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苯二氯胂
✍ dations ◷ 2025-05-15 22:10:49 #苯二氯胂(PD)
二氯苯基胂,简称PD,是一种有机、含砷的糜烂性和呕吐性毒剂,最初是由德国和法国在一战中发明的,在当时作为化学武器使用。1917至1918年间,德国和法国制备二氯苯基胂。二战期间,德国仍持续制备此种化学武器。二氯苯基胂(P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与水接触可以生成盐酸。与水的这一反应很慢,二氯苯基胂会下沉至水底,反应没有危险。这一水解反应的另一产物是苯砷酸,会对粘膜和皮肤产生很强的刺激。如果不纯净,二氯苯基胂可能带有一点棕色,当然在纯净的状态下,应为无色的并且有油状质地。此外,不纯净的二氯苯基胂溶液还会散发辣根和类似大蒜的臭味,可检测浓度为 0.1 ppm。。二氯苯基胂(PD)是糜烂性毒剂中四种含砷有机物中的一种,其他三种分别是二氯甲基胂、二氯乙基胂和路易氏剂,二氯苯基胂即是路易氏剂的结构类似物(英语:Structural analog)。在凝固点-20 °C,二氯苯基胂转变为显微晶质(英语:microcrystalline)固体。在分子结构上,苯环和砷原子由一个碳-类金属键连接,两个氯原子则由共价键与砷原子相连。二氯苯基胂(PD)可由苯和三氯化砷经由无水氯化铝催化反应制得。二氯苯基胂是一种现已过时的化学武器,在类别上,它属于糜烂性毒剂或呕吐性、失能性毒剂。在二张战场上,有军队使用二氯苯基胂,却发现它的效果不如其他呕吐性毒剂。此外,二氯苯基胂作为一种含砷的糜烂性毒剂,可以与芥子气混合,作为化学武器使用。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二氯苯基胂可以存留2至7天。在通风的条件下,它也可作为呕吐性毒剂产生一定效果。然而,由于二氯苯基胂可以在阴凉空气中持续生效,最初的发明者旨在将其用于潮湿环境中。因此,在地下室、洞穴和壕沟,它就变得更加危险,因为这些地带往往极度潮湿。此外,在诸如银行等安全要求极高的设施中,安保人员也用它作为对抗犯罪分子的武器。二氯苯基胂(PD)损害眼睛、肺、喉咙和鼻粘膜。它直接作用于眼部,并在大剂量的情况下导致失明。它也导致恶心、呕吐,即使剂量在5-50毫克的吸入也会诱发剧烈呕吐。由于体内钙被砷替换,长期暴露在二氯苯基胂下可以导致系统性损害,包括严重的骨髓损伤。然而总的来说,二氯苯基胂(PD)在野外很容易发现,且净化措施生效较快,它的效力不如其他糜烂性毒剂。此外,它导致的糜烂效果并不立刻显现,少则延迟30分钟,多则32小时,这要取决于吸入的浓度。二氯苯基胂的毒理尚不完全清楚,但1986年美国陆军资助的一项报告的确在这一领域有所进展。报告显示,二氯苯基胂可以穿透红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反应。报告同时指出,血红蛋白不是把PD与红细胞结合在一起的物质,更有可能是谷胱甘肽。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学名:Echinodermata)是动物界的一门。这个门从寒武纪出现,总共有2万左右的种类,现生种约7000种。除现生5纲外,另有15纲之多,皆为海生动物,无陆生和淡水种类。常见的海胆
-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英语:Mutualism)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一种互相依赖、双方获利的共生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长期的,包括物质接触或者生化联系。共生双方分开之后,一方或者双方将无
-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是古代马其顿王国阿吉德王朝的陆上武装力量,在马其顿腓力二世军事改革后首次在历史中展现出这股显赫的军事实力,并由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发扬光大,它被认
- vasculitic血管炎(英语:Vasculitis,复数形为vasculitides),一种因身体机能失调,出现发炎而造成血管破坏的症状,包括动脉跟静脉都会被影响。当发生在静脉时,被称为静脉炎(Phlebitis),发生于动脉时,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在第3版原名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大陆最通用的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
- 信息素信息素(pheromone),也称做外激素,一种化学传讯素(英语:semiochemical)(讯息化合物,semiochemical) ,指的是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物种的其他个体通过嗅觉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觉,使
- spsup3/sup杂化sp3杂化(英语:sp3 hybridization)是指一个原子同一电子层内由一个ns轨道和三个np轨道发生杂化的过程。原子发生sp3杂化后,上述ns轨道和np轨道便会转化成为四个等价的原子轨道,称
- 1770年孟加拉饥荒1770年孟加拉饥荒(孟加拉语: ৭৬-এর মন্বন্তর, Chhiattōrer monnōntór; 或简写为The Famine of '76)是1769年到1773年(在孟加拉历为1176到1180年)之间所发生的一场
- 岸田文雄岸田文雄(1957年7月29日-),日本政治人物,自由民主党党员。出身于广岛县广岛市。1993年至今连续当选8届众议院议员。岸田文雄于2012-2017年担任外务大臣,是二战后任期第二长的外相,
- 乔治·比德尔乔治·韦尔斯·比德尔(英语:George Wells Beadle,1903年10月22日-1989年6月9日),美国遗传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第7任校长。 他与爱德华·劳里·塔特姆发现基因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