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非运动会
✍ dations ◷ 2025-08-29 11:06:23 #全非运动会
非洲运动会(Africa Games)亦称全非运动会或泛非运动会,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其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非洲运动最高理事会(SCSA)主办,每四年一届。在非洲联盟体育部长会议后非洲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联合会将接管比赛组织,解散非洲运动最高理事会。所有参赛的国家都在非洲。
在以全非运动会为名举办11届后,该项赛事更名为非洲运动会。2012年1月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举办的非洲联盟执行理事会会议期间达成更名的决议。自1999年开始,参赛者包括残疾运动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早在1920年就构思了“泛非运动会”。当时统治非洲的殖民主义大国对此持谨慎态度,怀疑非洲人体育运动的统合会导致他们主张独立。曾尝试在1925年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和1928年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举办奥运会,但尽管协调员作了大量准备,但努力还是失败了。国际奥委会(IOC)的第一个非洲成员,出生于希腊的埃及短跑选手Angelo Bolanaki捐赠资金建立一座体育场,但运动会又推迟了三十年。在1960年代初期,包括法国在内的非洲法语系国家组织了“友谊运动会”。该项运动先后在马达加斯加(1960年)和科特迪瓦(1961年)举行。第三届比赛定于1963年在塞内加尔举行。在开办之前,非洲青年和体育部长于1962年在巴黎会面;由于已经有几个讲英语的国家/地区参加比赛,他们将运动会重新命名为“泛非运动会”。该运动会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认可,与其他大洲运动会如亚洲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得以相提并论。1965年7月,第一届运动会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来自30个国家/地区的大约2,500名运动员参加了该届比赛。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在此届运动会上获得了最多的奖牌数。1966年,泛非洲体育运动理事会(SCSA)在马里首都巴马科成立;成为全非洲运动会管理机构。第二届运动会原订于1969年在马里举行,但1968年一场推翻该国总统的军事政变迫使该届运动会取消。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原本预备于1971年作为东道主举行运动会。由于比亚法拉战争(Biafra War)刚刚在尼日利亚结束,该届运动会最终延至1973年举行。第三届运动会原定于1977年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但由于技术原因不得不推迟一年,而于1978年举行。按照这种模式,下一届运动会原定于1983年在肯尼亚举行,但最后延迟至1987年在该国首都内罗毕举行。自那时起,四年一度的运动会节奏从未错过,已经先后在开罗、哈拉雷、约翰内斯堡和阿布贾举行。2007年,阿尔及尔再次成为东道主,成为第一个再度举办非洲运动会的城市。2011年全非运动会于2011年9月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举行。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举办了2015年全非运动会,以纪念该运动会成立50周年,布拉柴维尔成为第二个办过两届全非洲运动会的城市。2019年全非运动会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而2023年全非运动会暂定举办地为加纳首都阿克拉。以下为历届非洲运动会举办年份、日期、举办地、以及最多奖牌获得国家。截止2011年非洲运动会,54个非洲国家中仅有毛里塔尼亚、吉布提、赤道几内亚、科摩罗、南苏丹未取得过非洲运动会的奖牌。
相关
- 30S30S核糖体亚基(prokaryotic small ribosomal subunit、30S subunit)原核生物70S核糖体中的小亚基。它是核糖体RNA与核糖核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包括16S 核糖体RNA和21种碱性蛋白质
- 多株抗体多克隆抗体,亦作“多株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是一种含有多种类型抗体的抗体混合物。其名称中的“多”指抗体混合物由不同类型的浆细胞生产而来:430。要生产多克隆抗体,首
- 博弈论博弈论(英语: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或赛局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1944年冯·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因此
- 北宁市北宁市可以指:
- 酶结构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化学元素组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的L型α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
- 植物种志《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为卡尔·林奈发表于1753年的两卷本植物学著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现存的最早为植物进行系统命名分类的著作。一些最早被普遍公认的植物科学
- 喇叭喇叭可以指:
- 毛毡苔见茅膏菜属列表.茅膏菜属(学名:Drosera),又名毛毡苔属,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同属约有170多种,此属是在食虫植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群。茅膏菜的叶片为圆形,叶片边缘密布可分泌
- 离子化电离(英语:Ionization),或称电离作用、离子化、游离化是指在(物理性的)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电离大致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连续电离(se
- 三恶道恶道(梵语:akuśala-gatīḥ,义为“不善-趋向道”),又称三途、三恶道、三恶趣(趋),或恶趣(趋)、恶道。指三种不好的有情出生的处所,其中包含欲界六道中畜生道、饿鬼道以及地狱道三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