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汉斯细胞

✍ dations ◷ 2025-08-08 03:10:50 #朗格汉斯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又称兰氏细胞)是在皮肤和黏膜的树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其中含有称作伯贝克颗粒(英语:Birbeck granules)的胞器,在上皮中的任何一层都有朗格汉斯细胞,不过主要是在棘状层(英语:stratum spinosum)中,此类细胞也会出现在血管周围的乳状真皮中,也会在口腔黏膜(英语:oral mucosa)、包皮及阴道上皮中。朗格汉斯细胞也会出现在其他组织中,例如若有罹患兰格罕细胞组织球增生症(英语: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会在淋巴结中发现朗格汉斯细胞。皮肤感染时,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会吞噬微生物抗原,并且进行处理,会形成抗原呈递细胞。一般而言,组织中的树突细胞对于捕捉、吞噬、处理抗原上有高度活性。若树突细胞抵达次级淋巴组织时,可以和新手T细胞(英语:naive T-cell)进行交互作用,但会失去上述有关抗原的活性。朗格汉斯细胞是在母体怀孕前三个月由卵黄囊中的原始胚胎-骨髓前驱细胞分化而来,一般情况下,各部位的朗格汉斯细胞会持续存在,若有不足,会让该部位的朗格汉斯细胞自行分裂来补充其数量。当皮肤严重发炎(例如感染),血液中的单核球会聚集到发炎位置并分化成朗格汉斯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的型态和功能类似巨噬细胞。兰格汉蛋白(英语:Langerin)(Langerin)是由朗格汉斯细胞和其他树突细胞所分泌的蛋白质。罕见病兰格汉细胞组织球增生症(英语: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会使体内产生许多类似朗格汉斯细胞的细胞。不过LCH细胞对于CD14(英语:CD14)有呈色反应,而CD14是单核球的标志。这些LCH细胞有着不同的前驱细胞来源,因而造成疾病。LCH会导致皮肤、骨骼和其他器官损伤。朗格汉斯细胞可能会成为HIV感染的最初细胞标的,而且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标的、载体或是媒介。在包皮、阴道、或是口腔黏膜中都可观察到朗格汉斯细胞。不过口腔黏膜的朗格汉斯细胞浓度比包皮或阴道都要少。因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能不是透过口交传播。自然-医学杂志在2007年3月刊出了《兰格汉蛋白(英语:Langerin)是朗格汉斯细胞阻止HIV病毒传播的天然屏障》。此篇文章的作者之一Teunis Geijtenbeek说道:“兰格汉蛋白可以捕捉周遭环境的病毒,因而阻止病毒传播。而因为人体的皮膜附近几乎都有朗格汉斯细胞,因此人类可能与生俱来便有抗病毒的机转,进而摧毁病毒。”高风险的人类乳突病毒(HPV)借由性行为传播,并和子宫颈、阴道、头颈部癌症有高度因果关系,全球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超过一半的子宫颈癌均和HPV16有关,HPV16是高风险的病毒基因型。在病毒的生活史中,HPV16感染表皮细胞的基底层,并和表皮下方的朗格汉斯细胞作用,朗格汉斯细胞的机制是用来防范侵入皮肤的病原体。不过在实验室中,HPV似乎无法有效活化朗格汉斯细胞,这或许意味着在身体中,HPV也可以躲避免疫系统的辨识与攻击。HPV透过annexin A2(英语:annexin A2)/S100A10(英语:S100A10)异质四聚体进入朗格汉斯细胞,并且启动免疫抑制讯号,使朗格汉斯细胞无法有效作用。这些针对朗格汉斯细胞进行免疫逃避的机制似乎也出现在其他基因型的人类乳突细胞中。这些机制使得病毒无法造成发炎反应,也因此不会被免疫系统发现,也不会被消灭。不过T细胞面对这些无法受HPV活化的朗格汉斯细胞并非不反应,而是在之后适当的时机点启动对HPV的攻击。实验显示,当HPV在子宫颈感染朗格汉斯细胞时,这些细胞会呈现圆球状,而非常见的树突状,并且会分泌抑制性的细胞激素,像是IL-10等等。研究作者更强调,分泌IL-10免疫抑制性朗格汉斯细胞的数量以及IL-10的分泌量均和组织中的疾病严重度、HPV数量呈正相关。这提供了HPV若感染了朗格汉斯细胞,便会压抑免疫反应的另一个证据。朗格汉斯细胞得名自发现者保罗·兰格尔翰斯,他是德国医生及解剖学家,在21岁,还在就读医学院时发现这种细胞。因为这种细胞的形状有树突构造,所以兰格尔翰斯误以为这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相关

  • 门(英文:Phylum),动物界的门(植物界的门(英语:Division (biology))为Division)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界和纲之间,有时在门下也分亚门。目前动物界拥有35个门,植物界则拥有16个门。真
  • 计算生物学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的定义,它是指开发和应用数据分析及理论的方法、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生物学、行为
  • 多重器官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 organ failure)或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英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统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
  • 致敏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固氮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心跳过速心跳过速(tachycardia、tachyarrhythmia),也称心动过速、心跳过快。是指心跳速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每分钟一百次以上的现象。剧烈的体育运动、紧张、焦虑或服用某些药物等可能
  • 费尔蒂综合征费尔蒂综合征(英语:Felty's syndrome,缩写作 F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别的三联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脏肿大(英语:splenomegaly)和血液的嗜中性白血球太少。它好发于
  • 性偏离性偏离(英语:paraphilia),或称性变态(英语:sexual perversion)、性偏见(英语:sexual deviation)、性心理失控(英语:psychosexual disorder)和性反常等,是对非典型对象、恋物、情境、幻想、
  • 苯二氮平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啮齿目松鼠形亚目 Sciuromorpha 河狸亚目 Castorimorpha 鼠形亚目 Myomorpha 鳞尾松鼠亚目 Anomaluromorpha 豪猪亚目 Hystricomorpha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