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巧克力效应

✍ dations ◷ 2025-10-20 09:56:42 #波动力学,声学,物理实验

热巧克力效应(英语:Hot chocolate effect)声音在盛有一定液体的杯内传播;液体内有气泡和无气泡时的速度(频率),人耳就能听出不同的效应,称为热巧克力效应。这是一种波动力学效应;由法朗克·克劳福特首次纪载于1982年;他当时在一杯热液体中,倒入可溶巧克力粉;一面搅动而振动杯子发声;他听到,巧克力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和没气泡时的声音不同;故把这种效应称为巧克力效应。此后,经继续研究;凡在液体内加入可溶物质,溶解有大量气泡出现,声音在有气泡和无气泡液体内传播速度都不同。用杯内所盛液体中气泡的密度影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不同来解析热巧克力效应:声音在杯内形成驻波;杯底到液面的高度为驻波长的四分之一;波长是一常数;而声波在杯内液体中传播的关系为:波速v=频率·波长声音在液体内传播的速度v=k/p的开方; 这里p是液体的密度;k是液体的可压缩系数(Bulk modulus);水约比空气密800倍;但空气的可压缩系数比水的约大15000倍;当水中充满气泡时,杯中介质整体密度变小,但可压缩系数变大更快;因而大大减小声音在杯内的上升速度。在波长一定情况下,杯内驻波的频率在气泡多时就会减小。由此,可以看出,杯中液体所溶介质,气泡形成的速度和密度都会直接影响驻波的频率。

相关

  • 沃德姆学院沃德姆学院(Wadham College) 是英国牛津大学学院之一,位于牛津中部公园路南端,其名称是为了纪念詹姆斯一世时萨默塞特郡的地主多萝西·沃德姆和尼古拉斯·沃德姆。沃德姆学院学
  •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法语: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西埃、柯比意或柯比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瑞士-法国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雕塑家、画家
  • 美国联邦司法部美国司法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部,其部门长官享有阁员地位。负责的任务是保障法律的施行,维护美国政府的法律利益和保障法律对美国所有
  • 高雄道德院高雄道德院位于台湾高雄市三民区鼎金里金狮湖畔,建立于1960年,为一座道教太乙真莲宗的庙宇。高雄道德院于1960年11月17日落成,其所供奉的太上道祖暨三官大帝金身,源自高雄市大树
  • 陈小勇陈小勇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鱼类学家。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199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毕业后留校担任研究员。
  • 杉村春子杉村春子(1906年1月6日-1997年4月4日),本名中野春子,婚后改夫姓成为石山春子,是日本的新剧女演员。出身于广岛县广岛市,原本在故乡的女子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后来在筑地小剧场观赏巡回
  • 上塞布拉斯科格尔山坐标:47°05′44″N 11°04′29″E / 47.09556°N 11.07472°E / 47.09556; 11.07472上塞布拉斯科格尔山(德语:Hoher Seeblaskogel),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西部,由蒂罗尔州负责管
  • 萨哈璘萨哈璘(满语: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转写:;1604年6月19日-1636年6月11日),汉译又作萨哈连、萨哈廉。清朝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第三子,颖毅亲王。初授台吉。天命十年(1625年),萨哈璘解察哈
  • 文房四谱文房四谱,北宋著名作家苏易简的作品,该书主要用来介绍文房四宝的专著。该书主要介绍文房四宝,研究和记述了笔、砚、纸、墨的诞生、制造的工艺和技术、流传的民间故事以及关于文
  • 陈天池陈天池(1918年7月4日-1968年12月20日),浙江省诸暨县人,中国化学家。陈天池于1918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6岁时,入诸暨县店口紫北小学。1930年,考入浙江省杭州崇文中学。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