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肉身

✍ dations ◷ 2025-08-08 18:08:53 #道成肉身
道成肉身(英语:Incarnation,希腊语:Ενσάρκωση,公教译圣言成了血肉),基督教术语,正统基督教信仰认为,耶稣基督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个位格,即是圣子或道(古希腊语:λόγος,转写:lógos),他通过童贞马利亚的子宫,成为肉体,降生在世上。马利亚也因此拥有圣母(又译为诞神女)的称号。这个信条在《尼西亚信经》中被确认,是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基于对《圣经·新约全书》的理解。该教义认为:三位一体中的圣子在降世之前与圣父同体,称为“道”(Logos,逻各斯)。后来这个“道”以肉身的形式降世成人,便是耶稣。所以耶稣就是道成肉身,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幻影说反对道成肉身,认为耶稣不曾以肉体方式出生与形动,而是圣父在世间的投影化身。养子说则认为,耶稣完全是一个人类,并无道成肉身,是因为耶稣的圣洁与道德,成为圣父指定的养子,他们以“收养”来比喻耶稣与圣父之间的关系。这个单字源自于《约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的希腊文版本kai ho logos sarx egeneto,译作拉丁文为 et Verbum caro factum est。古希腊语:Logos,即逻各斯,意为话语,或是道,译为拉丁语:Verbum。古希腊语:σάρξ(sarx),意思是肉、肉身、身体,译为拉丁语:caro,加上前缀词 in-,成为动词incarno,意为使它成为血肉。这个单字,最后成为英语:incarnation。罗马公教传入中国时,传教士借用中国传统名词“天主”称呼唯一真神,此译名乃源自中国神话中的天神──天主一词;中国基督教新教则借用同属中国传统名词“上帝、神”称呼。《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个“道”是新教的译法,而公教则译为“言”或“圣言”,圣经恢复本翻译为“话”。

相关

  • 喉头(larynx、voice box)是哺乳类颈部的一个器官,用于保护气管,或是作为发声构造。同时也是气管和食道分开的位置。
  • 尔雅《尔雅》乃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的单语言词典。至今《尔雅》仍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时重要的一部著作。《尔雅》原本只是纯粹的一部词典,与儒家并无关系,但
  • 贞操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基督教和某些教派或观念不
  • 红外通讯技术红外通讯技术利用红外线来传递数据,是无线通讯技术的一种。红外通讯技术不需要实体连线,简单易用且实现成本较低,因而广泛应用于小型移动设备互换数据和电器设备的控制中,例如笔
  • 交叉链接交叉链接(英语:cross-link)为连接一个聚合体与其它聚合物的键。它们可以是共价键或是离子键。 “聚合物链”可以指合成聚合物或天然聚合物(如蛋白质)。当“交叉链接”用于合成聚
  • 柯迪莱夫斯基云柯迪萊夫斯基雲是可能存在于地月系统的L4和L5两个拉格朗日点,由大量尘埃聚集而成的云气。这片云气是波兰天文学家卡齊米日·柯迪萊夫斯基在1960年代最先提出的,但因为这片云气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德语: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该学说认为远古
  • 伊瓜苏瀑布伊瓜苏瀑布(葡萄牙语:Cataratas do Iguaçu,西班牙语:Cataratas del Iguazú,当地的瓜拉尼语意为“大水”)是由位于巴西巴拉那州和阿根廷边界上的伊瓜苏河从巴西高原辉绿岩悬崖上
  • 1943年孟加拉饥荒1943年孟加拉饥荒发生在1943年,未分开时的孟加拉(现在独立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估计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饥荒期间有关的疾病。第一种说法是日本的粮
  • 梅德韦杰夫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读音: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