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5°03′14.11″N 121°30′52.39″E / 25.0539194°N 121.5145528°E / 25.0539194; 121.5145528
台北圆环,又名建成圆环,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的圆环,为南京西路、宁夏路、重庆北路一段、重庆北路二段、天水路等4条道路的交叉处,邻近宁夏路夜市,面积约1,732平方米。辟建于1908年,此后该圆环上形成夜市,曾成为台北的标志景点之一,其后改为美食馆,直到2016年11月24日拆除并绿化,作为供市民休憩之用的广场。
圆环历史最早可溯及1899年日本台湾总督府提出“市区改正”计划,于重庆北路、南京西路、宁夏路与天水路等四条路所汇集的空地上画了圆圈,周栽七里香,中间种榕树及设座椅,成为民众休憩的“圆公园”。圆环成形于1908年,本为一圆形小型公园,淡水线铁路开通之后,该地成为大稻埕腹地,摊贩聚集。
日治时期为台北市最重要小吃夜市的圆环,曾于1943年台北大空袭期间,变成了防空蓄水池。
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之后,圆环恢复了小吃容貌。1980年代之前,台北圆环都一直为台北重要地标之一。然而,随着台北闹区东移,多为违章摊贩组成的台北圆环渐趋没落。早期圆环因各式各样的庶民小吃、平民化的价格,逐渐成为市民们的城市记忆、典型台北市的“味觉地标”。但就市政当局而言,建成圆环内违章摊贩群集,并非官方心中的模范地标,视其为城市破败、落后的象征。
1993年及1999年因为圆环两度大火,导致圆环荒废有近十年之久。
2002年在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推动下,由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耗资两亿元新建的“建成圆环美食馆”,以美食小吃街型态于2003年10月重新开幕。开幕后不久,因玻璃帷幕设计不良造成圆环内商家生意持续下滑,而原本圆环内知名店家均已在外自立门户、没有进驻,故造成一直亏损,不但二楼无法利用,原本进驻于一楼的20摊摊位仅存6摊,以致在2006年7月正式熄灯。
2008年,时任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宣布建成圆环内部将重新规划并更名为“台北圆环”,于2009年6月22日重新开幕。 但因向北市府承租的华旭公司和实际负责经营的流水席公司在租金认知出现歧异,二房东华旭公司主张圆环新增顶棚工程费应由承租的流水席公司承担,因而片面将租金由每月新台币25万调高至50余万,双方因此步上法院,导致于2011年5月1日再度熄灯歇业。2012年4月9日由余湘及联广集团主导重新开幕。2014年12月中,圆环内因为开设夜店引发讨论;2015年4月15日,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表示2016年7月委外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
2016年7月,委外合约到期后由台北市政府接管,同年11月21日台北市市场处取得建成圆环建物拆除工程执照,11月24日开始拆除工程,仅保留1943年启用的防空蓄水池。2017年7月20日,圆环广场落成,广场内有市定古迹大稻埕圆环防空蓄水池、地崁灯、喷泉广场等,成为提供民众休憩的一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