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尔伽美什史诗
✍ dations ◷ 2025-02-23 19:52:10 #吉尔伽美什史诗
其他传说《吉尔伽美什史诗》(又译为吉加墨史诗、鸠格米西史诗)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作品,是已发现的最早英雄史诗。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诗主要讲述了苏美尔时代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故事,并汇聚了两河流域的许多神话传说,共有3000多行。史诗所见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英语:Clay tablet)之上。《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它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语版本。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和他的伊拉克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英语:Hormuzd Rassam)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发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在此后3年的挖掘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英语:Clay tablet),其中就包含有《吉尔伽美什史诗》。挖掘出的泥版被运回并保存到大英博物馆,等待学者们的研究。直到1872年,乔治·史密斯(英语:George Smith (Assyriologist))在这些泥版中发现了记载有大洪水故事的碎片,《吉尔伽美什史诗》才开始被人们所知,记载有史诗的泥版碎片随后相继被发现。史密斯所发现的史诗版本是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由法师(excortist)Sin-liqe-unninni编写完成的标准阿卡德版本,共11块泥版,计约3600行,史诗内容又为第12块泥板补全。一直到600 BC《吉尔伽美什史诗》渐渐传到小亚细亚。其中12块泥板的版本成为历史研究的标准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现存于柏林史前史和早期历史博物馆(英语: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在20世纪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译后,史诗的文字被发现并由小碎片拼成。由于记录语言多,历史流传的版本不同和损坏原因使专家只能依靠对于古文字的经验和感觉。苏美尔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第一个把苏美尔传说部分破译。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复原,译注也基本完成,不过后续仍陆续有一些新的章节被发现(如2016年发现的泥板叙述了过去未曾发现的关于胡姆巴巴与恩奇都的友谊的章节)。由于已发现许多不同来源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目前已发现二个主要的版本:标准阿卡德版本(standard Akkadian version),以及古巴比伦语版本(Old Babylonian version)。目前也部分重建了五部有关吉尔伽美什的苏美尔诗歌,有些伴随着标准阿卡德版本某一部分的原始版本,有些则伴随着不相关的内容。标准阿卡德版本是在1853年由Hormuzd Rassam在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所发现,所用的是一种用在文学用途上的阿卡德文方言。此版本是由Sin-liqe-unninni(英语:Sin-liqe-unninni)在公元前1300年至前1000年之间,从更早期的版本所编译而来。标准阿卡德版本的开头文字(或抄本开端用语(英语:incipit))和早期版本不同。较早期的是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标准版的是He who saw the deep(ša nagba īmuru),其中的deep是指吉尔伽美什和大洪水中的英雄乌特纳匹什提姆(英语:Utnapishtim)会面,得到有关智慧之泉恩基的神秘知识。 吉尔伽美什得到了如何敬拜神、为何人类会死亡、成为好国王的条件以及如何有好的一生的知识。乌特纳匹什提姆的故事也有出现在巴比伦的阿特拉哈西斯(英语:Atrahasis)史诗。第一块泥版的第一行有引用在第11块泥版的最后,有循环及终了的感觉。第12块泥版是早期苏美尔神话的后期拷贝,本身属于前传,是吉尔伽美什让恩奇杜从地下世界取得一些东西,他最后以灵体的方式返回,将地下世界的本质和吉尔伽美什连起来。其接续著第11块泥版但是和其他块的关联性不大,可能是较晚期才加入的内容。这版本的史诗,也称为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是由不同来源,不同保护状态的泥版以及残片组成的:101–26,其主要部分还有遗漏,少了七片石版,其中也有许多的空白处(英语:Lacuna (manuscripts))。其目前保存的位置或是发现的位置来命名,分别是Pennsylvania泥版、Yale泥版、Philadelphia泥版、Nippur school泥版、Tell Harmal泥版、Ishchali泥版及Sippar泥版。《吉尔伽美什史诗》围绕乌鲁克半人半神的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曾与野兽为伴的泥人恩奇都的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许多场景、人物及情节都可以在旧约圣经中找到类似的内容,尤其是伊甸园的记录、传道书的劝告、以及创世记的洪水叙述(英语:enesis flood narrative)。学者长久以来都认可恩奇都(Enkidu)/神妓(Shamhat)和创世记中亚当/夏娃的平行关系。两个人都是神用泥土所造、都和动物一起住在自然环境中,后来都认识了女人,女人也都试探了他们。他们都接受了女人的食物、遮盖其裸体,并且要离开他们原先住的环境,不能再回来。在史诗中有出现蛇从英雄那里偷了永生树,这是另一个类似的地方。许多学者认为传道书的作者直接借用了西杜里的建议。传道书4:12有一句话提到“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吉尔伽美什史诗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史诗中比较著名的一段内容是水神伊亚阻止众神之王恩尼尔用洪水毁灭人类,并建立方舟载运动物和人的故事。而
旧约圣经《创世记》也有诺亚方舟的叙述Andrew George认为创世记的洪水叙述(英语:Genesis flood narrative)和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内容很接近,因此“几乎无疑的”是原自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拉比学者
罗伯特·韦克斯勒(英语:Robert Wexler (rabbi))在2001年代表表犹太人保守主义运动发表的托拉(Torah)评论中提到:“最可能的假设是创世纪及吉尔伽美什史诗都引用了当时美索不达米亚的的洪水传统,之后在重建故事上出现了不同之处。”朱苏德拉、乌特纳庇什提(英语:Utnapishtim)及挪亚是古代近东和洪水传统有关,源自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以及圣经传统的英雄人物。很多学者认为荷马的两部史诗都深受《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影响。
相关
- 米麹菌米麹菌(学名:Aspergillus oryzae),又名米曲霉菌、米麹霉、麹霉菌或曲霉菌。日文名“麹菌”。米麹菌是一种带有菌丝(hypha)的真菌与霉菌,在中国与日本料理中经常被用来发酵大豆来制
- 芜菁发黄镶嵌病毒科芜菁变(发)黄镶嵌病毒属 玉蜀黍雷亚多精致病毒属 小黑点斑(纹)病毒属芜菁发黄镶嵌病毒科,又称芜菁变黄镶嵌病毒科(Tymoviridae),是病毒的一科,包括以下属:
- 青春痘痤疮(英语:acne、拼音:cuó chuāng、注音:ㄘㄨㄛˊ ㄔㄨㄤ);也称为寻常性痤疮(拉丁语:acne vulgaris),在毛囊被死皮细胞和来自皮肤的油脂堵塞时出现。 它的特点是黑头或白头、疙瘩、
- 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键矩键偶极矩是衡量化学键的极性大小的物理量,表示为键矩是向量,方向从正指向负。 键矩单位是德拜(D,Debye)或库仑·米(C‧m) 1D= 3.336X10-30C‧m
- C04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C04(外周血管扩张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
- 裕荣食品裕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英语:Yu Zong Foods Co., Ltd.,简称:裕荣食品)是台湾的一家零食厂商,总公司位于高雄市大寮区,招牌产品“虾味先”是台湾家喻户晓的国民零食;其他产品如“烧番
- 台北市景福宫坐标:25°04′01″N 121°31′32″E / 25.0670111°N 121.5255712°E / 25.0670111; 121.5255712台北市景福宫全名为财团法人台北市景福宫,俗称牛埔景福宫、牛埔福德祠,位于台
- 英德拉系统英德拉系统(Indra Sistemas, S.A.,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
- 延亨默延亨默(韩语:연형묵,1931年11月3日-2005年10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延亨默出生于咸镜北道,自1968年起在朝鲜劳动党内担任党中央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