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

✍ dations ◷ 2025-09-18 08:14:30 #胶体化学,表面化学

双电层(double layer,缩写DL)模型是胶体化学中有关胶体结构的一个模型。该物体可能是固体颗粒,气泡,液滴或一个多孔物体。

一般认为亥姆霍兹(1879)是最早提出双电层结构模型的。他用简单的平行板电容器来模拟胶粒的外层结构,电容的两板平行且电性相反,一板位于质点表面上,另一板则在液体中。该模型过于简单,无法对电动现象做出解释。

Gouy 和 Chapman 于1910-1913年间对亥姆霍兹模型进行修正,他们认为溶液中的反离子并非平行地被束缚在与质点表面相邻的液相中,而是扩散分布在质点周围的空间内,其浓度随与质点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电泳时发生固-液滑动处的电位与溶液内部的电位之差称 Zeta 电位,它是表面电位的一部分。Gouy-Chapman 模型可以解释电动现象与电解质对 Zeta 电位的影响,但无法解释 Zeta 电位的变号。

Stern (1924) 进一步对 Gouy-Chapman 模型进行修正,他将上述模型中的扩散双电层分为两层,一层是紧靠质点表面的紧密层(Stern层),该层中电势变化情况与 亥姆霍兹 模型中类似;另一层则类似 Gouy-Chapman 模型中的扩散层,该层包含了电泳时固-液相的滑动面。1947年 Grahame 对 Stern 模型再作修正,将 Stern 模型中的紧密层与扩散层中滑动面以内的部分结合为内层,将滑动面以外视为扩散层,强调质点表面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

基于双电层模型的计算主要在于对扩散双电层厚度、电位-距离关系及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位关系的研究,一般是以 Gouy-Chapman 模型作为基础。有关电位的最基本方程是Poisson-Boltzmann 方程。电位不高时可对Poisson-Boltzmann 方程中的指数项作近似,得到 Debye-Hückel 方程,并引出 Debye-Huckel 参数 κ 的概念。1/κ 具有长度的量纲,被视为扩散双电层的厚度。

相关

  • 鹦鹉热鹦鹉热(英语:Psittacosis)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由鹦鹉热衣原体(又称鹦鹉热披衣菌)引起,人类主要透过鹦鹉(如金刚鹦鹉、鸡尾鹦鹉、虎皮鹦鹉)或其他家禽(如火鸡、鸭、鸽)感染,但极少透过
  • 高甲硫胺酸血症高甲硫胺酸血症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血液中的甲硫胺酸堆积,但大部分患者的MAT酵素还有少许功能。少部分的患者被发现有低肌肉张力、心智迟缓及神经脱髓鞘。此遗传病的遗传率
  • RRAM可变电阻式存储器(英语: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为RRAM 或ReRAM),是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另一种新型的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一起属于新世代的存储器。类似的技
  • 碘化卤化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的过程,最常用的是向烃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形成“卤烃”,由于卤烃相当活泼,很容易被其他原子或“基”置换,因此常用于有
  • 德布罗意-玻姆理论一般认为,德布罗意-玻姆理论是一种量子力学诠释。亦称因果性诠释(Causal Interpretation)、存在性诠释(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玻姆诠释、玻姆力学(Bohmian Mechanics),有时
  • 氢化铟Trihydridoindium (additive)三氢化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 (InH3)n。三氢化铟并不溶于所有溶剂。此外, 它在标准情况下不稳定。三氢化铟是一种硼族元素的氢化物。
  • 南港阙家古厝南港阙家古厝又名德成居,是台北市南港望族阙家的古厝,位于南港区研究院路一段120号,为砖造的三合院式建筑。根据“姓氏考略”一书考证,阙氏的来自春秋时期山东曲阜的“阙里”,阙
  • Mini迷你是英语Mini的音译词。Mini为拉丁语前缀,意为“小型的”“袖珍的”。
  • 董恺悌董恺悌(英语:Kaity Tong;1947年7月23日-),著名美籍华人新闻工作者、社会活动家。董恺悌生于中华民国青岛市,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鄞县(今属宁波市鄞州区)。董萍的侄女,其长兄为1935年生。
  • 苏格兰折耳猫苏格兰折耳猫(Scottish Fold)是一种耳朵有基因突变的猫。这种猫在软骨部分有一个折,使耳朵向前屈折,并指向头的前方。由于这猫种最初在苏格兰发现,所以以它的发现地和身体特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