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耶稣受难日
✍ dations ◷ 2025-11-13 15:41:39 #耶稣受难日
圣周五(英语:Good Friday,Holy Friday,Great Friday,Great and Holy Friday),沉默周五(德语:Stiller Freitag)、耶稣受难节、耶稣受难日、天主教称主受难日,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基督徒用以纪念主耶稣基督在各各他被钉死受难的纪念日。耶稣受难节是一个基督教节日,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和他在各各他去世。在圣周期间,作为复活节星期五之前的星期五的Paschal Triduum的一部分被观察到,并且可能与犹太人遵守逾越节一致。它也被称为圣周五,大周五。为圣周中的星期五,也是逾越三日庆典的一部分,是复活节之前的星期五。有些人将这个节日等同于犹太教的逾越节。它有时也会被称为复活节周五(Easter Friday),但这可能跟另一个节日(复活节之后的周五)混淆。根据福音书记载,耶稣于公元33年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与门徒设立纪念仪式,后于上午九时左右被钉,于下午三时左右死去。主耶稣基督惟独吩咐门徒要纪念祂的死亡。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许多国家都将此日订为公共节日,其中也包括美国的12个州。根据当前历法推算,耶稣受难是在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按照当前的历法推算是儒略历公元33年4月2日星期四─4月3日星期五,格里历33年3月31日星期四─4月1日星期五。这一天是一个满月日。耶稣受难日的宗教礼仪与纪念活动在早期的基督教会,只有纪念耶稣复活的星期日才是举行节庆活动的圣日。到了公元4世纪,复活节之前一周的每一天都被定为圣日,其中包括耶稣受难日。许多基督徒都会觉得“Good Friday”(中文难以直译,故根据发生的事件译为“耶稣受难日”或“受难日”)这个名称不太合适。既然是耶稣钉十字架的日子,理应看作是“Bad Friday”。有人相信“Good”一词从“God”变化而来,本来意思是“God's Friday”(神的星期五)。还有人相信“Good”表示由耶稣殉教带来的拯救对世人是上好的馈赠。然而根据详细考据,Good 一词在古代有“神圣”、“圣洁”的意思,现代已经少用,但据此推知 Good Friday 是代表神圣的周五的意思。“受难日”是纪念耶稣之“死”。这一天信徒们身穿深色服装,参加礼拜仪式时言容肃穆。天主教徒在祷告时还要将蜡烛顺次熄灭,使教堂暗黑。仪式上要诵读《旧约·以赛亚书》里的几节经文。以赛亚是古代的希伯来先知,他似乎是预言了基督受难,天主教会称这段文字为“受苦仆人”经文。圣餐礼,是为纪念耶稣受难日而举行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是耶稣在和门徒们共进“最后的晚餐”时创立的,当时他已经知道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马太福音》第26章:“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新约·哥林多前书》也提到使徒保罗将圣餐礼传给信徒并阐明其纪念意义。天主教徒又把圣餐称作“圣体”。在领圣餐的仪式上,主礼人对小块面饼和小杯葡萄酒(代表耶稣的肉和血)进行祝祷,然后分给正式教徒领食。教徒通过这种象征性的领食缅怀耶稣基督及其言行。参加圣餐礼是增进并加强信徒与基督之间和信徒相互间的沟通。各教别在领圣餐的细节上有所不同。东正教的圣餐用的是发面饼,天主教则用无酵饼。大多数新教教派改葡萄酒为葡萄汁。有的教派要求领圣餐的信徒必须受过坚信礼(参见“圣灵降临日”)。天主教的仪式上还要奉行崇拜十字架的礼仪。该礼仪最早出现在耶路撒冷。十字架先被遮盖,随后逐渐显露,然后被安放祭坛前,信徒们要对十字架进行跪拜。司祭脱鞋走近十字架,这个过程中要行三次屈膝礼,然后吻十字架。副主祭等也跟着做。据文献记载,在英格兰曾有过“爬向十字架”的崇拜仪式。
对耶稣受难日这个节日,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基督新教圣公、信义会和其他一些派别都有礼拜仪式。在许多地方,不同教派在这一天联合举行礼拜,表示团结合一。除了圣餐礼、晨祷、晚崇拜之外,受难日的游行活动在天主教基督徒聚居的社区也很常见。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城,教士们举着十字架领着信徒们重走当年耶稣受难的“苦路”,每到一处都要诵经祈祷。在意大利西西里,特拉帕尼复活节的游行从耶稣受难日下午就开始了,在哀伤的音乐声中人们抬着木制的耶稣受难像沿着街道缓缓行进,这样的游行要持续24小时。许多地方在这一天还演出受难剧,再现那悲剧性的一幕。教会在这日举行受难日崇拜及拜苦路礼仪,让信徒默想基督为世人所付出的爱。在墨西哥每年都举行大约三百个节日纪念耶稣的死亡,“拜苦路”是其中一个盛会。每逢拜苦路节日,都有大游行队伍,随行演出耶稣受难的情节。拉丁词语“苦路”是指“耶稣前往殉难地点的路线”。论到墨西哥拜苦路习俗的由来,墨西哥城伊斯塔帕拉帕区文化展览馆馆长说:“1833年,伊斯塔帕拉帕区霍乱流行。当地居民为了制止疫病蔓延,就开始了耶稣受难的表演活动。”拜苦路当日,人群纷至沓来为要一睹游行队伍的演出:有扮演犹太领袖的,有扮演百夫长的,有扮演使徒的,也有跟随耶稣的妇女,还有马利亚。一个年轻人扮作耶稣,他早已熟记圣经的经文,能在游行期间照念如仪。所有表演者都穿戴假发、胡子和厚长袍。有些表演者充当“拿撒勒人”,头戴荆棘冠冕,或光着脚,或穿上凉鞋,走在“耶稣”后边,模拟耶稣受难的情景。这些“拿撒勒人”有时多达2500人,他们整日抬着十字架,徐徐步上埃斯特雷亚山(或星山),就是用来代表“钉死耶稣”的地方。街上也布满各色摊子,售卖诸如帽子、饮料、印在面颊和手臂的宗教图案纸、气球,还有孩子喜欢的糖果,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节日期间,连机动游戏也给装置起来,让人玩个痛快。在克雷塔罗城,参加拜苦路的悔改者系着脚镣,踉踉跄跄地往前走。在塔斯科,参加者把一捆捆共重四五十公斤的荆条放在背上,步行差不多五小时之久。沿路也有人加入游行,一边走,一边鞭笞自己。
相关
-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科洛尼斯希腊神话中有数个以科洛尼斯(Coronis ,Κορωνίς)为名的人物,因其不同意义而具有多重艺术形象,也是金牛座毕星团的溯源之一。这些人物包括:
- 君士坦丁堡战役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曾多次被围攻。其中有两次君士坦丁堡被占领。一次是1204年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十字军攻破,另一次是1453年被穆罕默德二世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攻
- 草酸盐草酸盐是草酸形成的盐类,含有草酸根离子(C2O42−或(COO)22−)。由于草酸是二元酸,因此草酸盐分为正盐草酸盐与酸式盐草酸氢盐两类,后者含有HC2O4−。草酸根离子(见右图)可作配体,与
- 土星5号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本页面没有类似于NoteTA的数量限制。 请自行修改分类名。在NoteTA样板
- 水杉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又名曙杉,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已
- 火山所有坐标的地图 - OSM 所有坐标的地图 - Google 所有上至200个坐标的地图 - Bing本列表列出希腊的活火山与死火山。爱琴文明 · 迈锡尼时期 · 黑暗时期 · 古风时期 ·
- 埃松省埃松省(法语:Essonne)是法国一个省份,属于法兰西岛大区,编号91。埃松河流经该省。省名和河名都源自高卢河流女神的名字Exona。埃松省建于1968年1月1日。此前是塞纳-瓦兹省的南部
- 埃德蒙·伯克埃德蒙·伯克(英语:Edmund Burke,1729年1月12日-1797年7月9日),爱尔兰裔的英国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他曾在英国下议院担任了数年辉格党的议员。他最为后
- 罗斯欧文·罗斯(Irwin Rose,1926年7月16日-2015年6月2日),美国生物化学家。由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与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一起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