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相异构

✍ dations ◷ 2025-08-10 20:52:16 #立体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异构

构象异构(英语:Conformational isomerism,又译结构异构或构形异构,指由于原子环绕于化学键四周,而导致结构式相同,却具有化学构象或构象异构体之差异的分子现象。

有三种效应,会使某些构象异构物较为稳定:

不同的构象异构物,会因为键结位置的旋转而互相变换,且不会破坏化学键。以丁烷为例,其纽曼式投影(右图)可显示出主干(C-C键)周围各键结上之分子(C2及C3)之间的夹角变化。旋转异构物指构象异构物的各形式,旋转能障(rotation barrier)则为相互变换所需的活化能。

各种构象异构物存在的比例,是依照波兹曼分布决定:

上式中,i与j为最高能量及最低能量;g为特定能量可产生的构象异构物数量;N为特定构象异构物的所占分子数量。

有两种重要的构象同分异构物型态:

其他构象同分异构物的例子还有分子的折叠(folding)现象,会使某些形状较稳定,并具有某些功能。此外还有旋转对映异构物(atropisomer)等。

碳碳单键的旋转并不是自由的,受周围原子大小的影响。产生了有能量高低区分的不同的空间取向方式,称为构象异构体(rotamer)。能量最小的构象就是分子容易保持的构象。

乙烷的两个构象如下图所示。立体效应的解释是:左边的重叠式因为氢原子相互离得近,所以原子间相互排斥导致能量比较高;右边的交叉式则相反,所以能量最低,是最稳定的构象。

Yinwangofen.gif

两个构象异构体相差3.0 kcal/mol的能量。

环己烷的构象分析实际上是乙烷构象分析在复杂分子体系延伸和推广的结果。Barton提出了著名的环己烷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的思想。

环己烷有两种基本构象, 一个是比较稳定的椅式构象, 一个是较不稳定的船式。由下图的纽曼投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船式构象的拥挤,不难理解为什么椅式构象是最稳定的构象。

Huanjiwangox.gif

与乙烷不同,环己烷是环状分子。环的存在限制了构象的自由旋转,于是椅式构象环上的氢原子很明显地分成了两组。一组是与环平面垂直的竖直键(上图红色氢原子),即a键(axial), 一组是与环平面平行的平伏键(上图蓝色色氢原子),即e键(equitorial)。这在从纽曼投影式上很容易看出来。由于竖直键上的氢原子离较大的亚甲基,即CH2较近,它们受到的空间拥挤比平伏键氢原子要大,所以它们所含的能量也较高。


相关

  • 氨苯砜达普颂(英语:Dapsone)又称氨苯砜、二胺苯砜或DDS(diaminodiphenyl sulfone),是一种抗生素,常与利福平和氯苯吩嗪(英语:Clofazimine)一起使用并用于治疗痳疯病 。达普颂是治疗肺囊虫肺
  • 休伦冰河时期休伦冰河时期(或称Makganyene冰河期)出现于24亿年前到21亿年前,位于古元古代的成铁纪与层侵纪之间,期间伴随有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的发生。大氧化事件使空气
  • 血淋巴血淋巴(Hemolymph)是无脊椎动物血腔内流动的血样液体,无色,兼具血液和淋巴样组织液的特性,内含白血球,间质液和血浆,可占动物体重的30-40%。主要起营养物质运输,温度调节和创伤愈合
  • 水力磨坊水车,是利用水流产生机械能(位能与动能)的一种原动机。在蒸汽机、电动机发明以前,人类常用它来取水、脱谷、制粉、纺织。水车轮一般以木材制成,也可用金属成型。一个用于发电的水
  • 脑下垂体前叶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Singer, Rolf罗尔夫·辛格(德语:Rolf Singer,1906年6月23日-1994年1月18日),德国出生的真菌学家,20世纪研究真菌学伞菌方面的重要学者之一。1931年于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慕尼黑工作。
  • 甘肃鸟甘肃鸟属(属名:Gansus)是原始的真鸟类,生存于白垩纪前期的阿普第阶(距今约1亿2000万年前),已知的有效物种包含玉门甘肃鸟(Gansus yumenensis)与甄氏甘肃鸟(Gansus zheni),其化石分别于中
  • 新加坡战役新加坡战役(英语:Battle of Singapo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区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大日本帝国陆军在1942年2月8日至15日间攻击大英帝国所属的海峡殖民地政府,最终成功占领整个
  • 片儿川片儿川是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鲜美可口。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其特色在于雪菜和笋片的鲜美。2015年5月在《舌尖上的
  • 张伯声张伯声(1903年6月20日-1994年4月4日),河南荥阳人,中国构造地质学家。曾就读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