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胆岛
✍ dations ◷ 2025-08-13 05:05:35 #吉胆岛
吉胆岛(马来语:Pulau Ketam)又称浮罗吉胆,旧称吉洞岛,是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港岸外的一个小岛,隶属巴生县加埔区及巴生市议会,面积约30平方公里。吉胆岛在马来文意为“螃蟹岛”,全岛位于潮汐线下,以红树林为植被。吉胆岛居民人口约九千人,以华裔居多,多为潮州人及福建人,主要以渔业为生,其次是商人。岛上有两个华人渔村,即吉胆村及五条港村,另有一个2000年左右迁至两村之间的原住民小聚落。吉胆岛中最大的村落是吉胆村,位于岛的南侧,居民为潮州人。五条港村位于岛的东北,居民为福建同安人。吉胆岛上的建筑都建立在高脚柱上,以避潮汐。吉胆岛除了是渔业重镇外,也是雪兰莪的旅游区之一。吉胆岛又称浮罗吉胆,源自马来语Pulau Ketam,Pulau意为岛屿,Ketam则是螃蟹之意,合起来便是螃蟹岛,盖吉胆岛实为螃蟹栖息的湿地。19世纪最初定居吉胆岛的华人便是为了猎捕螃蟹而来。吉胆岛原为无人的潮间带湿地。19世纪,巴生港的海南人至岛上捕捉螃蟹,并在岛上搭建暂时性的亚答屋居住,此后越来越多福建人与潮州人到岛上活动,并且盖起了高脚的亚答屋居住。1872年,昭应天后宫开基。1895年,福龙宫开基。1900年左右,公司厝已达20多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吉胆岛因为其孤悬于海上的位置,许多华人聚居在该岛,避过了战祸。居民乘船至泰国贸易,取得粮食。马来西亚独立之后,1969年爆发马来人与华人的五一三事件骚乱,乱事没有波及吉胆岛 。1967年与1972年,岛上发生大火,分别烧毁了180间与80间房子。1974年,岛上的居民成立了吉胆义务消防局。1991年,吉胆新码头启用,往来巴生港与吉胆岛的客船可直接在岛上靠岸。1992年,政府从加埔跨海将自来水引至吉胆岛,自来水启用。1993年,新乡村医院启用。2000年以后,移动电话服务在吉胆岛启用。吉胆岛是位于马来半岛西岸,巴生港外的河口潮间带湿地沙洲,与东南方的数个岛同列巴生港外。吉胆岛面积约30平方公里,呈东北-西南狭长形状,最长处8.4公里。岛屿除已开发地区,全为红木林,植被覆盖率高,但却不适合农耕。因此吉胆岛的人口多集中在面向巴生港的沿海地区。吉胆岛的河流呈放射状水系,由岛中央较高处向岛的四周流入大海。其中,岛屿东侧的河流被居民由南至北依序命名为头、二、三、四、五条港。岛上两个村落,吉胆村位于头条港,而五条港村就位于五条港。吉胆岛对外交通是往返巴生港的客船,每日往返15航次。吉胆岛上没有公路,村内的“路”是由各种建材在湿地上搭建高架而起的桥,这些高架的通道称路不称桥,而这些“路”连接了住宅、商店、学校、庙宇,仅有跨越河流的通道在当地才称为桥。岛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脚车,摩托车因为安全问题被禁止使用。村与村之间是未开发的红木林湿地,两村之间的联系得经由水路。吉胆岛上有数所华校,担负着岛上的基础教育功能。华联华小、竞智小学位于吉胆村,而新民华小位于五条港村。岛上唯一的中学是吉胆中学。由马虎及RAM Entertainment联合制作的华语电影《再见,我爱你》,在吉胆岛拍摄,于2015年12月在马来西亚公映。
相关
- 食道癌食管癌指的是发生在食道的癌症。常见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与体重减轻,其他症状还有吞咽疼痛、沙哑(英语:Hoarseness)、锁骨周边淋巴结肿大、干咳、以及咳血或吐血。有两大类食管癌
- 马偕医院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马偕医疗财团法人马偕纪念医院,一般简称马偕纪念医院、马偕医院,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属下的医院。1872年3月9日马偕来到淡水。1879年12月26日马偕首次返国述职
- 代名词代名词'在语言学和语法学中是指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词(是否附加限定词各个语言不同),如中文的“你”、“我”、“他”,英文的 “pronoun”法语的“nous”、“elle”等。问
- 耐酸手套手套是包裹手的服饰或保护器材。作用有:手部保暖、装饰、宗教用途、保护手免遭伤害、隔离手部,特殊的手套也是体育运动的器材。手套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普遍。一个原因是汉服的袖
- 欧洲太空控制中心欧洲空间业务中心(英语:European Space Operations Centre)是欧洲空间局(ESA)的主要任务控制中心,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欧洲空间业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代表欧洲空间局和Launch and
- 纤维肌痛症纤维肌痛(英语:Fibromyalgia,简称FM)是一种以慢性扩散疼痛,患者对触碰压力反应剧烈(英语:allodynia)。其他症状还包括过于疲倦致使普通活动受到影响、睡眠障碍以及记忆障碍。也有一
- 顺-二氯·二氨合铂(Ⅱ)顺铂(Cisplatin,CDDP)是一种含铂的抗癌药物,即顺式-二氯二氨合铂(II),棕黄色粉末,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肉瘤、恶性上皮肿瘤、淋巴瘤及生殖细胞肿瘤都有治疗功效。它是第一个
- 格雷戈里·贝特森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1904年5月9日-1980年6月4日)是一位英国人类学家、社会科学家、语言学家、视觉人类学家、符号学家、控制论学者,他的著作还贯穿了许多其他学科
- 金刚山坐标:38°39′24″N 128°06′18″E / 38.65667°N 128.10500°E / 38.65667; 128.10500金刚山(朝鲜语:금강산/金剛山)是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江原道的山峰,主峰海拔1,638米
- 布朗克斯区布朗克斯(英语:The Bronx),又译勃朗市、布朗士,是美国纽约市五个行政区之中最北的一个,与纽约市下五个县之一的布朗克斯县(Bronx County)边界线相同,后者是纽约州62个县之一。布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