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胆岛
✍ dations ◷ 2025-04-04 11:27:10 #吉胆岛
吉胆岛(马来语:Pulau Ketam)又称浮罗吉胆,旧称吉洞岛,是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港岸外的一个小岛,隶属巴生县加埔区及巴生市议会,面积约30平方公里。吉胆岛在马来文意为“螃蟹岛”,全岛位于潮汐线下,以红树林为植被。吉胆岛居民人口约九千人,以华裔居多,多为潮州人及福建人,主要以渔业为生,其次是商人。岛上有两个华人渔村,即吉胆村及五条港村,另有一个2000年左右迁至两村之间的原住民小聚落。吉胆岛中最大的村落是吉胆村,位于岛的南侧,居民为潮州人。五条港村位于岛的东北,居民为福建同安人。吉胆岛上的建筑都建立在高脚柱上,以避潮汐。吉胆岛除了是渔业重镇外,也是雪兰莪的旅游区之一。吉胆岛又称浮罗吉胆,源自马来语Pulau Ketam,Pulau意为岛屿,Ketam则是螃蟹之意,合起来便是螃蟹岛,盖吉胆岛实为螃蟹栖息的湿地。19世纪最初定居吉胆岛的华人便是为了猎捕螃蟹而来。吉胆岛原为无人的潮间带湿地。19世纪,巴生港的海南人至岛上捕捉螃蟹,并在岛上搭建暂时性的亚答屋居住,此后越来越多福建人与潮州人到岛上活动,并且盖起了高脚的亚答屋居住。1872年,昭应天后宫开基。1895年,福龙宫开基。1900年左右,公司厝已达20多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吉胆岛因为其孤悬于海上的位置,许多华人聚居在该岛,避过了战祸。居民乘船至泰国贸易,取得粮食。马来西亚独立之后,1969年爆发马来人与华人的五一三事件骚乱,乱事没有波及吉胆岛 。1967年与1972年,岛上发生大火,分别烧毁了180间与80间房子。1974年,岛上的居民成立了吉胆义务消防局。1991年,吉胆新码头启用,往来巴生港与吉胆岛的客船可直接在岛上靠岸。1992年,政府从加埔跨海将自来水引至吉胆岛,自来水启用。1993年,新乡村医院启用。2000年以后,移动电话服务在吉胆岛启用。吉胆岛是位于马来半岛西岸,巴生港外的河口潮间带湿地沙洲,与东南方的数个岛同列巴生港外。吉胆岛面积约30平方公里,呈东北-西南狭长形状,最长处8.4公里。岛屿除已开发地区,全为红木林,植被覆盖率高,但却不适合农耕。因此吉胆岛的人口多集中在面向巴生港的沿海地区。吉胆岛的河流呈放射状水系,由岛中央较高处向岛的四周流入大海。其中,岛屿东侧的河流被居民由南至北依序命名为头、二、三、四、五条港。岛上两个村落,吉胆村位于头条港,而五条港村就位于五条港。吉胆岛对外交通是往返巴生港的客船,每日往返15航次。吉胆岛上没有公路,村内的“路”是由各种建材在湿地上搭建高架而起的桥,这些高架的通道称路不称桥,而这些“路”连接了住宅、商店、学校、庙宇,仅有跨越河流的通道在当地才称为桥。岛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脚车,摩托车因为安全问题被禁止使用。村与村之间是未开发的红木林湿地,两村之间的联系得经由水路。吉胆岛上有数所华校,担负着岛上的基础教育功能。华联华小、竞智小学位于吉胆村,而新民华小位于五条港村。岛上唯一的中学是吉胆中学。由马虎及RAM Entertainment联合制作的华语电影《再见,我爱你》,在吉胆岛拍摄,于2015年12月在马来西亚公映。
相关
- 阿斯克勒庇俄斯阿斯克勒庇俄斯(希腊语:Ἀσκληπιός,拉丁语:Asclepi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医神,在古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埃斯库拉庇乌斯(拉丁语:Aesculapius),他是太阳神阿波罗之子,形象为手持蛇杖。
- 亚历山大·鲁利亚亚历山大·鲁利亚(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Рома́нович Лу́рия,1902年7月16日-1977年8月14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
- 端粒酶RNA· multicellular organismal aging biological process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biological process · positive regulation of telomere maintenance via
- G蛋白耦联受体结构 / ECOD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
- 弓头鲸弓头鲸(学名:Balaena mysticetus,旧称北极鲸,又称格陵兰露脊鲸、格陵兰鲸、巨极地鲸、北极露脊鲸),是一种属于鲸目的海洋哺乳动物。长成后长度可达20米 (雌性比雄性大)。体形粗壮,体
- 霍桑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年7月4日-1864年5月19日),19世纪美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品《红字》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他的曾曾祖父
- 奥地利交通本文简述奥地利的交通状况。奥地利是内陆国,国内没有海港,水运为内河航运。总计: 6,123 km (3,523 km 电气化)标准轨 5,639 km 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窄轨 507 km奥地利
- 诉诸自然诉诸自然(英语:appeal to nature;拉丁语:argumentum ad naturam)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为自然主义谬误。系主张某个现象很自然,因而是可取的;或主张某个现象不自然,因而是不可取的。这种
- 欧阳中石欧阳中石(1928年10月-),男,山东肥城人,中国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知名作家张大春为其侄子。1928年10月生。1948年中学毕业后,欧阳中石任教于
- 女性参政权女性参政权(英语:Women's suffrage,Woman suffrage),又称妇女参政权,意指在民主社会中,允许女性拥有平等参与选举投票以及担任候选人的政治权利。在人类历史的多数时期中,女性大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