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锡杰

✍ dations ◷ 2025-08-18 03:54:14 #1929年出生,2020年逝世,台南市人,柯姓,国家文艺奖得主,吴三连奖得主,台湾摄影师

《转动镜头的顽童-柯锡杰》
《柯锡杰摄影五十年精选》
《心的视界:柯锡杰的摄影美学》
《家乡人》
《柯锡杰的镜头与生命之旅》
《宇宙游子-现代摄影第一人》
《给我一个家》
《心景》
Ko Si-Chi : Edition bilingue français-anglais
Tai-Chi for Beginners
Essential Tai Ji
Living Tao, Still Vision and Dancing Brushes

柯锡杰(Ko Si-Chi,1929年8月10日-2020年6月5日),出生于台湾台南市,被誉为“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1942年进入高雄州立高雄工业学校(现高雄市立高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就读,为该校首届毕业校友,毕业后进入南日本化学公司工作,战后由台湾碱业公司(后并入中石化公司)接手,柯锡杰还是留下来工作,期间日本厂长海野先生送他一台WELTA蛇腹式相机,开启摄影的起点。1950年代末,柯锡杰与陈田稻、洪清雹等高雄的摄影同好组成“加菜会”,交流摄影心得,1958年联络到移居日本的第5个哥哥,1959年赴日本东京综合写真専门学校(日语:東京綜合写真専門学校)学习摄影,该校校长是重森弘淹。1961年与当时高雄市长陈启川等二十余人发起并创立高雄市摄影学会。

1962年柯锡杰在高雄台湾新闻报画廊举办第一次摄影个展,引起艺评家顾献梁的惊艳,并于1963年,在顾献梁的引介下回台湾发展。到1967年,主要拍摄艺术家主题,以及做广告摄影。1967年前往纽约,曾担任William Silano的摄影助理,并曾经为Bazaar、Essence等国际知名杂志担任特约摄影。1979年,柯锡杰结束纽约的工作室,独自前往印度、南欧、北非自驾旅行拍摄,历时八个月,开创风格独特的“心象风景”,以精确的技术与美感,传达出文学“诗的意境”与美学“画的质感”,使用“转染法”的摄影作品,大幅提升了彩色摄影的艺术层次,引起专业摄影界极大的回响。此时期的系列作品在台湾展出时更造成一股旋风,也为台湾现代摄影界带来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

1985年,与樊洁兮结婚。1993年,自纽约返台长居,并与妻子樊洁兮创办洁兮杰舞团。1994年,在美国纽约汉默艺术画廊(Hammer Gallery)作摄影展。1996年,在纽约Lizan-Top Gallery参与彩色摄影大师影展。

柯锡杰跨界于纯粹艺术与商业摄影,作品广为国内外各大美术馆所典藏;其中又以法国著名的艺术出版社Cercle d’art,在2005年由摄影评论家Herve Le Goff担任撰述的柯锡杰摄影专集《KO SI-CHI》一书,印行法、英文版流通全球,可谓为台湾摄影艺术在国际发光。2000年及2008年,代表作“等待维纳斯”分别于佳士得与罗芙奥拍卖公司,以摄影项目最高价成交,缔造台湾摄影界的新记录。世界知名的纽约汉默画廊(Hammer Gallery)为了他而首次展出摄影作品。国内重要的艺术成就指标吴三连基金会也于2000年颁发艺术摄影类奖项给柯锡杰先生。2006年,法国著名岀版社 Cercle d'Art 曾以柯锡杰个人之艺术成就,特别出版摄影专辑《 KO SI-CHI 》一书,同年更获颁国家文艺奖。2013年以高雄高工首届校友身份获颁杰出校友。2019年12月柯锡杰影像馆于辅仁大学成立。其与舞蹈家妻子樊洁兮原居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后定居于新北市淡水区。

柯锡杰于2020年6月5日傍晚辞世,享耆寿90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他用照相机取代画笔,又超越了相机的机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质性,赋予他的影像以某种绘画的可能。他用相机作画;具有杰出画家的秉赋。”诗人痖弦说他的影像如诗:“肉体撤退,人的精神与心灵出来了”、“柯锡杰带着故乡旅行”。

《印象未曾见》,大块文化,2012年12月
《转动镜头的顽童-柯锡杰》,典藏艺术家庭出版,2008
《柯锡杰摄影五十年精选》,大块文化,2006年11月
《心的视界:柯锡杰的摄影美学》

《家乡人》,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指导赞助出版,2003
《柯锡杰的镜头与生命之旅》,台北:畅通文化出版,1999
《宇宙游子-现代摄影第一人》,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997
《给我一个家》,1994
《心景》,1990

外文:
《Ko Si-Chi : Edition bilingue français-anglais》,Cercle d'Art,2006
Tai-Chi for Beginners, Germany: Graff und Unzer Verlag, 1990
Essential Tai Ji, Berkely: Celestial Arts, 1989
Living Tao, Still Vision and Dancing Brushes, San Francisco: Celestial Arts, 1976
Embrace Tiger, Return to Mountain, Utah: Real PeoplePress, 1976

相关

  • 离开工厂《工人离开里昂的卢米埃尔工厂》(法语: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或译为员工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和退出工厂,是一个1895年法国短黑白无声的纪录片。拍摄者是卢米埃兄
  • 亮氨酸拉链亮氨酸拉链(英语:leucine zipper,亦称为亮氨酸剪刀)是蛋白质中一种常见的三维结构模体,常见于许多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因此涉及基因的表达调控。亮氨酸拉链在真核生物和原核
  • 吉姆·琼斯吉姆·琼斯(英语:Jim Jones,原名詹姆斯·沃伦·琼斯,英语:James Warren Jones,1931年5月13日-1978年11月18日)是美国人民圣殿教的创始人、领袖。1978年11月18日,在圭亚那琼斯镇以武力
  • 五大臣后金开国五大臣是后金政权的开国元勋及中流砥柱,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曾与五人结拜为兄弟。他们分别是额亦都、扈尔汉、何和理、费英东、安费扬古。由于跟随努尔哈赤白手起家、
  • 枫桦Betula costata Trautv. var. pubescens Liou硕桦(学名:Betula costata),又名枫桦、风桦(东北)、四层桦,为桦木科桦木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东北等地,生长于海
  • 高文园南越(1955-1975)高文园(越南语:Cao Văn Viên,1921年12月21日-2008年1月22日),是一位越南共和国军四星上将,曾任越南共和国国防部(越南语:Bộ Quốc phòng Việt Nam Cộng hòa)部
  • 印度裔西马 (马来西亚印度人(也称为马来西亚印度裔;马来语:Orang India Malaysia),是移居马来西亚的印度人的称呼。马来西亚印度裔大多是在英属马来亚时期从印度移居马来半岛,这可能是
  • 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制造(英文: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缩写:CAM)是工程师大量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计算机软件的产品组件制造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生成的组件三维模型用于生成驱
  • 仁川大学仁川大学(韩语:인천대학교)位于韩国港口城市仁川的延寿区松岛国际都市,成立于1979年。
  • 瓮棺文化计数系统瓮棺文化初期(约公元前1200年),铸有记号的青铜制镰刀在中欧地区出现,该批记号被认为是了瓮棺文化计数系统。德国的萨勒河附近,瓮棺文化的文物被发现,超过600把镰刀和其他文物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