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棺文化计数系统

✍ dations ◷ 2025-11-23 04:13:23 #欧洲青铜时代,欧洲考古,记数系统

瓮棺文化初期(约公元前1200年),铸有记号的青铜制镰刀在中欧地区出现,该批记号被认为是了瓮棺文化计数系统。

德国的萨勒河附近,瓮棺文化的文物被发现,超过600把镰刀和其他文物出土。1946年,一堆为数逾250把来自公元前约1500至1250年的镰刀在附近的 Frankleben 出土。由于该批镰刀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因此被认为是为祭祀仪式而造的礼器。这批镰刀在仪式后都被埋掉,没有再于其他场合使用。

镰刀上有两组符号,简单的一组在连接手柄的位置上,另一组较复杂的在刀身上;较简单的一组被认为是用作记数。其他物件也发现相关符号,例如青铜时期尾声的文物上有“////\\\\\”,而介乎公元前1200至1000年的容器也划有“////\\\\\”及其他符号。该容器上的符号相信是由经验丰富的人在黏土上划上的复杂符号。

该记数系统属于五进制。“一”以由右上至左下的斜线代表,即“/”,而“五”位则以由左上至右下的斜线代表,即“\”。 1 = / 至 29 = ////\\\\\ 的数字被发现。

镰刀上的凸纹符号在青铜时期的文物中较为独特,相信是制作时用模铸成,而不是后期加工上去的。泥模上的刻纹或以手制作或以模版印上,有时一些错误的符号被改掉,透露了原来的设计样板。泥模上的刻纹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相似。

虽然现论上这套系统可以用作表达任何整数,但超过29的数字在该批镰刀未被发现。这被认为与阴历月份为29.5日有关。使用阴历的文化习惯上会将每月定为29或者30日,然后以不同方法修正所引起的差异。如果记历这个假设成立,则每日符号代表阴历月的其中一日。

另外,镰刀的形象与新月相似,这解释了镰刀在瓮棺文化的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此观之,在及容器发现的“////\\\\\”(相当于29)是阴历周期的象征。一般认为,那些符号记载了月亮和太阳的周期,并与农耕作业有关。

在镰刀上另一组较复杂的符号有何意义仍未有定论。然而,一般相信这些符号在各区域也有着相类似的规律。在五进制的系统下,其中一些符号可归纳为四个一组的符号:

未分类的符号:

数字22, 25, 33, 36, 43, 69 ,以及数字 24, 52, 53, 54, 56, 62, 63, 64, 66, 73, 74, 84 ,86 被发现在镰刀连接手柄的末端。而数字16, 26, 42,以及数字44, 52, 54, 55, 57, 58, 62, 64, 67, 68, 72, 74, 77, 78, 82, 84, 85, 87, 88 则出现在镰刀的转角处。数字52, 54, 62, 64, 74, 84 在两处地方也被发现。

这些符号也被视为与德国如尼字母有关,因为两者在地理位置和与农业及阴历有关系等方面有共通点。如尼字母中常掺杂其他符号。如尼字母被视为源自伊特鲁里亚字母无关,但 ᛃ j、ᛜ ng及ᚷ g与伊特鲁里亚字母没有关连。另一方面, ᛃ j、 ᛜ ng y ᚲ k 的字形较小,与其他如尼字母格格不入。如尼字母除了代表发音,也各有名字。由于字母可能来源自符号,其名字也承袭过来,所以如尼字母的名字提供了符号意义的线索。根据字母组合的出现频率,以下为部分假设:

但这个假设仍未被证实。

相关

  •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问题或苏台德区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于193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的原因是对苏台德区(又译苏德台区)主权的争执。至1918年为止以
  • span style=color:black;北莱茵-威斯特法伦/span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德语:Nordrhein-Westfalen),位于德国西部,总人口超过1800万,是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总面积34080平方公里,首府杜塞尔多夫。该州与比利时及荷兰接壤。莱茵-鲁尔
  • 腓力一世腓力一世(法语:Philippe Ier,1052年5月23日-1108年7月29日)卡佩王朝国王(1060年—1108年在位)。腓力一世为法兰克人的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罗维奇
  • 阿尔卑斯冰川山谷冰川是指在高山雪线以上的冰原当中。如果冰层开始往下面移动,且过雪线后继续下移,流动情形酷似山谷中的河川,因此称为山谷冰川,简称谷冰川。山谷冰川的范围是以雪线来当作
  • 狮潭乡狮潭乡(台湾客家语四县腔:siiˊ tamˇ hiongˊ),是台湾苗栗县的一个乡,位于苗栗县地理中心,地处苗栗县大湖地区,北接三湾乡,东边北、南段分别与南庄鄉、泰安乡相邻,南邻大湖乡,西临公
  • 石方禹石方禹(1925年-2009年1月31日),原名石美浩,福建福州人,生于印尼爪哇,中国电影事业家、评论家、剧作家、诗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原局长。
  • 范佛里特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1892年3月19日-1992年9月23日),旧时或译“符立德”,美国陆军上将,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朝鲜战争
  • 特赦或缓刑令特赦指以行政权免除罪犯全部或部分的服刑。宋代以前中国即存在特赦,有所谓“八议”之同罪异罚之说。学者认为特赦权的开始始于19世纪的英国君主,在司法独立以及国会扩权的时代
  • 马进忠马进忠(?-1659年),字葵宇,陕西延安人。明末民变军将领。崇祯初年为群盗,别号“混十万”。流窜于陕西转于豫、楚边境。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陕州战败;走信阳、光山。后降左良玉,属良玉部
  • 伯翰·加利昂伯翰·加利昂(阿拉伯语: برهان غليون),叙利亚裔法国政治学教授兼作家,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学,2011年8月29日担任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主席。他于2012年5月下旬由于受到批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