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能-氧化数图

✍ dations ◷ 2025-04-04 11:24:17 #电化学

自由能-氧化态图是一种在电化学中被无机化学家所用于图解某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的物种的相对稳定性的图表,又称为“弗洛斯特图(Frost diagram)”。自由能-氧化态图的形状在不同pH值下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该图所用的pH值。

在电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能够决定一个反应的自由能变。自由能-氧化态图正是为了使电极电势变得比早期的元素电势图中的形式更好理解而设计出来的,因为后者的电极电势数据缺乏“可加性”(即不相邻物种间的电极电势不能通过直接求算术平均数得到),这一点经常引起困惑。这种图表被认为是对元素电势图的定性代替,并使用自由能对氧化态的作图方式。自由能ΔG与电极电势E的准确关系由以下公式给出:ΔG=-nFE,或nE=-ΔG/F。其中n是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而F则是法拉第常数。(F= 96,485J/(V mol))

这一依赖性与pH值的关系可用公式E=E°-0.059m/n每单位pH表示,其中m指反应方程式中参与的质子的数目,而n指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电子转移在电化学中是一定会发生的,而质子的参与则不是必要的。如果该反应中不存在质子参与或产生,则称该反应是的。其具体含义是指,不论在什么pH值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半反应, 该元素物种氧化态改变时的标准电极电势总是相同的。

自由能-氧化态图也是用于比较电极电势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数值改变趋势的有用工具。在不同条件下,元素最终会变为的产物是不同的,并与pH值有关。尽管氧化态的数值和数目在酸碱性条件下都是相同的,但自由能(也即电极电势)可以有很大不同。而自由能-氧化态图则允许把酸性和碱性的图线重叠在一个图中,方便地比较出趋势。

在这张图中,自由能是用电子转移数乘以伏特(nE)衡量的,而按照定义,对纯元素单质,有nE°= 0。通常来说自由能-氧化态图中,自由能的值是以整数为比例的。图中用y轴表示自由能。稳定性高(自由能低)的物种位于该图底部,反之亦然。也即,某一物种在图上的位置越高,其自由能也就越大,反应活性也就越强,也就越不稳定。

在x轴上画出的则是元素的不同氧化态。 氧化态是无量纲的,并且(一般)以整数形式表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由能-氧化态图中氧化态是以从左向右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而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用递减顺序排列。在图中,元素的纯净单质是位于x轴上的,即同时具有0氧化态和0自由能。

斜率表示的是反应的电极电势,因此连线的“坡度”就反映了两种反应物反应的趋势。自左向右斜率为正的连线说明右侧的物种倾向于还原为左侧的物种,反之,说明左侧的物种倾向于被氧化为右侧的物种。例如,如果-的氧化态为+6且nE°=4,而MnO2的氧化态为+4且nE°=0。则根据Δy/Δx计算出的斜率为2,即电极电势为+2V。这样,我们就能找出图中任一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在电化学反应当中,有两种反应可通过自由能-氧化态图得到可视化的展现。归中反应是指拥有不同氧化态的两个物种结合,生成具有中间氧化态的物种;歧化反应则相反,原本是同一氧化态的物种,自发变为两个相异氧化态的物种。通式如下:

歧化:2Mn+→Mm++Mp+

归中:Mm++Mp+→2Mn+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2n=m+p。

通过使用自由能-氧化态图,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一个物种会经历歧化还是归中。在自由能-氧化态图中,任意两点间所连直线的斜率即两个物种间的标准电极电势。如果一个物种位于峰顶上(即在与它所处氧化态相邻的两个物种所连线段之上),那就说明它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会发生歧化;而如果相反,该点位于连线之下,则在热力学上,这一物种是稳定的。这是因为物种在峰顶时说明氧化剂电势比还原剂高,故可以自发歧化;反之亦然。依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方法只能用于说明反应能否发生,具体还要看动力学因素。

在他的著作中,这一图表的提出者 Frost 声明可能会有对他的自由能-氧化态图的潜在批评。他预测说,“人们可能不会很快或很轻易地注意到斜率就是对应的(元素电势图中)的电极电势”。事实上,现在有许多无机化学家同时使用元素电势图和自由能-氧化态图,其中首先使用元素电势图获得定量数据,再将其转化为自由能-氧化态图,使得判读变得更容易。Frost建议说,可以在连线上标明电极电势,作为追加数据。

相关

  • 理论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洛可可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来。 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
  • 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73 , 1873-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
  • 鹿藿鹿藿(学名:Rhynchosia volubilis)为豆科鹿霍属下的一个种。
  • 东安县东安县属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永州市西北部,东界永州市,南邻广西全州县,西接新宁县,北至邵阳县。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的重要门户。为永州市代管县。总面积2219平方
  • 骚动者乐团骚动者乐团(南非语:Seether),是南非的一组另类摇滚乐团。1999年,该乐团于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亚创立。原团名为“Saron Gas”,但因为拼写近似沙林瓦斯(Sarin Gas),该乐团于2002年移师
  • GitLabGitLab 是由 GitLab Inc.开发,一款基于 Git 的完全集成的软件开发平台(fully integra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另外,GitLab 且具有wiki以及在线编辑、issue跟踪功
  • 张悟本张悟本(1963年9月21日-)自称1981年短期就读过北京医科大学夜大,因打架退学(夜大否认有此人)。后来在北京第三针织厂工作。1997年北京市第三针织厂和第一针织厂合并后,张悟本买断工
  • 海因里希·鲁本斯海因里希·鲁本斯(Heinrich Rubens,(1865年3月30日-1922年7月17日))是一名德国物理学家。1865年生于拿骚公国威斯巴登的一个犹太家庭。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上完高中后,1884年起,他
  • 弗朗索瓦·基佐弗朗索瓦·皮埃尔·纪尧姆·基佐(François Pierre Guillaume Guizot,1787年10月4日-1874年9月12日),是一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1847年—1848年间任法国首相,是法国第二十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