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速率方程
✍ dations ◷ 2025-04-02 13:29:37 #速率方程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是利用反应物浓度或分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
m
A
+
n
B
→
C
{displaystyle mA+nBrightarrow C}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与复杂反应速率方程相比较)的一般形式写作:在这个方程中,
[
X
]
{displaystyle }
表示一种给定的反应物
X
{displaystyle X}
的活度,单位通常为摩尔每升(mol/L),但在实际计算中有时也用浓度代替(若该反应物为气体,表示分压,单位为帕斯卡 (Pa)。
k
{displaystyle k}
表示这一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离子活度、光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活化能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出来,也可通过实验测定。指数
x
{displaystyle x}
、
y
{displaystyle y}
为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历程。在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等于化学计量数。但在非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数不一定相等。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可能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包括含多项式的分母。上述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是速率方程的微分形式,它可以从反应机理导出,而且能明显表示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将它积分便得到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即反应物/产物浓度
[
X
]
{displaystyle }
与时间
t
{displaystyle t}
的函数关系式。(不适用于一级反应)(不适用于一级反应)(不适用于一级反应)表中,
M
{displaystyle M}
代表摩尔浓度(mol/L),
t
{displaystyle t}
代表时间,
k
{displaystyle k}
代表反应的速率常数。所说的“二级反应”和“
n
{displaystyle n}
级反应”指的是纯级数反应,也就是反应速率只与一个反应物的二次方或
n
{displaystyle n}
成正比。可逆反应(又称平衡反应、对行反应、对峙反应)指的是反应物与产物形成化学平衡的反应,其中正向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而且反应速率相等。它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来表示:k
1
{displaystyle k_{1}}
与
k
−
1
{displaystyle k_{-1}}
又恰好能与反应的平衡常数
K
{displaystyle K}
通过下列关系联系起来:下面讨论一个简单的单分子可逆一级反应:进行分离变数积分,可以得到:或者,将
x
{displaystyle x}
定义为反应后某一时刻已经转化为
B
{displaystyle B}
的
A
{displaystyle A}
的浓度,则:为了求得反应的半衰期,令
[
A
]
t
=
1
2
[
A
]
0
{displaystyle _{t}={frac {1}{2}}_{0}}
,将其代入上面(1)式或(2)式,可以得到:可以看出,平衡反应中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关。对行反应的例子有:连续反应(又称串联反应、连串反应)指的是如下类型的化学反应:对
(
3
)
{displaystyle (3)}
式积分,得:
[
A
]
t
=
[
A
]
0
e
−
k
1
t
…
(
6
)
{displaystyle _{t}=_{0}e^{-k_{1}t}qquad qquad ldots (6)}将
(
6
)
{displaystyle (6)}
式代入
(
4
)
{displaystyle (4)}
式,得:
d
[
B
]
d
t
+
k
2
[
B
]
=
k
1
[
A
]
0
e
−
k
1
t
{displaystyle {frac {d}{dt}}+k_{2}=k_{1}_{0}e^{-k_{1}t}}对其进行积分:由于将
(
6
)
{displaystyle (6)}
和
(
7
)
{displaystyle (7)}
式代入,可得:
[
C
]
=
[
A
]
0
k
2
−
k
1
[
k
2
(
1
−
e
−
k
1
t
)
−
k
1
(
1
−
e
−
k
2
t
)
]
=
[
A
]
0
(
1
+
k
1
e
−
k
2
t
−
k
2
e
−
k
1
t
k
2
−
k
1
)
{displaystyle ={frac {_{0}}{k_{2}-k_{1}}}=_{0}(1+{frac {k_{1}e^{-k_{2}t}-k_{2}e^{-k_{1}t}}{k_{2}-k_{1}}})}这样,
[
A
]
{displaystyle }
、
[
B
]
{displaystyle }
、
[
C
]
{displaystyle }
三个浓度就都可以求出了。如果中间体
B
{displaystyle B}
是目标产物,则
[
B
]
{displaystyle }
达到最大值时(最佳时间)就必须终止反应。通过将
(
7
)
{displaystyle (7)}
式对
t
{displaystyle t}
取导数,令其为0,可以求出中间体
B
{displaystyle B}
的最佳时间
t
max
{displaystyle t_{mbox{max}}}
和
B
{displaystyle B}
的最大浓度
[
B
]
max
{displaystyle _{mbox{max}}}
:用稳态近似法分析也可以取得类似的结果。连续反应的例子有:平行反应(又称竞争反应)指的是同一反应物可以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如果两个平行反应都是一级反应,则三个速率方程分别为:对其积分可以得到
[
A
]
{displaystyle }
、
[
B
]
{displaystyle }
和
[
C
]
{displaystyle }
的表达式:一个比较重要的关系式是:
[
B
]
[
C
]
=
k
1
k
2
{displaystyle {frac {}{}}={frac {k_{1}}{k_{2}}}}
,即任一瞬间两产物浓度之比都等于两反应速率常数之比。两个平行反应分别为一级和二级反应:想象下面的情形:反应物
A
{displaystyle A}
在发生二级反应
A
+
R
→
C
{displaystyle A+Rrightarrow C}
的同时,还有少量
A
{displaystyle A}
发生水解(可以看作准一级反应):
A
+
H
2
O
→
B
{displaystyle A+H_{2}Orightarrow B}
。因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通过假设
[
A
]
0
−
[
C
]
≈
[
A
]
0
{displaystyle _{0}-approx _{0}}
,在对上述式子积分后,可以得出主要产物
C
{displaystyle C}
的浓度
[
C
]
{displaystyle }
和副产物
B
{displaystyle B}
的浓度
[
B
]
{displaystyle }
:以上只是几种基本的复合反应类型,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情况是上述几种基本复合反应的混合。请有兴趣的读者参见酶动力学、米氏方程和酶抑制剂等文章。速率方程的确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280–289)Template:Diseases of megakaryocytes
- 感觉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 ,又被称为韦尼克氏失语症 , 流畅失语症 ,或接受性失语症。此类患者有语言理解障碍,患者的阅读能力或了解他人谈话内容的能力低下。虽然患者能够说初具语法、速
- 工业发酵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
- 切割蛋白酶解或蛋白水解(英语:Proteolysis)是指蛋白质降解为较小的多肽或氨基酸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被水解的都是肽键,且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常用蛋白酶解。但也可能发生分子内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市民俗称为“川医”,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的一座著名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原称“华西医院”
- 高山气候高地气候(highland climate)或称高山气候(Mountain climate)是粗糙的地理学术语,用来指称在高山的气候,或是更广泛的说,指高原地区的气候。它通常拿来与低地气候作对比,后者指称的是
- 苏尔斯顿约翰·爱德华·苏尔斯顿爵士,CH,FRS(英语:Sir John Edward Sulston,1942年3月27日-2018年3月6日),英国科学家,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与悉
-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指使用X射线探测某些分子或晶体结构的科研方法。该方法是由马克斯·冯·劳厄于1912年发明的,他因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X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能够发
-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哀牢山以东和中国东南丘陵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境,广西西北部和渝、川、湘、鄂边境,其相关延伸部分更包括老挝北部(例:丰沙里省)、缅甸东北
- PET酶PET酶(PET水解酶,PETase)是由2016年在日本堺市的一处垃圾掩埋场之中所发现的大阪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制造出来的一种水解酶。PET酶能将PET塑胶降解为其单体单-2-羟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