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亮氨酸拉链
✍ dations ◷ 2025-08-08 11:03:13 #亮氨酸拉链
亮氨酸拉链(英语:leucine zipper,亦称为亮氨酸剪刀)是蛋白质中一种常见的三维结构模体,常见于许多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因此涉及基因的表达调控。亮氨酸拉链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蛋白中都有发现,但以真核生物居多。亮氨酸拉链是一种作为二聚体化结构域的超二级结构,且使相互平行的α-螺旋之间产生粘附力。一个亮氨酸拉链包含了多个亮氨酸残基,通常每七个氨基酸残基就出现一次,这形成了一条两性的α-螺旋,疏水区只在其中一侧。这个疏水区提供了二聚化的区域,使得基序可以像“拉链”一样拉起来。此外,疏水亮氨酸区域对于其结合到DNA是不可或缺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的主要特征是七肽重复的d位上大部分都是常见氨基酸氨基酸亮氨酸。通过对特定的一些转录因子的序列比对,发现这些转录因子形式都是每七个氨基酸出现一个亮氨酸,于是亮氨酸拉链首次鉴定出来。后来发现这些亮氨酸形成了卷曲螺旋的疏水核心。亮氨酸拉链的每一半都是由每七个位置一个亮氨酸的短α-螺旋组成。标准的每一转3.6个残基的α-螺旋结构在亮氨酸拉链中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形成了每一转3.5个残基的α-螺旋。与七肽重复一样,每条链每两转就有一个亮氨酸与另一条链上的亮氨酸发生接触。转录因子中的bZIP家族由两个区域组成,其中之一是通过氢键与DNA的小沟发生作用的碱性区域,另一区域是承担二聚化作用的疏水性的亮氨酸拉链。亮氨酸拉链调节蛋白包括c-fos与c-jun(AP1转录因子),还有myc家族的成员包括myc、max与mdx1,它们是正常发育的重要调控物。如果它们在一些部位发生过量表达或突变,则会产生癌症。这些蛋白质以二聚体(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的形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又被称为碱性拉链蛋白(bZips)。
相关
- J01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白细胞介素-2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2 (英语:Interleukin 2,IL-2)是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蛋白质,负责调节白细胞(白细胞,通常是淋
- 日文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日文是指为了用文字来记载日语文章等的系统方法。现代日文由几种文字构成:起源于中国形意文字的汉字;表音文字(音节文字)平假名(文法型式上也常用
- O2O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是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指线上营销及线上购买带动线下(非网络上的)经营和线下消费。O2O通过促销、打折、提供信息、服务预订等方式,把线下商店
- 柯迪莱夫斯基云柯迪萊夫斯基雲是可能存在于地月系统的L4和L5两个拉格朗日点,由大量尘埃聚集而成的云气。这片云气是波兰天文学家卡齊米日·柯迪萊夫斯基在1960年代最先提出的,但因为这片云气
- APG系统《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这种分类法主要依照植
- 舌形动物类舌形动物类(学名:Pentastomida),又称五口动物类,是动物界的一个分类。属于无脊椎动物,介乎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均为寄生性动物。其特征是体软、扁而长,无色,透明,无足。身长从数
-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或 COMT抑制剂(英语: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inhibitor或COMT inhibitor)是抑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药物。这个酶参与神经递质的降解。CO
- 等离子武器等离子武器,一种定向能量武器,以高温的等离子团作为杀伤手段。此武器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小说、游戏或动画中。其实这种武器是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利用激光技术实现把重氢加热
- 哥特萝莉式服装哥特萝莉塔(Gothic Lolita)源自欧洲的哥特次文化,经日本吸收后,成为一种与哥特次文化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主要指的是该种风格的艺术,包括穿着打扮、音乐、文学创作、绘画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