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圈章鱼
✍ dations ◷ 2025-04-24 16:47:27 #蓝圈章鱼
蓝圈章鱼属(属名:Hapalochlaena;blue-ringed octopus;leopard-striped octopus),亦称“蓝环章鱼属”、“豹纹章鱼属”、“豹纹蛸属”,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西岸,分布从日本到澳洲都有的章鱼。共有3个现生种及1个未确定的物种。蓝圈章鱼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有毒动物之一。目前有三种已确认的种,第四种还在研究中:一只蓝圈章鱼会以皮肤的色素细胞来将自己隐藏在环境之中;一旦被激怒,就会迅速将体色改变为亮黄色,并显示出蓝色的圈状花纹,因为看起来类似豹纹,因此也有“豹纹章鱼”一称。和大部分的章鱼一样,蓝圈章鱼猎捕小型的蟹类、寄居蟹和虾。遇到骚扰或攻击时会以有毒的喙反咬。常见的人类受攻击事件往往肇因于潜水者没有注意到伪装的蓝圈章鱼,因此踩在章鱼身上导致章鱼反击。蓝圈章鱼以往在日本周遭海域只出现在冲绳和九州,但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间,关东地区陆续有人目击该章鱼出没,海洋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海水暖化而导致族群北移。蓝圈章鱼只有高尔夫球大小,但猛烈的毒性比眼镜蛇还要强,甚至可以杀死许多成年人,而且目前没有解毒剂(血清)。蓝圈章鱼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一种血清素)、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胺基对乙酚(酪胺,tyramine)、组织胺、色胺酸、羟苯乙醇胺(又名章鱼胺,octopamine)、牛磺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主要的神经毒以往认为系环蛸毒素(Maculotoxin,MTX),但目前确认是河豚毒素;这种毒素也可以在河豚和芋螺的体内找到。河豚毒素会阻断肌肉的钠通道,使肌肉瘫痪,并导致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蓝圈章鱼的河豚毒素是由唾液腺中的一种细菌所制造的,其毒性可达氰化钾的850倍以上。遭蓝圈章鱼啮咬的第一时间急救方式是按住伤口并施以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急救必须持续,直到伤患恢复到能够自行呼吸的状态为止;而这往往需要数小时之久。即使是在医院,也只能够对伤患进行呼吸与心跳的维持治疗,直到毒素浓度因身体代谢而降低。儿童因体型较小,若遭啮咬症状会最严重。若在发绀以及血压降低的症状出现之前就施以人工呼吸治疗,伤患就可能保住性命。成功撑过24小时的伤患,多半能够完全康复。即使伤患已无反应,也应立即且全程施以循环辅助;因为河豚毒素会瘫痪肌肉,伤患即使神智清楚也无法呼吸或做出任何反应。蓝圈章鱼是已知毒性最猛烈的有毒动物之一。另一种头足纲动物-火焰墨鱼也能制造与蓝圈章鱼相似的毒素。尽管体型相当小,一只蓝圈章鱼所携带的毒素却足以在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蓝圈章鱼主要以小型虾蟹以及小型鱼类为食。它们会伏击猎物,啮咬并注入毒素使猎物瘫痪,再以喙将猎物撕成小块吞食,或咬穿甲壳类的外骨骼以吸食肉汁。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蓝圈章鱼有同类相食的情形;但这种习性在野外没有被记录过。雄的蓝圈章鱼会以腕足抓住雌蓝圈章鱼的外套膜,接着以交接腕将精囊放入雌性的外套膜中;交配的行为会一再重复直到雌章鱼无法忍受为止;雌章鱼会不惜以暴力将过度热情的追求者赶走。雄章鱼会积极的与同种的生物交配,不论对象的体型甚至性别。不过雄性之间并不会有完整的的交配过程,追求者在将精囊递出之前就会退走,或被赶走。雌蓝圈章鱼一生在成熟期结束之前只会生产一次,总共产出约50个卵。雌章鱼会将卵产在触手之下并保护它们直到孵化,期间约6个月,雌章鱼不再摄食。卵孵化后雌章鱼即死去。幼体经过一年后即长成并达到性成熟。
相关
- 科科(英文: family, 拉丁语: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现时生物界约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总科。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属
- 30S30S核糖体亚基(prokaryotic small ribosomal subunit、30S subunit)原核生物70S核糖体中的小亚基。它是核糖体RNA与核糖核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包括16S 核糖体RNA和21种碱性蛋白质
- 衣原体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卫生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及人类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28%
- 血液酒精浓度血液酒精浓度(缩写:BAC)是用于法律或医学目的度量酒精中毒的指标。通常的度量单位为:单位体积血液中的酒精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比。例如,北美的BAC 0.10%意味着每100毫升血液中含0.1
- RPGN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英语: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是一种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为临床特征,以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为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
- 核聚变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是指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极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此过程中,物质没有守恒,因为有一部分正在聚变的原
- 开放科学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让各社会阶层的人,不分专业或是业余,都可以接触科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传播访问的运动。开放科学的作法包括出版开放研究(英语:Open research),致力开放获
- 创伤学创伤学(traumatology)也称为外伤学,是研究因为意外事故或是暴力而产生的伤口及创伤,以及受损部位的手术治疗(英语:Trauma surgery)及复原。创伤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一般会归类在外科
- 产后出血产后大流血(英语:Postpartum hemorrhage,缩写为PPH),又称产后出血(Postpartum bleeding),妇女在生产之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失血病症,通常被定义为生产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至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