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窑

✍ dations ◷ 2025-07-09 06:27:16 #窑,户外活动,烧烤,台湾饮食,烹调方法

炕窑(台湾话:khòng-iô),或写为台语谐音的焢窑、控窑,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将食物和炭火埋在土中燘熟。不需要器皿。不同文化中各有不同堆放炭火和食物的方式、烹调时间、以及选用的食材。

由于挖土堆窑需要不少体力,炕窑后来渐渐被可以重复使用的馕坑和石窑(masonry oven)取代。这些方法也比较容易判断食物是否已煮熟、并避免食物上沾到沙土。另一方面,馕坑和石窑一开始的搭建成本较高,而且不能带着走,所以对于常远行或游牧的民族而言不见得有优势。

台湾的炕窑多在空旷的农地上,用土块堆叠一座小塔,中间透空烧放柴火,把土块烧的焦红后,将食物放进去,再把土堆捣毁夯实,闷熟食物破窑取用,而食材多为黄玉米、茭白笋、蕃薯、芋头与全鸡等易烧烤食物。

炕窑是一种很原始的烹饪方式,在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即有发现烹炊事用的土坑。

台湾早期的农业社会,在遇到农作休耕时期,大人会带着小孩们前往田地,堆个土窑并放进一些简单的食材,让孩童体验一下野炊的农余乐趣;而在现今工商社会,人们鲜少务农之状况下,却演变成大人带着小孩回味童乐的,假日休闲亲子户外活动。

台湾的传统炕窑顺序是先堆窑、次烧窑、再破窑与开窑。

在西亚—北非的庆典活动中有时会炕窑,特别是在摩洛哥,会窑焢一整只羊。远行的人在没有锅具时也会用这种方式烤面包。

炕窑也是许多太平洋岛屿民族的传统烹饪方式之一,但因为相对费力,现在多留到特殊节庆活动。

在台湾工商社会繁忙,要享受控窑乐不易,于是有业者提供场所与食材,只要人来即可,结合生态观光与亲子同游,可以训练野外求生的能力,更具有分工合作,共享美食及联谊效果。

台湾政府为提倡民众正当休闲,鼓励亲子同乐,也多次举办活动。如行政院文化部指导与云林县政府办理,2009年水林乡蕃薯节亲子千人炕窑,县长苏治芬亲临体验亲子炕窑乐趣。桃园县政府于2012年10至12月,每周假日于观音乡连续办理之千人炕窑活动。而新竹市政府于2012年冬至与新竹市总工会,也邀集劳工以亲子炕窑,送别过去的一年。另南投县2012年年底,由草屯镇主办的农田炕窑乐,虽然遇到寒流来袭,还是涌进千位民众,一起来享受农村的田园炕窑乐趣。

堆窑:将土块围成圆圈,筑起一座小塔。

烧窑:起火并将柴火放入窑内,使土块烘烤至高温。

破窑:将食物丢入窑中,并将窑打碎,掩盖食物。

等待:在破窑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

开窑:挖开窑,取出烤好的食物享用。

相关

  • 囊泡虫囊泡虫总门(学名:Alveolata)是一大类原生生物.囊泡虫类可分为4个门, 在形态上具有非常大的多样性,但根据细胞内的超微结构与基因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帕金虫属(Perkinsus)可能属于
  • 淘沙市塔尔萨(英语:Tulsa,/ˈtʌlsə/,台译土尔沙)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北部的塔尔萨县首府,也是该州人口第二多城市,2006年人口387,807,2013年估计人口398,121。塔尔萨附近是阿肯色河。这
  • 黄疸病黄疸(英:jaundice、icterus)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因为体内胆红素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发黄或是发绿的症状,一般会伴随发痒、粪便苍白及尿液颜色偏深的情形。新生儿黄疸是出生后前三
  • 藏缅语系藏缅语族是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缅甸、泰国、越南等地的一组语言。根据民族语网站2009年的资料,藏缅语族共包含有435种语言,其中主要的语
  •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是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在西班
  • 鲁迅故居鲁迅生前在许多地方都居住过。比如在北京,鲁迅在1919年买下了八道湾11号院的一套大院子,与弟弟周作人、周建人,和母亲鲁瑞及妻子朱安同住。1923年,因为兄弟纠纷鲁迅搬出八道弯,暂
  • 步行虫科步行虫科(Carabidae,Ground beetles)也称为步甲科,是鞘翅目(甲虫)中,世界性分布(英语:cosmopolitan distribution)的一个科。全世界有超过四万种,北美洲有二千种,而欧洲有二千七百种。在
  • 埃塞湖红点鲑埃塞湖红点鲑,为辐鳍鱼纲鲑形目鲑科的其中一种,为温带淡水鱼,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俄罗斯Esei湖流域,体长可达37公分,栖息在底中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维基物种中有关
  • 角闪石岩角闪石岩(英语:Hornblendite)是一种超镁铁岩石,主要是由角闪石组成,含量超过90%,成分包含钠、钙、镁、铁、铝、硅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也有时含有少量的辉石和橄榄石,伴生的矿物主
  • 阿尔察赫国旗阿尔察赫共和国国旗与亚美尼亚国旗相似。但在右侧增加了数条白色条纹,象征着阿尔察赫目前与亚美尼亚分离,以及它最终与祖国合并的愿望。该国旗于1992年6月2日开始使用。阿塞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