底的象征。第二象限黄底,绘有一只以后脚直立的红色狮子,外饰有百合花纹之双边带纹章——这至少在威廉一世以来就是苏格兰的象征。第三象限蓝底,绘有一张塔拉山的爱尔兰竖琴,传说这种金框银弦的竖琴曾经在古爱尔兰的首都塔拉的宫廷宴会上使用过,后来在英王亨利八世试图取得爱尔兰王位时由教宗授予。第四象限蓝底,绘有三枚金色的百合花纹:这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徽号,也是在加拿大升起的第一面欧洲式纹章,时值探险家雅克·卡蒂亚在今日魁北克的加斯佩半岛登岸。

盾牌下方白底,其上的红色枫树枝条自19世纪起逐步成为公认代表加拿大的国家象征。以枫叶作为加拿大代表物的建议从1834年起出现,到1868年则纳入安大略和魁北克的省徽图案内。随着新的国旗设计于1965年出台,枫叶图案亦正式成为加拿大的国家标志。在纹章学中,纹章元素的设计是以字面描述为准;而国徽的字面描述则指出枫叶图案的颜色为“正色”("proper"),即其自然的颜色,所以枫叶图案著以红色或绿色皆可接受。由于枫叶只在秋天干枯时才转红,参与制定国徽的委员当时认为红色枫叶的寓意不佳,所以国徽于1921年颁布时的枫叶图案著以绿色,以象征青春。国徽于1957年重绘时改以红色展示枫叶图案,使之与加拿大的官方颜色(红白两色)一致。

此盾徽构成加拿大王旗的基础图案。

由于加拿大面临三个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三个地区的行政首长于2006年3月提出修改格言,使之更符合加拿大实际的地理特征。其中两种建议为“A mari ad mare ad mare”(由海至海至海)和“A mari usque ad maria”(由海至众海)。但格言至今尚无改动。

加拿大国徽受当地的商标法()保护,当中规定:“禁止把加拿大在任何时候使用的纹章、饰章或旗帜或类似图案用于商业用途”("No person shall adopt in connection with a business, as a trade-mark or otherwise, any mark consisting of, or so nearly resembling as to be likely to be mistaken for,... the arms, crest or flag adopted and used at any time by Canada...")

省份: 阿尔伯塔 – 不列颠哥伦比亚 – 马尼托巴 – 新不伦瑞克 –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 – 新斯科舍 – 安大略 – 爱德华王子岛 – 魁北克 – :萨斯喀彻温
地区: 西北地区 – 努那福特 – 育空

加拿大原住民史 · 新法兰西(1534年-1763年) · 鲁珀特地 (1670年-1870年) · 魁北克省(1763年-1791年) · 英属北美(1783年–1907年) · 加拿大自治领 (1867年-1982年) · 纽芬兰自治领 (1907年-1949年) · 加拿大历史

加拿大移民史 · 军事 · 经济 · 宪制 · 奴隶 ·

法律 (宪法) · 君主 · 总督 · 省督 · 国会 (加拿大国会上议院 · 下议院) · 联邦总理大臣 (列表) · 内阁 · 省总理大臣 · 选举 · 法院 (最高法院) · 军事 · LGBT权益 · 多元文化主义 · 双语主义

海岸山脉 · 加拿大洛基山脉 · 加拿大普莱利山 · 加拿大东部 · 加拿大西部 · 加拿大北部 · 加拿大中部 · 北极加拿大 · 加拿大大西洋省份 · 加拿大海洋省份 · 加拿大地盾 · 五大湖 · 圣劳伦斯低地 · 阿帕拉契山脉 · 北极山脉 · 大平原 ·

动物 · 城市 · 加拿大岛屿 · 加拿大山脉 · 国家公园(列表) · 植物 · 加拿大地区 · 河流 · 加拿大火山

加拿大农业 · 加拿大银行业 · 加拿大银行 · 货币 · 加拿大公司 · 加拿大健康保障 ·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 加拿大税收 · 加拿大交通 · 加拿大社会项目

建筑 · 艺术 · 电影 · 名人 · 节日 · 认同 · 文学 · 音乐 (蓝调 · 凯尔特音乐 · 古典音乐 · 嘻哈 · 摇滚乐) · 民族主义 · 文化保护主义 · 体育 · 戏剧 · 饮食文化 · 英语圈

国徽 · 国旗 · 国歌 ·

相关

  • 肌肉肌肉(拉丁语:Musculus)是一种能收缩的动物组织,属于软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
  • 神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Hsub2/subNsub2/subOsub2/sub连二次硝酸(化学式:H2N2O2),也称为连二亚硝酸、连二次亚硝酸(Hyponitrous acid),无色小片状晶体,是氮的含氧酸之一。可溶于水和乙醇。是硝酰胺(H2N-NO2)的异构体。结构写作HO-N=N-OH,有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又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乃身体因不知明原因,促使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导致
  • 萜类化合物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哈马丹哈马丹(波斯语: همدان),西亚古城,古称埃克巴坦那(Ecbatana),伊朗哈马丹省省会,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人口550,284人(2005年)。根据亚述帝国的历史记载,哈马丹建成于约公元前1100年,但
  • 戈尔诺-阿尔泰斯克戈尔诺-阿尔泰斯克 (Го́рно-Алта́йск)是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首府,位于该国西北部。2002年人口53,538人。有机场,最近的火车站位于阿尔泰边疆区的比斯克。有部分蔑
  • 鹿港民俗文物馆鹿港民俗文物馆位于鹿港大街的后巷(彰化县鹿港镇中山路152号),前身为近代显赫一时的台湾五大家族之鹿港辜家辜显荣宅邸。鹿港地政档案显示,兴建于日本大正三年(1914年),历时五年于
  • AH-1ZAH-1Z“超眼镜蛇”(英语:AH-1Z Viper)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委托以贝尔直升机公司就AH-1W超级眼镜蛇直升机架构的升级计划,也是休伊直升机族系最新成员,美军又称它为祖鲁眼镜蛇,这个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预期寿命列表本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2013~2016年的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