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颂德碑,位于台湾新北市平溪区平溪观音岩旁,系当地人感谢潘炳烛、颜云年、颜国年开发煤矿、铺设平溪线为平溪带来繁荣而立,今列新北市历史建筑。
明治四十年(1907年),潘炳烛在家乡平溪首先发现石底煤矿煤炭露头,翌年便由日商藤田组(日语:藤田組)作露头试掘后,发觉煤质优良,极具开采价值,但困难在于当地山峦重叠,运输不便。开采之初,该矿仅有通汐止的一条小路,约步行三小时才能到达。
潘炳烛便建议当时的台湾矿业钜子颜云年,兴建三貂岭到菁桐坑的平溪线铁路,将平溪的矿区连成一脉,促使平溪的煤矿业经净迅速发展。原先平溪是以种植大青、烟草和茶叶为主,铁路开通后,吸引人民前来,平溪形成矿区聚落,铁路两侧也盖起整排的商店街。
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平溪乡民代表会公决在平溪观音岩旁设立高198公分的颂德碑,以纪念潘炳烛为地方发展,将矿权无偿献给颜云年、颜国年兄弟,从而带动平溪发展。1950年代初,当地采炭夫每日最高可领新台币四十三元五角、坑内杂工最高十五元、运炭夫最高九元、坑外杂工最高二十五元五角。平溪的煤矿极盛时期达十八坑,直到1998年随着重光煤矿关闭,才全部结束。2012年12月末,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长赖志彰等学者,认为此碑是乡民所立,载明平溪矿业、铁路建设由来,与当地发展有密切关系,具文史意义,遂登录为新北市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