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笔

✍ dations ◷ 2025-11-05 15:39:37 #笔,漫画工具

鸭嘴笔、又称乌嘴笔,是一种用于制图或漫画的蘸水笔。鸭嘴笔的外形类似圆规附带的一侧笔头,其原理如同大多数蘸水笔,通过一定的缝隙保存墨水。其笔尖的宽度由一颗可调节螺丝固定,因此只要事先设定好宽度,鸭嘴笔就能画出固定宽度的线条。鸭嘴笔的缺点是上墨水非常麻烦。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大部分设计人员现已不用鸭嘴笔进行手动绘制,而改为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般来讲,鸭嘴笔用于在漫画中绘制框线,以及在工程图中描图、上墨等。鸭嘴笔适用于画机械的直线,结合圆规可画细圆圈。用时将偏稀的颜料刮入鸭嘴笔嘴中,调整到适当的粗细度,然后结合尺子或圆规来画直线或圆。

在工程图的绘制中,绘制底稿完成后,需要先用铅笔按照不同的线型将底稿描深,并检查有无错误、遗漏等。图样常常需要复制,所以有的图画完底稿后要上墨,有的需要用描图纸在铅笔图上照描一次。上墨与描图均用鸭嘴笔。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墨水掉在图纸上,衣服或工具不要碰未干的墨线,以免弄脏图纸。画错的线或墨污,需待墨水干后用刀片将其轻轻刮去。若需在原处重画时,可先在刮过的地方把纤维压平,然后用细线逐渐累积成需要的粗细,以避免跑墨。另外,要准备一块湿布(或者泡沫海绵)。当鸭嘴笔内的墨水不易流出时,可在湿布上划一下,即可继续画线。若两叶片间的墨水已干涸,可利用湿布把它擦干净后再用。

在苏联,鸭嘴笔曾广泛被妇女当作镊子使用,用作拔除眉毛的工具。

江泽民在视察国机二院时提及曾经使用鸭嘴笔时造成不便的经历,因此在膜蛤文化中,鸭嘴笔也成为了其内容之一,从而在互联网上被“膜蛤”的网友们(“蛤丝”)谈论。

相关

  • 路德维希·艾哈德路德维希·威廉·艾哈德(德语: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年2月4日-1977年5月5日),德国政治人物、经济学家、“社会市场经济之父”。他从1949年到1963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劳
  •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它是由IETF的多媒体传输工作小组1996年在RFC 1889中公布的。国际电信联盟ITU-T也发布了自己的RTP文
  • 研究所研究生院(英国英语:Postgraduate Schools、美国英语:Graduate Schools、日语:大学院),是本科之后的进阶教育研究机构,一般设于大学中,以“某大学某研究生院”的形式存在,也有独立设立
  • 甜醋甜醋是食醋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广东,色泽像镇江香醋,但味道带甜。甜醋以糯米酿制,并加入片糖、姜、陈皮、丁香作调味。广东妇女坐月时食用的猪脚姜醋(简称猪脚姜或姜醋) ,便是以甜醋
  • 周德华 (唐朝)周德华(?年-?年),周季崇与刘采春的女儿,善歌《杨柳枝词》。《杨柳枝曲》作者说法不一。有的记载为周德华采贺知章、滕迈、杨巨源、韩琮、刘禹锡等人之作为歌词,也有说是刘禹锡的作品
  • 菠菠粿菠菠粿(闽东语:bŏ̤-bŏ̤-guōi)是一种福州特有的糯米为主料的食物,也叫清明粿(chĭng-mìng-guōi),作为清明祭祖时的祭品。将菠菜榨出汁,混入糯米浆中。浆糯米浆压干,抓一点做皮,
  • 杨九畹杨九畹(1783年-1842年),字余田,号兰畬,浙江慈谿(今慈溪)人。清朝官员。杨九畹为明代状元杨守勤的族孙。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恩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监察御史
  • 丹津旺济尔丹津旺济尔(1788年-1808年),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贵族,第四任札萨克卓哩克图汗,渥巴锡之孙,策璘纳木札勒第三子。嘉庆十一年(1806年)丹津旺济尔的大哥霍绍齐去世,嘉庆帝诏命丹津旺济
  • 辛格浩辛格浩(朝鲜语:신격호 ,(1921年11月3日-2020年1月19日)),日本名重光武雄(日语:重光 武雄/しげみつ たけお ),是日本韩裔企业家,大韩民国与日本乐天集团(LOTTE Group)创始人兼名誉会长。重
  • 刺猬的优雅《刺猬的优雅》(法语:),是由法国小说家、哲学教授妙莉叶·芭贝里撰写的小说。该书讲述了一位看门人蕾妮·米歇尔(Renée Michel)的生活故事,寓意为在陌生的城市里,每个人都不自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