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

✍ dations ◷ 2025-02-23 06:50:38 #固氮
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gen fixation)是在自然状态下(非人工),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自然固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微生物自生或与植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自生固氮的细菌有固氮菌、巴氏梭菌、克氏杆菌、光合细菌等。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有根瘤菌。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有放线菌。蓝绿藻如念珠藻、项圈藻等能自身固氮,也能与其他植物如满地红共生固氮。此外茜草科、紫金牛科和薯蓣科中某些植物叶片上有固氮微生物共生的叶瘤。固氮对于植物和土壤的氮肥供应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即菌体通过固氮酶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注入到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谓之生物固氮。或大气中游离态的氮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谓之气电固氮。人工固氮一般指通过化学方法,使氮气单质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是哈伯法,也就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铁)作用下发生化合生成氨,然后再经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其他有价值的化合物,如硝酸、氮肥、含氮炸药等等。人工固氮的另一种则是仿生固氮。目前仿生固氮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主要以双氮配合物为基础,用钼和钌等过渡金属的双氮配合物弱化氮氮间的三键,从而达到固氮的目的。第一个双氮配合物于1965年制得(2+)。此类配合物中的双氮配体可以只和一个金属中心相连,也可以作两个(或多个)金属的桥连配体。2003年报道了首个在常温常压下将氮气还原为氨的例子(见下图),然而催化效果不理想,催化剂容易失去活性:

相关

  •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Vancomycin,INN)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骨关节感染以及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
  • QICD-10 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ICD规定的各类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 循环系统
  • 真核域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戴维·巴尔的摩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他还
  • BB细胞(B淋巴球)有时称之为“朝囊定位细胞”(bursa oriented cells),这是因为它们首次在鸡的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被提及的关系。在肠道的派亚氏腺体(Peyer's glands)中的淋巴组
  • 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英语:Protease inhibitor)是带有环状结构的肽化合物,可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蛋白酶活性,此外,蛋白酶抑制剂还可以降低白介素-1β转换酶的表达,从而使病毒颗粒无法成熟,
  • 初级预防初级预防 亦称一级预防 (预防医学)乃明显不同于次级或第三级预防的概念。主要意涵有三方面,提升个人高层次的潜能、幸福感或协助相关环境改变的促进性活动或方案,维持或转变个人
  • 麻醉剂麻醉药(英语:anesthetic、或anaesthetic)是一种麻醉学所用的麻醉药品,可暂时、可逆性的使人丧失知觉。麻醉药分为两大类:全身麻醉药导致可逆的意识丧失;局部麻醉药导致身体的有限
  • 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hyperaldosteronism),是一种由于肾上腺产生的醛固酮过多导致的疾病。醛固酮过多可进一步造成血液中钾水平降低(低钾血症)和氢离子排泄增多(碱中毒(英语:alkalosis))。醛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