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

✍ dations ◷ 2025-11-11 15:37:02 #佛教术语,佛教名数4

四圣谛 (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 ariyasaccāni;标准藏语:བདེན་པ་བཞི།),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种神圣的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和苦灭道迹圣谛,简称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释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历史上部派佛教,和现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义。

梵语 satya 义为真实的道理即真理;古汉语谛字原义是审知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佛教不管支派如何分化,必根本依据四谛,否则将难免流变。四圣谛包括苦的普遍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消灭与灭苦的方法。四谛概括了两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这是从表面现象到深层原因的逆推过程。反过来说,就是修道除恶、灭贪嗔痴,就可以离苦,脱离轮回。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成道后,至鹿野苑初转法轮,即为憍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

《杂阿含经·三七九·转法轮经》:

《杂阿含经·三九三经》等记载圣弟子证四沙门果、辟支佛果,菩萨证佛果,皆因如实知见四圣谛。

苦谛(Dukkha):经验向佛陀证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但使人难以忍受的是诸行无常。生、老、病是众生所必经的,“我”由五种物质与精神(五蕴)合组而成,只是短暂而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东西。

佛陀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谓“苦谛”,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为十一种(“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后概括的说“五取蕴即苦”。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蕴即苦”,即五阴盛苦、五蕴炽盛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这五法称为“取蕴”,组成了执取的目标。这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蕴之身,一旦“四大不调”,就会生出种种疾病。

集者集起之义,集起苦因,又称苦集谛。集是有关苦的原因。人的苦难来自永恒的生存欲,因为生死流转永无宁日,终日担忧。之所以有这种种痛苦,是因为有产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贪、嗔、痴三毒,这就是“集谛”。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贪”、“嗔”、“痴”三毒,从广则有“十使”。推至最后,众生的本心为“无明”所障敝。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灭产生痛苦的原因“贪、嗔、痴”,这就是“灭谛”。佛陀还列举了这些痛苦,其中包括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并提出了相应的止息。这些痛苦的止息也称为涅槃,即明集谛理,断尽烦恼业,则得解脱。

又称为苦灭道圣谛,是说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积聚,乃至于灭坏的修行方法。必须要去修八正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道谛”。随顺趣向涅槃之道,细化为三十七道品。

四圣谛分为三转十二行:

此处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缘密不可分,而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即为十二因缘从了解到灭尽的过程。四圣谛与十二因缘并非分开的两种理论,是次第和内容的不同面向叙述。

北传《集异门论》:

南传《小部·无碍解道》:

相关

  • 丧事丧事,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相关仪式(如葬礼)、习俗、禁忌等,而亲人或一些对本身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的一些特定习俗则称为读礼、守制、守丧、守孝、服丧、居丧等。最常见的是穿着丧
  • 联邦地区联邦地区(Federal district)也称联邦直辖地,是联邦制行政区划的一种。其为联邦政府直接管辖。美国政府座落的华盛顿特区即为联邦特区。该特区也称作哥伦比亚特区。实际上美国政
  • 基督的身体基督的身体是基督徒用来描述耶稣基督的神圣教会的术语。教会被视为基督的身体、而耶稣基督被看作“身体的头”、“身体的肢体”就是教会的成员。在罗马天主教传统中,术语“基
  • 努比亚努比亚(英语:Nubia)是位于埃及南部与苏丹北部之间沿着尼罗河沿岸的地区,今日位于阿斯旺(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下游)与凯里迈(英语:Karima, Sudan)(或称库赖迈,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之间
  • 鼓波街代天宫高雄代天宫,俗称哈玛星代天宫、 哈玛星代天府、哈玛星大庙,址在高雄市鼓山区鼓波街27号,前身为日治台湾高雄第一个市府所在地,其建筑雄伟庄严,内部雕梁画栋,出自名匠潘丽水大师精
  • 易斯哈格以撒(希伯来语: יִצְחָק‎;阿拉伯语: إسحٰق;英语:Isaac),又译依撒格或易司哈格,是《旧约圣经·创世记》中的人物,亚伯拉罕的嫡子,原配撒拉所生的独生子,以扫和雅各的父亲
  • 台湾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指1968年(57学年度)中华民国义务教育由六年延长为九年的教育措施。此措施的实施,提高台湾人民教育水准,亦奠定19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时中级技术人才的人力资
  • 家蚁亚科家蚁亚科(Myrmicinae)隶属于蚁科,现生约140属,世界广布,蛹不结茧,有些物种具螫针,腹柄节两节,筑巢于土中、枯木中、石头下或活树中。家蚁亚科的物种生有明显的后腹柄节,也就是第三腹
  • 尚书大传《尚书大传》是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作者和成书时间均无法完全确定。目前只有后人辑本传世,以皮锡瑞本最佳。《尚书大传》旧题汉·伏胜撰,一般认为是伏生(《史记集解》称“伏
  • 达拉斯轻轨达拉斯轻轨(英语:DART Light Rail),全称是达拉斯地区捷运局轻轨(Dallas Area Rapid Transit Light Rail) ,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由达拉斯地区捷运局运营的一个轻轨系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