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平类药物

✍ dations ◷ 2025-02-23 10:26:24 #苯二氮平类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5年偶然发现,后来由罗氏制药生产销售,罗氏制药于1963年开始上市销售地西泮(安定)。 在1977年,苯二氮䓬类药物已是全球最高处方量的药物。苯二氮䓬类在临床上常作为镇静催眠药使用,也用作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苯二氮䓬类,又称苯二氮䓬类药物,是一类中枢神经抑制剂,以其核心化学结构命名,苯代表苯环,䓬代表䓬环,二氮代表嵌套在䓬环上的两个氮原子。因“䓬”字为化学专用的罕见字,且读音与汉字“卓”相同,所以误用“卓”字来替代“䓬”字的情况很普遍,也有音译为“苯二氮平”的情况。此类药物作用于体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一种受体"GABAA受体复合物"(复合物包含GABA受体,苯二氮平类药物受体和一个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而药物与受体的这种作用诱导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加强开放,这样会增加氯离子流入胞内的数量,产生超极化而抑制突触后电位,减少中枢某些重要神经元放电,引起中枢抑制。由苯二氮平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可知,这类药物的效应是和脑内GABA水平密切相关的,如果脑内GABA水平较高,则此类药物的效应会更加明显。催眠剂量的此类药物可引起眩晕、困倦、乏力、精细运动不协调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会造成共济失调、运动能力障碍、皮疹、白血球减少及暂时性记忆缺失,久服会引起耐受和依赖。依赖此类药物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苯二氮平类药物是1960年用于临床的氯氮䓬,此后人们通过消除与生理活性无关的基团,和对分子结构中活性较高的部分进行拼环等改造,开发出了副作用更小,在体内更稳定的苯二氮平类新药,其中的地西泮又名安定,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

相关

  • RR00-R09 涉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10-R19 涉及消化系统和腹部的症状和体征R20-R23 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症状和体征R25-R29 涉及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30-
  • 字位字位(字形、字素,英语:grapheme)这个术语,是由语音学里的“音位”(音素)类推到文字学的。在拼音文字系统当中,“字位”是最小且数量最少的区别性单位。“字位”是一个抽象单位。例如
  • 雪橇雪橇(sled、sledge或sleigh)是一种陆上的交通工具,其下侧有光滑的表面,或者雪橇下方有可分离的支架,支架下方有二个或多个光滑的纵向窄滑行板,可以在地表滑行。大部分的雪橇是用在
  • 肝糖糖原(英语:glycogen,又称肝糖、动物淀粉)是人类等动物和真菌储存糖类的主要形式;是多糖的一种,由葡萄糖失水(脱水)缩合作用而成。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动物和真菌的能量储存物质。
  • 头孢丙烯头孢丙烯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可以被用来治疗支气管炎或者其他细菌感染。头孢丙烯可以采用片剂或是混悬剂形式。
  •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矢量,主要应用于经典物理当中,一般用字母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 蚂蚁参见亚科列表(英语:List of ant subfamilies)蚂蚁,古代又称马蚁或馬螘,蚂蚁是一种真社会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 (Hymenoptera) 蚁科(Formicidae),膜翅目的其他昆虫有胡蜂、黄蜂等。最
  • 隐藻门隐藻门是一大类的藻类,大都具有色素体,淡水中常见。细胞大小约为10-50微米,形状扁平,有两个稍微不等长的鞭毛。一个著名特征是有红藻寄生于其细胞中,形成一种内共生关系,并把藻胆
  • 伞型束梗孢菌纲伞型束梗孢菌目(Agaricostilbales) Spiculostilbales伞型束梗孢菌纲(学名:Agaricostilb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共包含2个目、3个科、10个属、47个种。.
  • 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是一种综合征、由肾脏荷尔蒙反应将动脉供应肾脏(Renal artery)变窄(肾动脉狭窄)所引起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