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清)

✍ dations ◷ 2025-05-10 23:30:11 #166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191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1911年废除,清朝省份,清朝安徽省,安徽行政区划史

安徽省(满语:ᠠᠨ ᡥᡡᡳ
ᡤᠣᠯᠣ,穆麟德:),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此省于乾隆二十九年正式成为清政府的法定行政区单位,为乾隆年间修编大清会典十又八省之一。

明代其地属南京直隶地区(南直隶)。顺治二年,清廷改南直隶为江南省(辖区大致包括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最初设一位江南布政使司(驻江宁府),以及三巡抚(江南巡抚、凤庐巡抚和操江巡抚)。根据康熙年间的《大清会典》,布政使为一省之长。因此江南布政使的到任,可以认为江南省成立。顺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分驻江宁府、苏州府,左为长,右为副,掌全省政令、财赋,右布政使辖宁、镇、苏、松、常,左布政使辖余下地方。然这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不可能认为江南分省。隶属于两江总督、江宁巡抚。

康熙元年(1662年)以操江军务(所部十二营)归并两江总督,专设安徽巡抚,驻安庆府,裁撤操江巡抚。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凤庐巡抚,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因此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1667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安徽布政使司)、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江苏布政使司),依然分驻江宁府、苏州府,但江宁府本身属于江苏布政使辖境。江苏布政使司统江宁、苏州、常州、松江、镇江、扬州、淮安七府,及徐州直隶州。此后,清代典籍里面“安徽”、“江苏”出现次数逐渐增加,但“江南省”字眼仍十分常见。康熙朝也并未有记载“分省”。所以这里的两个布政使辖境还只是两省的雏形罢了。另外,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南、浙江洋汛,嵊泗地域划归江南省江苏布政使司的崇明县。

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从江宁府迁往安庆府。同时,江苏布政使一分为二——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府 )和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府)。江苏省境内形成了一巡抚两布政的格局。不过,从清朝中期开始,巡抚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为一省之长,所以江苏内部分两个布政的情况并不被认为是“分省”,毕竟名义上还有“江苏巡抚”统辖坐镇。乾隆二十九年,安徽省正式成为清政府法定行政单位,正式列入大清会典。

太平天国期间,省会一度迁移到庐州府。

清朝的安徽省下辖八府、五直隶州,共计四州、五十一县:

相关

  • 平冢广义平冢广义(1875年9月2日-1948年1月26日),日本山形县人,日本官员,历任神奈川等县警务首长、东京府知事。他于1932年1月接任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积极于台湾实施同化政策。1902年,平冢广
  • MondiMondi Group是一家跨国包装和纸业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双重上市,其中“Mondi Limited”的总部位于约翰内斯堡,“Mondi plc”的总部位于阿德利斯通,集团
  • 金坦波金坦波(英语:Kintampo)为加纳布朗阿哈福地区的城镇以及旅游景点,位在加纳中央。该镇于2004年成为北金坦波自治市政区的首府。金坦波人口有49,046人。该城镇曾是金坦波县的首府。
  • 海港海港可以指:
  • 英属维尔京群岛总理英属维尔京群岛总理(英语:The Premier of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前称英属维尔京群岛首席部长(英语:Chief Ministers of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在议会议员中,由英国国王
  • 何塞·穆希卡荷西·阿伯托·穆希卡·康丹诺(西班牙语:José Alberto Mujica Cordano,1935年5月20日-)乌拉圭政治家,曾为第40任乌拉圭总统。1935年5月20日,穆希卡出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附近
  • 乌马尔凯德乌马尔凯德(Umarkhed),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Yavatm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408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4084人,其中男性17605人,女性16479人;0—6岁人口4994人,其中男2558人,女24
  • 信汇信汇(mail transfer,M/T),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之一。信汇的方式为,汇款人委托银行将信汇委托书寄给汇入银行,以授权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信汇与电汇、票汇相比,费用较低
  • 杨熊祥杨熊祥(1883年-1928年),谱名思恭、字子安,号伯鬻,湖北省武昌市江夏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登进士;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三十年(1904年),任山西大学堂监督。三
  • 程子四箴程子四箴即宋代大儒程颐所撰视、听、言、动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学,亲自注解,颁行天下学校。嘉靖九年(1530年),岳麓书院得御制四箴及世宗亲撰的“敬一箴”,特建“敬一箴”亭保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