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巧克力效应

✍ dations ◷ 2025-07-02 18:34:54 #波动力学,声学,物理实验

热巧克力效应(英语:Hot chocolate effect)声音在盛有一定液体的杯内传播;液体内有气泡和无气泡时的速度(频率),人耳就能听出不同的效应,称为热巧克力效应。这是一种波动力学效应;由法朗克·克劳福特首次纪载于1982年;他当时在一杯热液体中,倒入可溶巧克力粉;一面搅动而振动杯子发声;他听到,巧克力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和没气泡时的声音不同;故把这种效应称为巧克力效应。此后,经继续研究;凡在液体内加入可溶物质,溶解有大量气泡出现,声音在有气泡和无气泡液体内传播速度都不同。用杯内所盛液体中气泡的密度影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不同来解析热巧克力效应:声音在杯内形成驻波;杯底到液面的高度为驻波长的四分之一;波长是一常数;而声波在杯内液体中传播的关系为:波速v=频率·波长声音在液体内传播的速度v=k/p的开方; 这里p是液体的密度;k是液体的可压缩系数(Bulk modulus);水约比空气密800倍;但空气的可压缩系数比水的约大15000倍;当水中充满气泡时,杯中介质整体密度变小,但可压缩系数变大更快;因而大大减小声音在杯内的上升速度。在波长一定情况下,杯内驻波的频率在气泡多时就会减小。由此,可以看出,杯中液体所溶介质,气泡形成的速度和密度都会直接影响驻波的频率。

相关

  • 物态假设一个系统是由一种物质均匀组成,拥有均匀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则称这系统只具有一种相(英语:Phase)。这是一种简单的系统,称为均相系统(英语:homogeneous (chemistry))。更复杂的系统
  • 白云山白云山(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号称“羊城第一秀”,位于广州市区北部,因为主峰摩星岭常为白云所掩,所以得名。白云山是广州著名的风景区,与广州市内穿过的珠江并称“云山珠水”。由30多
  • 格哈德·施拉德格哈德·施拉德(Gerhard Schrader,1903年2月25日-1990年4月10日)是德国化学家,专门发明新的杀虫剂。格哈德·施拉德以其偶然的发现神经毒剂沙林及塔崩闻名,有时也称为是“神经毒剂
  • 伦敦地上铁伦敦地上铁(英语:London Overground)是服务英国首都伦敦的通勤铁路系统,属英国国铁系统,但经营权由伦敦交通局(TfL)负责,亦视作该局交通网络的一部分。地上铁系统于2007年正式投入服
  • 新地探险新地探险(英语:the Terra Nova Expedition),正式名称英国南极地区考察(英语:the British Antarctic Expedition),是在1910年与1913年之间一场前往南极洲的考察活动。该考察由罗伯特
  • 伊日·亨德里赫伊日·亨德里赫(捷克语:Jiří Hendrych,1913年12月28日-1979年5月16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之一,安东宁·诺沃提尼的追随者。。
  • 代沃吕山脉坐标:44°46′31″N 05°50′22″E / 44.77528°N 5.83944°E / 44.77528; 5.83944代沃吕山脉(法语:Massif du Dévoluy),是法国的山脉,位于该国东南部,由上阿尔卑斯省负责管辖,属于
  • 塞子木科塞子木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美国南部,是当地的特有种。本科植物是小乔木或灌木,木材有苦味,有树脂;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为絮状,类似柳絮;果实为小核果。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
  • 地名信息系统地理名称信息系统(英语: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GNIS),是一个美国地理名称信息数据库,包含美国全境以及其领地内的地理实体及文化标志信息的名称与方位信息。GNI
  • 倭姬王倭姬王(やまとひめのおおきみ,生卒年不详),飞鸟时代人。舒明天皇的孙女,古人大兄皇子之女,天智天皇的皇后,无子。668年,天智天皇崩,立为太后。日本学者喜田贞吉认为,天智天皇病重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