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操

✍ dations ◷ 2025-05-15 16:45:16 #贞操
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基督教和某些教派或观念不同者认为守贞包括不可脑中幻想着配偶以外的人自慰。古代社会通常片面要求女性守贞,处女情结普遍存在,对男子则不做要求。现今提倡守贞的团体则强调男女平等,男女都该守贞以杜绝性滥交导致性病猖獗和堕胎等许多社会问题。汉语中的贞操与贞节不同但常被搞混,贞节通常指女性在丈夫(包括未婚夫)死后的改嫁,一般称守贞操为守贞,守贞节为守节。守贞节的观念在中国许多朝代并不强烈,清人方苞曾言,“自周以前,妇人不以改适为非,男子亦不以再嫁为耻。”北宋初年的妇女改嫁也是平常事,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祐早死,他就把儿媳妇嫁给了门生王陶,范仲淹订立的《义庄规矩》中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王安石曾令子离婚,替媳妇另择夫婿。司马光也不反对夫妻离婚,“夫妻以义合,义绝则离”。《宋刑统》规定妇女居丧不得改嫁的期限为二十七个月,哲宗时,寡妇居丧时间缩短至一百天。方苞表示:“尝考正史及天下郡县志,妇人守节死义者,周、秦前可指计,自汉及唐亦寥寥。北宋以降,则悉数之不可更仆矣”。元朝蒙古人还有所谓的收继婚,即夫死后嫁给丈夫儿子的婚姻。明朝为了革除胡俗,法律严厉禁止收继婚,违者处以重刑;娶父、伯、叔寡妇者判斩首,娶寡兄嫂或弟媳者判绞死。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强烈批判宋儒“理欲之辨,适成恶而残杀之具”。俞正燮撰《节妇说》和《贞女说》二文反驳理学的贞操观,“女再嫁与男再娶者等。……其再嫁者,不当非之,不再嫁者敬礼之,斯可矣”。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男女平等思想性发展,女性改嫁被社会接纳,不再污名化。但至21世纪,与性开放的同时,以贞操嫁妆论、女德为代表的片面要求女性守贞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在要求女性守贞的同时,大中华地区社会普遍认可男性婚外情、嫖娼等非婚性行为。

相关

  • 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J01D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系统分类学系统分类学(英语:systematics)是研究物种的演化历史,以及他与其它物种间的关系的学科。关系被可视化为进化树(别名:进化树,系统发生树,系统发育)。系统发育有两个组成部分,分支顺序(显
  • 芽生菌病芽生菌病(英语:Blastomycosis),也被称为北美芽生菌病(英语:North American blastomycosis)、芽生菌性皮炎(英语:Blastomycetic dermatitis)、吉克力斯氏病(英语:Gilchrist's disease),一种
  • 底比斯 (希腊)底比斯 (Thebes, /ˈθiːbz/; 古希腊语:Θῆβαι, Thēbai, 希腊语发音:; 希腊语:Θήβα, Thíva )又译作忒拜,是一座位于中希腊维奥蒂亚州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是关于卡德
  • 厄瑞克忒翁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古希腊语:Ἐρέχθειον)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古雅典最为重要的神庙之一。神庙位于雅典卫城北侧,建于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采用的是爱奥尼亚柱
  • 清教徒革命英国内战(英语:English Civil War)是指1642年至1651年发生在英国议会派(“圆颅党”)与保皇派(“骑士党(英语:Cavalier)”)之间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辉格派历史学家称之为清教
  • 抗痉挛药物解痉药(antispasmodic、抗痉挛药物、同义词:镇痉剂(spasmolytic))是一种抑制肌肉痉挛的药物,或药草。解痉药的一种类型用于平滑肌收缩,尤其是在胃肠道的管状器官。其效果是防止
  • 兔唇唇裂与颚裂(英语: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常被合称为唇颚裂,是一系列包含唇裂(CL)、颚裂(CP)、或二者皆有的疾病(CLP)。唇颚裂常包含上颚裂到鼻腔,甚至裂到耳朵都有可能;裂口可能发
  • 物理光学物理光学(英语:physical optics),又称波动光学(wave optics)是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关于干涉、衍射、偏振与其它在几何光学里射线近似不成立的种种现象。假设光波的波长超小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