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

✍ dations ◷ 2025-05-18 20:09:09 #经部诗类,经学,中国诗歌,古体诗,先秦典籍,诗经,中国思想

毛诗是西汉时期鲁国人毛亨、毛苌学派的《诗经》。为当时的乐官所采集而成,各篇作者大都已不可考。汉代《诗经》学分为四家,为《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后仅《毛诗》独传于世,今本十三经中之《诗经》即为《毛诗》。

毛诗是《诗经》的版本之一,也是目前唯一流传下来的版本。今本十三经中的《诗经》即是毛诗。《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年代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前一一二二年至前五七零年),跨五百多年。其篇目固定于春秋时期,因传承流派的不同,有多个版本存在。《诗经》在成为儒家的经典之前,在先秦古书中称之为《诗》或《诗三百》,据传孔子曾删定三千篇成三百篇,总以《诗》名(《史记·孔子世家》),然而后世研究表明在孔子以前《诗》即有固定的篇目、和当下所传三百一十一篇仅略有出入。秦始皇焚书坑儒,民间古籍遭劫,《诗三百》也在其内。至汉朝文化复兴,鼓励民间献古籍、藏书,有鲁、齐、韩、毛四家传《诗》者,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皆今文经(当时的“今文”指汉隶);毛诗为鲁人毛亨所传,为古文经(当时的“古文”指大篆,也泛指秦“书同文”以前六国各自的字体)。汉朝将鲁、齐、韩三家《诗》列于官学,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设“五经博士”负责讲习,多以《鲁诗》、《韩诗》等称呼加以区分。魏晋以后,鲁、齐、韩三家《诗》先后亡佚(《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宋),只有《毛诗》流传下来。到了宋、元之后,《诗经》这一名称才确定下来,沿用至今。今《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由西汉毛亨作传,东汉郑玄作笺和唐孔颖达作疏;至南宋,朱熹作《诗集传》;清代学者陈奂撰《毛诗传疏》、胡承珙撰《毛诗后笺》、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这些都是研究诗经的重要参考书。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部分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名无辞(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共三百一十一篇。

《毛诗序》提到:“《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所谓《诗》之六义,风、雅、颂指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则指诗之作法。

为民间歌谣,依地域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区的土风歌谣。其时代,少部分是西周末年的诗,大部分是东周时的诗。

西周中期或晚期宫廷乐歌,作者为士大夫阶层。“雅”有正的思意,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冶地区的音乐视为正声。分为:

宗庙祭祀的乐歌。“颂”字,即“容”字,指“舞容”(舞态、舞形)。有三部分,分为:

《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甚大。

赋:“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相关

  • 血色沉着病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又名血色素沉着症、血铁沉积症或血色病是指:
  • 采血静脉穿刺是以静脉注射或静脉血采样为目的而进行的刺穿静脉的医学操作。在所有入侵性医学流程中,静脉穿刺是最常见的一种。静脉穿刺的作用有很多,比如为诊断目的检测血液中的重
  • 杨氏模量杨氏模量,也称杨氏模数(英语:Young's modulus),一般将杨氏模量习惯称为弹性模量,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弹性材料承受正向应力时会产生正向应变,在形变量没有超过对应材料的一定弹性
  •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因成书时主持修撰的是英国公李
  • 塞尔焦·马塔雷拉塞尔焦·马塔雷拉(意大利语:Sergio Mattarella,意大利语发音:,1941年7月23日-) 意大利政治家,2015年2月3日就任第12任意大利总统。他1983年至2008年是议员,1989年至1990年担任过教育
  • 闭锁式循环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羟化酶羟化酶(Hydroxylase)也称羟基化酶、氢氧化酶,是一类催化羟基化反应的加氧酶,多以氧气为氧源,催化形成含羟基的产物,如醇、酚。
  • 亚历山大·塞维鲁亚历山大·塞维鲁(Alexander Severus,208年10月1日-235年3月18日,出生于今黎巴嫩,被杀于今德国美因茨),原名马库斯·朱利乌斯·格修斯·巴夏努斯·阿勒夏努斯(Marcus Julius Gessius
  • 2007年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地震2007年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地震发生于2007年12月19日09:30:30(UTC),规模 Mw 7.2。震中座标是51°29′42″N 179°28′23″W / 51.495°N 179.473°W / 51.495; -179.473,位在阿留申
  • 彭科尔的秘密《彭科尔的秘密》 (印尼语:,IPA读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