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 10

✍ dations ◷ 2025-07-11 01:44:15 #天鹰座,红矮星,变星,联星,耀星,格利泽和GJ天体,有变星命名的天体

VB 10,也称为范·比斯布罗克的星,是一颗非常小也非常暗淡的M-型红矮星,位置在天鹰座。虽然这颗恒星很靠近地球,距离只有19光年,但是非常暗淡,视星等只有17等,使它即便使用大望远镜也不容易看见。

这颗恒星是在1944年被天文学家乔治·范·比斯布罗克使用麦克唐纳天文台82英寸(2.1米)的奥图史都华反射望远镜发现的,它是在以有着高自行的红矮星沃夫1055测试这架望远镜的视场时发现了这颗伴星。沃夫1055是早在25年前就被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以类似的天文摄影技术发现并编在目录中,这颗伴星在1961年出版的范比斯布罗克星表中被称为VB 10。稍后,天文学家开始称这颗星为范·比斯布罗克的星以尊崇他的发现,因为这颗恒星是如此的暗淡,又非常接近明亮的主星,即使他有很大的视差和自行,早期的巡天调查和不同时的摄影干片应该已经捕捉到它,但还是错失了它。

VB 10有着非常低的光度,它的绝对星等接近19等,使它非常难被看见。稍后,研究人员还注意到它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0.08,这正好比恒星质量的下限高了一些,使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足以启动核聚变,因此它是一颗真实的恒星,而不是棕矮星。它在被发现时是当时所知质量最低的恒星,而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是沃夫359,质量是太阳的0.09。

VB 10值得注意的还有非常大的自行,从地球上观察每年在天球上移动的量大于1弧秒。

VB 10是一颗变星,在变星总表上的名称是天鹰座V1298,分类上属于鲸鱼座UV型变星,并且是众所周知有着频繁的闪焰事件。在90年代中期,曾用哈伯太空望远镜研究这颗恒星的动力学,虽然它是一颗表面温度低至只有2,600K的红矮星,但它产生的剧烈闪焰温度高达10,000K。

VB 10是受到重力束缚的联星系统的伴星,这颗星在这个系统中称为格利泽752B,主星是非常大且明亮的沃夫1055(格利泽752A),这两颗星相距只有74弧秒(大约434天文单位)。

在2009年,NASA位于加州巴塞迪那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声称发现行星,命名为VB 10B,存在环绕着恒星的证据。帕洛玛天文台200英寸(5.1米)的海尔望远镜使用天体测量法检测行星存在的证据。这颗新行星被宣称质量为木星的6倍,轨道周期270天,但是,之后使用多普勒光谱仪研究径向速度的变化,期望证实有行星绕着这颗小恒星,却失败了。需要注意的是,多普勒测量仪只排除了质量大于木星3倍的行星存在,而这只是当初宣称的行星,VB 10b质量的一半。这使得声称以天体测量法发现系外行星的声明,又一次的遭到驳斥

天球赤道座标:星图 19h 16m 58s,+05° 09′ 02″

相关

  • 褥疮褥疮(英语:Decubitus ulcer),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英语:Pressure ulcer),属于一种皮肤溃疡,是由于人体皮肤组织长期受压迫(有时伴随擦伤)导致缺血坏死、溃烂,常见于因瘫痪或手术而长期
  • 布鲁斯·威廉·斯蒂尔曼布鲁斯·威廉·斯蒂尔曼,AO,FAA​​,FRS(英语:Bruce William Stillman,1953年10月16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生物化学家和癌症研究人员,自1994年以来任冷泉港实验室(CSHL)主任
  • 茅威涛茅威涛(1962年8月8日-),浙江人,中国越剧表演艺术家,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级演员,擅长小生,为越剧名家尹桂芳的第三代弟子,人称“越剧第一女小生”;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改编自德国著名
  • 爵是中国传统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从出土的形制来看,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尾,中有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爵同时又是饮器的通称。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
  • 四大自由 (油画)四大自由是由美国艺术家诺曼·洛克威尔于1943年创作的4副系列油画。油画名称分别是《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每幅作品大小约
  • 墨脱唇柱苣苔墨脱唇柱苣苔(学名:)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下的一个种。 维基物种中有关墨脱唇柱苣苔的数据
  • 洗髓经《洗髓经》,相传为印度佛教禅宗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法后,在嵩山少林寺留下的两本经书之一(另一本为《易筋经》),内容为至高内家气功与最上乘武术修练的方法。也有人认为此经书其实并
  • 奥托·赫尔德奥托·路德维希·赫尔德(Otto Ludwig Hölder,1859年12月22日–1937年8月29)是一个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斯图加特。赫尔德最初求学于斯图加特理工大学(今斯图加特大学),后于1877年赴柏
  • 陈金釭陈金釭(1820年-1863年),即陈金刚,清朝广东三水县(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村)人。陈金釭是箍桶匠出身。咸丰四年(1854年),陈金釭和朱子仪、卢伟率领广东天地会在三水范湖圩竖旗
  • 桃兰溪桃兰溪也称小澜溪,桃溪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武平县北部,是汀江右岸支流,发源于武平县大禾乡贤坑村以南的桐子坑,蜿蜒北流至坪坑桥转东流,经大禾乡(此段也称大禾溪),于桃溪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