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失温症
✍ dations ◷ 2024-11-05 12:14:58 #失温症
失温症(Hypothermia,源自希腊文“ὑποθερμία”),又称低温症、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 °C(95.0 °F)时的现象。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温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英语:Confusion);中度失温的发抖症状消失,但精神错乱的状况则会加剧。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会有反常脱衣现象,也就是患者开始脱去衣物,这也同时增加了心搏停止的风险。失温症主要有两个造成原因,第一个最常见的是暴露在极低温的环境中,也有可能是处于任何一种会抑制体内产热机制或增加失温速度的情况下。这种状态,多和酒精中毒脱不了关系,但可能在患有低血糖、厌食症、年老与其他不明原因下促使失温症的产生。体温调节的恒定机转理应将身体温度维持在36.5~37.5 °C(97.7~99.5 °F)间。颤抖、增加自发性运动的频率以及穿上温暖的衣物都有助于提高体内温度。失温症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评估患者当下所处环境中危险因子可能引发的各项病征,或是借由量测病人的核心温度所获得。轻微的失温症可以用热饮料、穿着暖和衣服及身体活动来改善。若是中等程度的的失温症,建议使用加热毯及注射加热过后的静脉输液。中等或是严重的失温症病患需小心的移动。严重的失温症病患可以用体外心肺循环(英语:Cardiopulmonary bypass)或是体外膜氧合(ECMO)。若已没有脉搏需同时进行心肺复苏(CPR)。病人的复温需持续到其体温超过32 °C(90 °F)为止。若此时病情仍没有改善,或是过程中血钾浓度高于12 mmol/liter,此时可以停止心肺复苏术。美国每年大约有1,500人因失温症而丧生,患者多为老年人与男性。目前记录中,失温症患者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是一名在瑞典因溺水而造成失温的7岁女孩,她当时的体温为13.0 °C(55.4 °F),急救记录中描述在经过超过六个小时的心肺复苏术(CPR)后她成功存活下来。若过程中使用叶克膜或绕道手术,存活率大约是50%左右。战争中,失温症常常是造成士兵死亡的重要死因。和失温症相对的症状是高热,该疾病的成因是由于体内温度的调节系统失常而使得体温不正常的升高。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37.5 °C(97.7–99.5 °F)。低体温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期。体温降至比正常体温低1-2 °C(1.8-3.6 °F)。在这一阶段,人体会产生颤抖,双手麻木,无法完成复杂动作。远端肢体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呼吸快而浅。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尝试使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隔热层(人体由于毛发不足,这一反应作用有限,但是在其他物种中作用较大)。病人可能感觉疲劳和腹部疼痛。病人会有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低体温症发展到第二期的信号。一种测试病情向第二期发展程度的方法是病人能否使拇指和小指接触,这是肌肉停止工作的第一阶段。病人可能会有视力困难。体温降至比正常体温低2-4 °C(3.8-7.6 °F)。颤抖更猛烈。肌肉不协调更明显。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跌跌撞撞、方向混乱,尽管病人可能保持警觉。浅层血管继续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温度。病人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可能变蓝。体温降至大约32 °C(89.6 °F)以下。颤抖通常已停止。语言有困难,思维迟钝,记忆开始出现问题。通常手已经不能使用,行走经常跌倒。细胞新陈代谢停止。体温降至30 °C(86.0 °F)以下时,暴露的皮肤变蓝、涨大,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行走几乎不可能,语无伦次、行动毫无理性(包括可能尝试钻进洞里),甚至昏迷。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但是可能发生心率过快(心室性心搏过速和心房纤维性颤动)。主要器官停止工作,宣告临床死亡。由于细胞活动降低,一段时间之后脑死亡才会发生。多穿衣服、棉被为身体保温,但衣服,棉被并不能增加热量,只起到减少热量流失的作用。所以,遇到寒冷天气应当立刻穿上衣服,盖上棉被,否则如果到了第三周期后很难调节体温了。同时在第一周期时,建议进行适当运动防止人体温度散失过快,做运动可以增加热量。但是如果人体温度持续下降应立刻停止运动并且向周边进行求助。亦有一种“快速启动回温法”(Rapid Active Rewarming),是迄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西方国家也大量采用这个方法,但讽刺的是,这是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纳粹人体实验得知的治疗方式。冬天外出时多穿衣服,如出现以上症状,立即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
相关
- 脱臼脱臼是指骨头末端因跌倒或骨头受撞击等外力影响而脱离关节的位置,常发生在臀部、肩膀(肩脱臼)、肘部、指头和膝盖(膝关节脱位)。意外脱臼时须将患处以夹板或吊带等物固定,不可贸然
- NAGN-乙酰葡糖胺(GlcNAc;NAG)是葡糖胺的N-乙酰衍生物,分子式C8H15NO6。NAG与NAM为组成细菌细胞壁的单体,与葡糖醛酸为透明质酸的单体。NAG也是甲壳素的聚合单体。细菌疾病 · 科莱
- 拟菌病毒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拟菌病毒是一个包括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APMV)的一个属,或许是与演化史相关的巨型病毒。通常所说的“拟菌病毒”就指APMV。在口
- 叠氮氯霉素叠氮氯霉素(英语:Azidamfenicol)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其结构与氯霉素相似。叠氮氯霉素只能外用,其制品(如滴眼液、软膏等)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感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
- 主要药物分类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安比西林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称安比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适应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脑膜炎、沙门氏菌感染症,以及心内膜炎。本品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英语: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
-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
- U00-U99ICD-10 第二十二章:特殊目的代码,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最后一个代码分类。是WHO特别设立、为一些因临时突发性疾病及事件余留的代码区域,以便于对突发事件进
- 半合成"半合成"指以从来自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天然产物为起始原料合成最终产物的化学合成方法。所需原料通常已具备最终产物的基本骨架及其多数官能团,甚至已具备最终产物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