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暗时代

✍ dations ◷ 2025-11-18 14:28:29 #数字黑暗时代
数字黑暗时代(英语:Digital dark age)是指历史上保存的数字文档在未来可能难以读取,甚至无法读取的情况。原因是现存的数字文档和多媒体所采用的数据格式由于过于陈旧而被弃用,或者无法识别。数字黑暗时代这一命名来自“希腊黑暗时代”,后者指古希腊历史上一段缺乏书面记录的时期。该术语最早在1997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会议上被提出。 之后1998年举办的“时间和比特”会议上也讨论了这一问题。该问题所影响的范围不仅限于文本文档,还包括照片、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数字文档。数字黑暗时代的起因之一是硬件问题。保存数字文档的物理介质需要特定的硬件才能读取,但一种特定的硬件在数字文档创建后的几十年内就将不再使用。一个常见的例子是5.25英寸软盘,在现代的计算机上已经不再配备能读取这种软盘的软驱了。数字黑暗时代的另一个起因是过时的文件格式。由于缺乏必要的软件,很难从保存的文件中读取数字文档内容。特别是当使用了专有格式时问题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无法重新开发出用于读取文件的软件。一个著名的实际例子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早期的空间探测记录,这些记录遭受了数字黑暗时代问题的困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维京1号火星登陆的数据都存储在磁带上,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后来的分析表明,这些数据是采用一种未知的格式存储的,而当初的程序员都已经去世或离开了NASA。最终,历经数月时间的努力,通过对数据格式进行猜测以及检查数据记录仪的工作原理,这些数据中存储的图像被提取了出来。另一个例子是BBC末日审判项目(英语:BBC Domesday Project),为了纪念末日审判书发布900周年,BBC制作了一份现代版的末日审判书。然而原版的末日审判书在今天仍然能够阅读,但现代版末日审判书仅仅在15年后就遇到了麻烦,因为能够读取那种光盘的计算机和光驱都越来越罕见了。因此在2002年,CAMiLEON项目开发了名为DomesEm的模拟程序,能够在现代计算机上模拟末日审判项目,从而读取光盘上的信息。数据加密也是引起数字黑暗时代问题的一个因素。在数据加密方法中,数据解密过程被故意设计为尽可能混乱,以增加数据破解的难度。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加密数据尽管很少,但已有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即读取加密数据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份由机器生成的简短的潜艇战术信息,在60多年后的破解过程却动用了一个分布式计算项目。而且,由于出版商们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推动,现代的加密技术正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数字文档和多媒体中。加密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一些传统的文献复原方法变的无效,如果一份数字文档在将来被当做重要文献,那时将很难从仅剩的几份加密数据中恢复出文档。微软公司和美国国家档案馆于2007年启动了一项合作,以预防数字黑暗时代并“解开数百万不可读的计算机文件”。具体措施包括将文件从专有格式转存为公开的Open XML格式。互联网档案馆声明,预防数字黑暗时代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另一种预防措施是开放源代码,将读写某特定文件格式的源代码开放。2007年,英国国家档案馆的首席信息官表示,“我们欢迎开源软件,因为开源使我们的生活更简单。”

相关

  • ScD自然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Sc.D., D.Sc., S.D.、Dr.Sc)是一种学位及荣誉学位,一般是指在大学自然科学相关科系的研究所博士班毕业后可获得之学位,但亦有纯粹因自然科学上
  • 氢气氢气是氢元素标准状况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物质,化学式为H2,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又称分子氢。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于热气球中,但后来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氢气被逐渐替换为危险性较小的
  • 禽类鸟是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鲜艳各异
  • 样品样品或样本,可以指:
  • 古腾堡计划谷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缩写:PG),由志愿者参与,致力于将文化作品的数字化和归档,并鼓励创作和发行电子书。该工程肇始于1971年,是最早的数字图书馆。其中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公
  • 小龙虾小龙虾可以指:
  • 后设伦理学元伦理学(英语:meta-ethics)是一个伦理学分支,以伦理学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元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乔治·爱德华·摩尔于1903年发表的《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元伦理学的诞生。之
  • 和县人和县人(学名:Homo erectus hexianensis),旧称和县猿人,学名直立人和县亚种,是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华东地区的直立人的代表之一。1980~1981年间,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
  • 烟碱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配子生成配子生成是一个生物体内的机制,可以形成双倍体或单倍体的前期细胞使之进行细胞分裂以及分化,形成成熟的单倍体配子。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活史,配子发生会借由双倍体细胞进行减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