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单性恋
✍ dations ◷ 2025-08-05 20:45:03 #单性恋
单性向又叫单性恋,是性取向的一个类型,意指仅对某一性别的个体有性渴望的性取向分类方法。这里的性别一般而言是指生理性别上的男性或女性,只对其中一个性别产生性渴望的人即可称作单性恋者。此概念很少单独使用,一般是在双性恋的讨论中用以称呼与双性恋者对立的群体,少数情况也可以对应称呼对两性都没有性渴望的无性恋者。适合划入本类别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该词如何使用。假如将其限定为行为上“明显的”单性性取向,那么根据金赛广受争议的报告,67%的男性和87-90%的女性是单性恋者。如果将其限定为描述情感上的反应,则单性恋者在男性中的比例还要进一步降低,只剩下58%。此外,有些人认为金赛的数值过低了,按他们的说法,没有人是显式的单性恋者,只不过出于对双性恋的恐惧有许多人对这一取向采取了否认或衣柜化的态度。弗洛伊德以为,儿童天生就是多相变态的,“正常”的异性恋心理是通过父母或社会的诱导后天发展起来的。在那些习惯于使用奇特行话的同性恋群体中,单性恋是个“刺耳”的名词,从意识形态上它被看成是有意将双性恋凌驾于其他性取向之上。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双性恋群体中也有人刻意回避它。1990年代早期在Usenet网的soc.bi和soc.motss社团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数月的激烈网络论战,争论的焦点围绕着“这一术语是不是对同性恋者的迫害,抑或对一贯戒惧双性恋的同性恋文化而言,它只是双性恋者的正当回应。”
事实上金赛避免且不赞成以同性恋或异性恋等术语来形容个体。他主张性倾向是倾向随时间而改变的,且性行为包括物理性的接触,以及纯心理性的现象(欲望、性吸引力、幻想)。这个报告亦指出,近46% 男性在成年阶段曾对两性皆有性反应,而37%至少有一次同性性经验。11.6%白人男性的成年阶段(20至35岁)被评级为3(异性恋与同性恋倾向相同)。研究亦报告10%受访美国男性“至少三年介乎16至55岁,或多或少是完全同性恋”(在评级5至6)。7%单性女性(介乎20至35岁)及4%曾婚的女性(介乎20至35岁)的这段时间被评级为3(异性恋与同性恋倾向相同)。2至6%介乎20至35岁的女性,或多或少是完全同性恋。1至3%介乎20至35岁的未婚女性是完全同性恋。单性恋包括一般所说的异性恋和同性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只以单一性别为欲望的对象。
相关
- 神经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科学(英语:neuroscience),又称神经生
- 夜遗尿夜遗尿(英语:Nocturnal enuresis),俗称尿床,部分地区也叫做攋尿(讹写作“濑尿”,“攋”是撒、遗、弃的意思),是指五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现象。这是一个在儿童期很常见
- Hsub2/sub[PtClsub6/sub]氯铂酸,或称六氯铂酸、六水合六氯合铂(IV)酸,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H2PtCl6·(H2O)6)。氯铂酸是最快捷容易取得的铂(俗名白金)的化合物。氯铂酸很少在纯净状态取得。氯铂酸
- 蜥脚下目蜥脚下目(学名:Sauropoda)又称蜥脚亚目、龙脚下目、真蜥脚亚目,在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蜥臀目的一个下目,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建
- 色氨酸羟化酶色氨酸羟化酶(英语:Tryptophan hydroxylase,EC 1.14.16.4)也称为色氨酸5-单加氧酶,简称TPH,是合成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过程中重要的酶。色氨酸羟化酶可催化如下酶促反应:以上反应还
- 奢侈品奢侈品是在市场上无论是质量,还是消费价格都是最高档次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市场也有各自不同的奢华区间,譬如豪宅、地皮、酒店、珠宝、钟表、眼镜、饰物、 服装、工艺、古董
- 季梁季梁,生卒年不详。姬姓季氏,春秋早期随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随国自立为汉水以东诸国较强大者贡献良多,从而能够不被强大的楚国压服。内政上他提出:“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夫民,神
- 耶稣受难日圣周五(英语:Good Friday,Holy Friday,Great Friday,Great and Holy Friday),沉默周五(德语:Stiller Freitag)、耶稣受难节、耶稣受难日、天主教称主受难日,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基督徒用以
- 淋巴腺鼠疫腺鼠疫,又称淋巴腺鼠疫,是三种鼠疫之一,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所致的传染病。鼠疫通常先在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流行,然后再通过鼠、跳蚤叮咬传给人;当发展成肺炎性鼠疫
- F检验F检验(F-test),最常用的别名叫做联合假设检验(英语:joint hypotheses test),此外也称方差比率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它是一种在零假设(null hypothesis, H0)之下,统计值服从F-分布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