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数

✍ dations ◷ 2025-11-09 12:00:12 #质量分数
质量百分浓度又称重量百分浓度,缩写wt%,是一种表示混合物中特定物质浓度的方法,是特定物质的质量 m i {displaystyle m_{i}} 相对于所有物质总质量 m t o t {displaystyle m_{tot}} 的比例,定义为混合物中所有物质的质量百分浓度总和为1:质量百分浓度经常会用百分比表示,是用无量纲表示混合物中各成分浓度的方法,其他无量纲的浓度有摩尔分数(摩尔数相对总摩尔数的百分比,符号mol%)及体积分数(体积相对总体积的百分比,符号vol%)。在元素分析中,质量百分浓度也可以指在化合物中某一元素质量占的比例,可以用来计算化合物的实验式或化学式。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一般是指溶质的质量百分浓度,可以表示为溶质重量除以溶剂和溶质总重量之百分比值。“百分浓度”不一定是指此物理量,不过这个不正确的名称仍然存在,尤其在一些小学的教科书中。在生物学中,单位"%"有时会用来表示浓度,称为“质量/体积浓度”,若溶液中有一克的溶质,总体积为100 mL,有时会标示为"1 %"或"1 % m/v"(质量/体积),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单位"%"只能用来标示无量纲量。其实,此浓度的单位应该是g/mL。“溶液百分比”比较适合改为“质量百分比浓度”(m/m = m% = 溶质质量/混合后总质量)或“体积百分比浓度”(v/v = v% = 溶质粒积/混合后总体积),不过常常还会出现“溶液百分比”一词。在热工学(英语:thermal engineering)中会用蒸气量来描述蒸气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合金,特别是贵金属,会以成色表示贵金属在合金中的质量比例。质量百分浓度不受温度的影响。溶液中成分的质量百分浓度是其成分i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 ρ i {displaystyle rho _{i}} 和溶液密度 ρ {displaystyle rho } 的比值:质量百分浓度和体积摩尔浓度的关系类似质量百分浓度和质量浓度的关系,将上式用体积摩尔浓度取代即可:其中 M i {displaystyle M_{i}} 是成分 i {displaystyle i} 的分子量。摩尔分数 x i {displaystyle x_{i}} 可以用下式计算:其中将上式的平均分子量用各成分的分子量取代,可得:若混合物在不同位置的质量百分浓度不同,其质量百分浓度的梯度会产生扩散作用。

相关

  • 华氏温标是一种温标,符号为℉。华氏温标的定义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根据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所写的一篇期
  • 荚膜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并非原核细胞的必需构造,荚膜菌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宿主体内时,能保有最强产荚膜之能力;但用普通培养基
  • 同位素分离同位素分离通过将某种化学元素的其它类型的同位素去除而达到浓缩某种特殊的同位素的目的。例如,通过同位素分离可以将天然铀分离成浓缩铀和贫铀,这是为核电站以及铀核武器制造
  • 阿德里安堡战役阿德里安堡战役也作哈德良堡战役,是公元378年罗马帝国军队与反叛的哥特人之间的一次战斗,发生在当时罗马帝国的色雷斯行省马里查河河畔的阿德里安堡(也称为哈德良堡),位于今天的
  • 鸡眼鸡眼是手足皮肤摩擦后生成的厚茧,为局部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导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茧。通常见于足部,是足部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以患处表皮增生变厚角化,形状像鸡的眼
  • 重度高烧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克莱芙王妃克莱芙王妃是法国作家拉法耶特夫人的一部小说,一开始由匿名发布。
  • 全盛时期贞观之治,是指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李世民)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
  • zidovudine齐多夫定(英语:zidovudine),也称叠氮胸苷(英语:azidothymidine),简称 ZDV 或 AZT,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艾滋病,通常会建议搭配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齐多夫
  • 1-雄酮1-雄酮(英语:1-Androsterone,1-andro,也被称为1-脱氢表雄酮,1-dehydroepiandrosterone,1-DHEA,δ1-epiandrosterone,或5α-雄甾-1-烯-3β-醇-17-酮,5α-androst-1-en-3β-ol-17-one)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