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氏翼龙

✍ dations ◷ 2025-07-25 22:15:47 #鸟掌翼龙超科,白垩纪翼龙类,2006年描述的分类群

科阿韦拉穆氏翼龙
Frey , 2006 (模式种)

穆氏翼龙(学名:)是翼龙目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墨西哥科阿韦拉州。

在90年代,Múzquiz市的一个采石场工人发现一个翼龙类化石,化石被上司当作办公室的墙壁装饰。在2002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获得这个化石,之后与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海德堡大学共同研究化石,由德国大众汽车出资赞助研究经费。在2004年,这个化石有初步科学研究。在2006年,这些化石被正式叙述、命名。模式种是科阿韦拉穆氏翼龙(),属名意为“Múzquiz市的翼”;种名则是以科阿韦拉州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UNAM IGM 8621)是一个几乎完整、天然状态的骨骼,赖自于成年个体,手臂上附有软组织,两个前臂旁有化石化的肌腱。化石的地质年代为康尼亚克阶。

在2012年,当地采石场工人发现第二个标本(编号MUDE CPC-494)。化石是一个右翼,来自于亚成年个体,体型被估计约是正模标本的81%。这个标本可能来自于较古老的土仑阶。这个标本被标名为穆氏翼龙的未命名种( sp.)。

穆氏翼龙的翼展为2米。在2006年时,是当时已知最小型的白垩纪晚期翼龙类。它们的头部延长,头顶有短而圆的头冠,往头后方延伸。嘴部无齿。手臂粗壮,肱骨有大型三角嵴(Deltopectoral crest),显示它们有强壮的翼部肌肉。翅骨(Pteroid bone)长、朝向颈部,支撑者翼膜。

穆氏翼龙被分类于夜翼龙科,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小、年代最早的夜翼龙科动物。

相关

  • 贝洛·瑟凯福尔维-纳吉瑟凯福尔维-纳吉·贝洛(匈牙利语:Szőkefalvi-Nagy Béla,1913年7月29日-1998年12月21日),出生于克卢日-纳波卡,匈牙利数学家。他的父亲瑟凯福尔维-纳吉·久洛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 磷脂酸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缩写PA)是一种常见的磷脂,也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磷脂酸是最简单的二酰基甘油磷脂。磷脂酸分子含有甘油骨架,甘油的1号位羟基被饱和脂酰基取代,2号位羟
  • 大陆冰川海洋性冰川(温性季风性冰川),是对中国冰川的分类,相对应的则为“大陆性冰川”。是最早由中国冰川学家、院士施雅风出的对冰川的分类方法。
  • 桑德拉·切卡莱利桑德拉·切卡莱利(英语:Sandra Ceccarelli,1967年7月3日-)是一名意大利女演员。父亲弗兰科·切卡雷利是60至70年代意大利摇滚乐队Equipe 84的吉他手,母亲桑德拉·凡·葛拉瑟菲尔德
  • 埃里森佩维斯·埃利森(英语:Pervis Ellison,1967年4月3日-),美国前职业篮球运动员,场上位置中锋或大前锋。埃里森在大一时就曾带领刘易斯维尔大学获得NCAA总冠军,获得了“永不紧张的佩维斯
  • 变性 (生物化学)变性(英语:Denaturation)在生物化学中是指蛋白质或核酸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其高级结构发生破坏从而丧失生物活性的现象。蛋白质的变性理论最早由吴宪在1931年提出,他认为蛋白
  • 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是介于岩浆熔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岩石,其中50%以上的成分是由火山碎屑流喷出的物质组成,这些火山碎屑主要是火山上早期凝固的熔岩、通道周围在火山喷发时被
  • 山边英彦山边英彦(1923年8月22日-1960年11月20日),日本数学家,生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他最有名的结果是解决希尔伯特第五问题。山边英彦194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到大阪大学任助理,1952年至195
  • 松重丰松重 豊(日语:まつしげ ゆたか;1963年1月19日-),日本男演员,日本福冈县出身,属于有限会社 ザズウ(日语:ザズウ)。毕业于西南学院高等学校及明治大学文学部(专攻演剧学)。松重豊在《孤独的
  • 神田武幸神田 武幸(1943年8月11日-1996年7月27日)日本国福岛县福岛市出身的动画工作者、动画导演。1965年进入虫制作公司、在“W3”以及参与日昇动画的多部作品担任演出的工作。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