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啮齿目
✍ dations ◷ 2025-09-11 15:30:43 #啮齿目
松鼠形亚目 Sciuromorpha
河狸亚目 Castorimorpha
鼠形亚目 Myomorpha
鳞尾松鼠亚目 Anomaluromorpha
豪猪亚目 Hystricomorpha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哺乳动物中百分之四十的物种都属于啮齿目,而且在除了南极洲的其他所有大陆上都可以找到其大量的踪迹。一般常见的啮齿目动物有老鼠、松鼠、花栗鼠、囊鼠、豪猪、河狸、仓鼠、沙鼠、豚鼠、八齿鼠、毛丝鼠、草原犬鼠和美洲旱獭。啮齿目有尖锐的门牙,可以用来啃咬树干、咬碎食物和咬击掠食者。大多数的啮齿目动物以种子或植物为食,但也有少数以昆虫或甚至鱼类为食。一些物种在历史上被视为害兽,会偷吃人类的储粮和传播疾病。以物种种类(但不一定在数量上)来看,啮齿目组成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目。啮齿目有约2277个物种,占了哺乳动物物种数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优势可能是基于其较小的身体、较短的生育周期和能够啃咬及食用多样的食物。啮食目在除了南极洲的其他所有大陆和大多数的岛屿中都可以找到其大量的踪迹,且栖息在除了大海的其他所有地方。啮食目是真兽下纲(除了蝙蝠和鳍足类)中唯一不经由人类引入而到达澳洲的动物。啮齿目动物在其上下颚各有一对门牙,这对门牙会不断地生长,且必须靠咬啮来将其持续磨短;而这也是“啮齿目”这一名称的由来。啮齿目的英文学名Rodent就是来自拉丁文rodere(啃)。这些牙齿可用来切断树干、咬开果实外皮或做为防卫用途。啮齿目动物的牙齿外面有珐琅质,里面有外露的象牙质,所以可以在咬啮之间自行磨尖。啮齿目动物没有犬牙,在门牙和前臼齿中间留有缝隙。几乎所有的啮齿目动物都以植物为食,尤其是以种子为食,但也有少数例外,会吃昆虫或鱼类。一些松鼠甚至会吃如主红雀科和蓝松鸦等雀形目的鸟类。许多的啮齿目动物都很小:南非小家鼠的成鼠只会长至6公分长及7公克重,西南亚侏儒跳鼠也有相似或稍小的尺寸。但另一方面,亦有少许啮齿目动物如水豚可重达80公斤,而已知最大的啮齿目动物,已灭绝的莫尼西鼠(Josephoartigasia monesi)则估计重约1000公斤,且可能重达1534公斤或2586公斤。啮齿目在许多生态系统之中都很重要,因为它们繁延迅速,且可做为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传播的途径和疾病的传染媒介。人类把啮齿目动物用来做为毛皮的来源、宠物、动物实验的模式生物和食物,甚至还会用来测试地雷。非啮齿目的其他目,如翼手目(蝙蝠)、树鼩目(树鼩)、食虫目(鼹鼠、鼩鼱和刺猬)、兔形目(野兔、兔和鼠兔)和食肉目中的鼬科(鼬鼠和水貂)有时会和啮齿目相混淆。类似啮齿目的哺乳动物的化石纪录开始于恐龙灭绝的六千五百万年前之后不久之时,即古新世时。不过,有些分子钟的资料猜测现今的啮齿目早在白垩纪晚期就已出现,但也有其他分子差异的研究和化石纪录相符。到了始新世结束时,河狸的近亲、睡鼠、松鼠和其他类群开始出现于化石纪录之中。一开始是在劳亚大陆(以前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还连接时的大陆),然后一些物种移居到非洲,形成了最早期的豪猪下目的物种。然而,在科学界里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由线粒体DNA可推测豪猪下目可能是属于不同的演化分支,因此应和啮齿目属于不同的目。从非洲,豪猪下目渡海至南美洲(在渐新世和中新世时独立的一块大陆)。到了中新世,非洲撞上了亚洲,使得啮齿目动物如豪猪可以散播到欧亚大陆上。在上新世时,啮齿目的化石出现在澳洲上头。虽然有袋类是澳洲上主要的哺乳动物,啮齿目动物亦在大陆上占了哺乳动物百分之二十五的数量。同时,南北美洲相连了起来,一些啮齿目动物也散布到新的土地上头;老鼠往南走去,豪猪则往北走去。
相关
- 扁桃腺炎扁桃体炎(Tonsillitis),或称扁桃腺炎,通常会快速发病。扁桃体炎属于咽炎的一种。其症状包括咽喉痛、发烧、扁桃腺肿大、吞咽困难、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并发症
- 霉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霉浆菌性肺炎)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支原体细菌,也有机会导致冷凝集素症(英语:cold agglutinin disease)。这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又称作霉浆
- 齿颚矫正学齿颚矫正学(Orthodontics)是牙医学的一门专科,是研究牙齿咬合不正,又称错咬(Malocclusion)的治疗方法与学问。牙齿咬合不正其原因可能因为牙齿天生不规则生长或是后天错误咬合与上
-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菸草镶嵌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
- 阿糖胞苷阿糖胞苷(英语:Cytarabine或Cytosine arabinoside)是一种化学疗法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英语:Hematological malignancy),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阿糖胞苷
- 人类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动脉动脉(希腊语:αρτηρία)是指在生物体内、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包括心脏本身)的多条血管。除了肺循环的动脉以及脐动脉,动脉运送的是含氧量高的血液(因此也有称之为“动
- 心脏心脏(英语:heart),常简称心,是一种在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的肌造器官,它的功用是推动循环系统中血管的血液。血液提供身体氧气以及养分,同时也协助身体移除代谢废弃物(英语:metabolic w
- 乡药集成方《乡药集成方》是朝鲜医家卢重礼、俞孝通、朴允德等奉世宗之命,于1431-1443年间编撰的一部医书。该书以1399年朝鲜医家李希善所编撰的《乡药济生集成方》为蓝本,借鉴267部中国
- 1918年流感大流行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