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圈章鱼

✍ dations ◷ 2025-04-04 06:50:08 #蓝圈章鱼
蓝圈章鱼属(属名:Hapalochlaena;blue-ringed octopus;leopard-striped octopus),亦称“蓝环章鱼属”、“豹纹章鱼属”、“豹纹蛸属”,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西岸,分布从日本到澳洲都有的章鱼。共有3个现生种及1个未确定的物种。蓝圈章鱼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有毒动物之一。目前有三种已确认的种,第四种还在研究中:一只蓝圈章鱼会以皮肤的色素细胞来将自己隐藏在环境之中;一旦被激怒,就会迅速将体色改变为亮黄色,并显示出蓝色的圈状花纹,因为看起来类似豹纹,因此也有“豹纹章鱼”一称。和大部分的章鱼一样,蓝圈章鱼猎捕小型的蟹类、寄居蟹和虾。遇到骚扰或攻击时会以有毒的喙反咬。常见的人类受攻击事件往往肇因于潜水者没有注意到伪装的蓝圈章鱼,因此踩在章鱼身上导致章鱼反击。蓝圈章鱼以往在日本周遭海域只出现在冲绳和九州,但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间,关东地区陆续有人目击该章鱼出没,海洋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海水暖化而导致族群北移。蓝圈章鱼只有高尔夫球大小,但猛烈的毒性比眼镜蛇还要强,甚至可以杀死许多成年人,而且目前没有解毒剂(血清)。蓝圈章鱼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一种血清素)、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胺基对乙酚(酪胺,tyramine)、组织胺、色胺酸、羟苯乙醇胺(又名章鱼胺,octopamine)、牛磺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主要的神经毒以往认为系环蛸毒素(Maculotoxin,MTX),但目前确认是河豚毒素;这种毒素也可以在河豚和芋螺的体内找到。河豚毒素会阻断肌肉的钠通道,使肌肉瘫痪,并导致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蓝圈章鱼的河豚毒素是由唾液腺中的一种细菌所制造的,其毒性可达氰化钾的850倍以上。遭蓝圈章鱼啮咬的第一时间急救方式是按住伤口并施以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急救必须持续,直到伤患恢复到能够自行呼吸的状态为止;而这往往需要数小时之久。即使是在医院,也只能够对伤患进行呼吸与心跳的维持治疗,直到毒素浓度因身体代谢而降低。儿童因体型较小,若遭啮咬症状会最严重。若在发绀以及血压降低的症状出现之前就施以人工呼吸治疗,伤患就可能保住性命。成功撑过24小时的伤患,多半能够完全康复。即使伤患已无反应,也应立即且全程施以循环辅助;因为河豚毒素会瘫痪肌肉,伤患即使神智清楚也无法呼吸或做出任何反应。蓝圈章鱼是已知毒性最猛烈的有毒动物之一。另一种头足纲动物-火焰墨鱼也能制造与蓝圈章鱼相似的毒素。尽管体型相当小,一只蓝圈章鱼所携带的毒素却足以在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蓝圈章鱼主要以小型虾蟹以及小型鱼类为食。它们会伏击猎物,啮咬并注入毒素使猎物瘫痪,再以喙将猎物撕成小块吞食,或咬穿甲壳类的外骨骼以吸食肉汁。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蓝圈章鱼有同类相食的情形;但这种习性在野外没有被记录过。雄的蓝圈章鱼会以腕足抓住雌蓝圈章鱼的外套膜,接着以交接腕将精囊放入雌性的外套膜中;交配的行为会一再重复直到雌章鱼无法忍受为止;雌章鱼会不惜以暴力将过度热情的追求者赶走。雄章鱼会积极的与同种的生物交配,不论对象的体型甚至性别。不过雄性之间并不会有完整的的交配过程,追求者在将精囊递出之前就会退走,或被赶走。雌蓝圈章鱼一生在成熟期结束之前只会生产一次,总共产出约50个卵。雌章鱼会将卵产在触手之下并保护它们直到孵化,期间约6个月,雌章鱼不再摄食。卵孵化后雌章鱼即死去。幼体经过一年后即长成并达到性成熟。

相关

  • 轴丝动力蛋白(英语:Dynein)是一种马达蛋白(或分子马达),可将ATP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蛋白依靠在微管上向负端的“行走”运输细胞内的货物。细胞骨架微管的负端指向细
  • 载体在流行病学中,载体又称为病媒,是指疾病携带者和传播者,但其本身不受影响。如疟蚊是疟疾的载体,它在吸血的过程中可以将导致疟疾的疟原虫传入人体内,但疟原虫对于疟蚊本身却不带来
  • 头孢洛扎头孢洛扎(Ceftolozane) ,是第五代头孢类抗生素,用来治疗对常规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 实验证明其对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有效。头孢洛扎常与他唑
  • 气体分压气体分压(英语:partial pressure)指的是当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一种组分在相同的温度下占据气体混合物相同的体积时,该组分所形成的压力。比如将一瓶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
  • 陆生植物陆生植物一般指生活在陆地上且茎叶完全伸展在空气中的植物,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拥有庞大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学与进化生物学中,陆生植物一般特
  • 异疱疹病毒科异疱疹病毒科(学名:Alloherpesviridae)是疱疹病毒目的一个科,本科病毒以两生类或鱼类为宿主,现有4个属共12种病毒。分子种系发生学研究显示本科可分为两大演化支,其中一个类群以鲤
  • 牛瘟牛瘟病毒(德语:Rinderpest,英语:cattle plague或steppe murrain),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只病毒,会引起牛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于水牛之间,但其他野生品种也有致病的记录。牛瘟与
  • 合子受精卵(zygote、合子)在发育生物学中用来描述生物的第一阶段,此时它只是一个单细胞。这个词也会被较为宽松地运用于经过最初几分裂后的细胞,虽然严格地讲这一阶段应称为卵裂球(分
  • 低聚木糖低聚木糖(英语:Xylooligosaccharide),或称“木寡糖”,食糖类木糖聚合物,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功能性低聚糖,与其它糖相比, 其增殖益生菌的用量最小,成人每天只需食用0.7g,便能达到理想的
  • 黄原胶黄原胶(英语:Xanthan gum,音译作三仙胶),俗称玉米糖胶、汉生胶、山羊胶,是一种糖类(葡萄糖、蔗糖、乳糖),经由野油菜黄单孢菌(英语:Xanthomonas campestris)发酵产生的复合多糖体。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