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巧克力效应

✍ dations ◷ 2025-09-08 23:24:07 #波动力学,声学,物理实验

热巧克力效应(英语:Hot chocolate effect)声音在盛有一定液体的杯内传播;液体内有气泡和无气泡时的速度(频率),人耳就能听出不同的效应,称为热巧克力效应。这是一种波动力学效应;由法朗克·克劳福特首次纪载于1982年;他当时在一杯热液体中,倒入可溶巧克力粉;一面搅动而振动杯子发声;他听到,巧克力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和没气泡时的声音不同;故把这种效应称为巧克力效应。此后,经继续研究;凡在液体内加入可溶物质,溶解有大量气泡出现,声音在有气泡和无气泡液体内传播速度都不同。用杯内所盛液体中气泡的密度影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不同来解析热巧克力效应:声音在杯内形成驻波;杯底到液面的高度为驻波长的四分之一;波长是一常数;而声波在杯内液体中传播的关系为:波速v=频率·波长声音在液体内传播的速度v=k/p的开方; 这里p是液体的密度;k是液体的可压缩系数(Bulk modulus);水约比空气密800倍;但空气的可压缩系数比水的约大15000倍;当水中充满气泡时,杯中介质整体密度变小,但可压缩系数变大更快;因而大大减小声音在杯内的上升速度。在波长一定情况下,杯内驻波的频率在气泡多时就会减小。由此,可以看出,杯中液体所溶介质,气泡形成的速度和密度都会直接影响驻波的频率。

相关

  • 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作为人工合成的红色工业染料,被广泛用于如溶剂、油、蜡、汽油的增色以及鞋、地板等增光方面。苏丹红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进入体内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是受中华民国文化部监督的行政法人机构,2014年成立,于台湾北、中、南设有国家两厅院、台中国家歌剧院、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以及国家交响乐团三馆一团,共11
  • 心境在心理学中,心境、心态或心情(英语:mood)是情绪状态。相比情绪、感觉、情感,心境不那么具体、强烈,也不太可能被特定刺激或事件激发或例示。心境通常被描述为具有正效价或负效价。
  • 电子亲合能在一般化学与原子物理学中,电子亲合能(或电子亲和势、电子亲和力,electron affinity,Eea)的定义是,将使一个电子脱离一个气态的离子或分子所需耗费,或是释出的能量。在固体物理学之
  • 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
  • 雅各布·伯努利雅各布·伯努利(德语:Jakob I. Bernoulli,1654年12月27日-1705年8月16日)伯努利家族代表人物之一,数学家。他是最早使用“积分”这个术语的人,也是较早使用极坐标系的数学家之一。
  • 弗拉基米尔·戈尔布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戈尔布(俄语: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рб,1903年12月31日-1988年10月20日),俄罗斯画家、教授,被视为列宁格勒画派(英语:Leni
  • 刘乃洁刘乃洁(英文名: Judy Nai-Chieh Liu,1984年9月9日-),台湾名人,台大五姬之一,北一女中、台湾大学和剑桥大学校友。由于“乃洁”念起来很像台语发音的“荔枝”,因而被亲友称其绰号为“
  • 普罗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普罗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 (希腊语:Προκόπης Παυλόπουλος,1950年7月10日-)希腊政治家,曾任希腊总统、律师、大学教授。2004年至2009年担任希腊内政部长(2004年-2
  • 全民公敌《全民公敌》(英语:)是1998年由托尼·斯科特执导的一部政治惊悚电影(英语:Political thriller),讲述一群不法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探员阴谋暗杀了一名国会议员,并在谋杀后企图湮灭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