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迪亚士
✍ dations ◷ 2025-10-19 22:04:39 #迪亚士
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葡萄牙语:Bartolomeu Dias,1451年-1500年5月24日)是一名葡萄牙贵族和著名航海家,他于1487年带领船队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迪亚士出身于葡萄牙航海世家,他的父亲迪尼什·迪亚士、祖父若昂·迪亚士都是追随恩里克王子的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本人是皇家骑士,担任皇家仓库的主管,并且是战船圣克里斯托旺号(葡萄牙语:São Cristóvão,取名自圣徒克里斯托弗)的船主。1481年,他随探险家第奥古·德阿赞布雅参加了征服黄金海岸的航行。1486年10月10日,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任命迪亚士带领一支探险队沿非洲大陆海岸航行,以寻找一条绕过非洲大陆到达印度的贸易航线。探险队的另一个目的是试图重新访问若昂·阿方索·德阿威罗所提到的与葡萄牙拥有友好关系的远方国度(可能在埃塞俄比亚和亚丁附近)。另外,迪亚士还要负责寻找和拜访传说中的基督教国王长老约翰。迪亚士于1487年8月率领一支由3只船组成船队离开里斯本。旗舰是他自任船长的卡拉维尔帆船“圣克里斯托旺”号,领航员是佩罗·德阿伦克尔;第二只是卡拉维尔帆船“圣潘塔莱昂”号,船长是若昂·因凡特,领航员是阿尔瓦罗·马丁斯;第三只是由迪亚士的兄弟佩罗·迪亚士任船长的横帆补给船,领航员是若昂·德圣地亚哥。探险船队出发后,沿葡萄牙人非常熟悉的非洲西海岸航线向南航行,到达葡萄牙设在非洲沿岸的最后一个据点——位于黄金海岸的米纳堡。船队从米纳堡继续航行,进入热带非洲并竖起一块石碑,1487年12月,船队到达孔塞桑湾(现鲸湾?)?。继续航行相当一段距离后,在今好望角附近,船队遭遇到了风暴,被向南推去并远离海岸线。待风暴结束后,迪亚士船队向东航行却无法再找到原本南北走向的非洲大陆海岸。于是船队转向北航行,1488年2月3日,海岸线再次出现,这已充分证明船队已经成功绕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迪亚士船队在非洲南端到达了一个海湾,遇到了一些当地的土著牧民,于是他将此海湾命名为“牧人湾”(后称莫塞尔湾)。从海湾继续向东,海岸线逐渐转向东北方向的印度,因此迪亚士确认自己已绕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全部海岸,打通了前往印度的新航线。迪亚士船队在1488年3月12日到达了此次航行的最远端——布须曼河河口附近的夸伊胡克并竖起了第二块石碑。迪亚士想要继续航行到印度,但他的船员由于过于疲惫,拒绝继续前行,迪亚士无奈只能开始返航。在返航途中,他在靠近大陆南端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角,由于这里是船队当初遭遇风暴的地方,他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并竖起了第三块石碑。1488年12月,经过16个月的长途航行,迪亚士船队返回了里斯本港。迪亚士的这次探险的伟大意义在于,欧洲人第一次打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通道,标志着欧洲可以绕过伊斯兰世界直接与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展开贸易。但遗憾的是,此次探险的官方报告已经遗失了。迪亚士最初命名为“风暴角”的海角,被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改名为“好望角”,因为这个海角代表着成功开辟东方航线的美好希望。在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之后10年,葡萄牙才再次向印度洋派出舰队。在此期间,一名葡萄牙间谍和探险家佩罗·达·科维良通过陆路到达了印度,并向王室提供了前往印度的新航线的重要资料。根据自己的航行经验,迪亚士帮助葡萄牙建造了新的舰船“圣加布里埃尔”号和“圣拉斐尔”号,这两艘船最后在瓦斯科·达伽马的率领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迪亚士参加了达伽马舰队航行的最初一段——从里斯本到佛得角群岛。1500年,迪亚士作为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舰队中的一员,率领一只船参加了继达伽马之后的第二次印度远征,并随舰队于1500年4月22日到达纳米比亚海岸。5月24日,卡布拉尔船队在好望角海域遭遇了风暴,迪亚士和他的船戏剧性地在这个他当初命名为“风暴角”的地方葬身海底。迪亚士结婚并生有两个孩子:
相关
- 荨麻疹荨麻疹(hives、urticaria)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中医称瘾疹,客语称冷瘼,是一种皮肤过敏。症状是局部皮肤忽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或刺痒。病灶时常
- 排气再循环又称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乃汽车用小型内燃机在燃烧后将排出气体的一部分导入吸气侧使其再度吸气的技术(手法或方法),取其每个英语单字的字首“EGR”为通称,主要
- 主音自然音阶的第一个音,为主音(Tonic)。主音即为调性中心,即为最稳定的音。例如在C大调音阶中,C、E、G三个音起着中心的稳定作用,而B、D、F、A四个音,则起着不稳定的作用。不稳定的音
- 外温动物变温动物(英语:Poikilotherm),俗称冷体动物、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变温动物与外温动物(Ectotherms)不同。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一般体温不平,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
- 热发射热发射(英语:thermionic emission)是一种通过热激发发射载流子的方式。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提供给载流子的热能使它们能够克服束缚势能(在金属材料中,这束缚势能也被称为功函数
- 配子体配子体(英文:gametophyte)为行世代交替的植物及藻类中,处于单倍体的多细胞阶段。配子体会进行有丝分裂产生配子(可能是雄配子、雌配子或两者皆产生,依种类不同)。配子结合后产生合
- N-乙酰谷氨酸合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英语:N-acetylglutamate synthase)是一个催化乙酰辅酶A与谷氨酸产生N-乙酰谷氨酸的酶。对于细菌与植物来说,此酶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合成精氨酸途径中的一种酶。
- 翁贝托·薄邱尼翁贝托·薄邱尼(意大利语:Umberto Boccioni,1882年10月19日-1916年8月17日)是意大利的画家、雕塑家以及未来主义提倡者。薄邱尼在1882年10月19日出生于雷焦卡拉布里亚市的一个警
- 利口酒利口酒(英语:liqueur,美国发音英语发音:/lɪˈkjʊr/;英国发音发音: /lɪˈkjʊər/),港澳粤语称为力嬌酒,是一种使用蒸馏酒为原料的酒精饮料,以水果、坚果、草药、香料、花朵以及奶油
- 瓦勒留斯·科尔杜斯瓦勒留斯·科尔杜斯(德语:Valerius Cordus,1515年2月18日-1544年9月25日)是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医生和植物学家。著有多本药典作品,在德国植物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515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