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史诗

✍ dations ◷ 2025-05-10 12:47:17 #吉尔伽美什史诗
其他传说《吉尔伽美什史诗》(又译为吉加墨史诗、鸠格米西史诗)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作品,是已发现的最早英雄史诗。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诗主要讲述了苏美尔时代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故事,并汇聚了两河流域的许多神话传说,共有3000多行。史诗所见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英语:Clay tablet)之上。《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它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语版本。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和他的伊拉克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英语:Hormuzd Rassam)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发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在此后3年的挖掘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英语:Clay tablet),其中就包含有《吉尔伽美什史诗》。挖掘出的泥版被运回并保存到大英博物馆,等待学者们的研究。直到1872年,乔治·史密斯(英语:George Smith (Assyriologist))在这些泥版中发现了记载有大洪水故事的碎片,《吉尔伽美什史诗》才开始被人们所知,记载有史诗的泥版碎片随后相继被发现。史密斯所发现的史诗版本是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由法师(excortist)Sin-liqe-unninni编写完成的标准阿卡德版本,共11块泥版,计约3600行,史诗内容又为第12块泥板补全。一直到600 BC《吉尔伽美什史诗》渐渐传到小亚细亚。其中12块泥板的版本成为历史研究的标准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现存于柏林史前史和早期历史博物馆(英语: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在20世纪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译后,史诗的文字被发现并由小碎片拼成。由于记录语言多,历史流传的版本不同和损坏原因使专家只能依靠对于古文字的经验和感觉。苏美尔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第一个把苏美尔传说部分破译。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复原,译注也基本完成,不过后续仍陆续有一些新的章节被发现(如2016年发现的泥板叙述了过去未曾发现的关于胡姆巴巴与恩奇都的友谊的章节)。由于已发现许多不同来源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目前已发现二个主要的版本:标准阿卡德版本(standard Akkadian version),以及古巴比伦语版本(Old Babylonian version)。目前也部分重建了五部有关吉尔伽美什的苏美尔诗歌,有些伴随着标准阿卡德版本某一部分的原始版本,有些则伴随着不相关的内容。标准阿卡德版本是在1853年由Hormuzd Rassam在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所发现,所用的是一种用在文学用途上的阿卡德文方言。此版本是由Sin-liqe-unninni(英语:Sin-liqe-unninni)在公元前1300年至前1000年之间,从更早期的版本所编译而来。标准阿卡德版本的开头文字(或抄本开端用语(英语:incipit))和早期版本不同。较早期的是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标准版的是He who saw the deep(ša nagba īmuru),其中的deep是指吉尔伽美什和大洪水中的英雄乌特纳匹什提姆(英语:Utnapishtim)会面,得到有关智慧之泉恩基的神秘知识。 吉尔伽美什得到了如何敬拜神、为何人类会死亡、成为好国王的条件以及如何有好的一生的知识。乌特纳匹什提姆的故事也有出现在巴比伦的阿特拉哈西斯(英语:Atrahasis)史诗。第一块泥版的第一行有引用在第11块泥版的最后,有循环及终了的感觉。第12块泥版是早期苏美尔神话的后期拷贝,本身属于前传,是吉尔伽美什让恩奇杜从地下世界取得一些东西,他最后以灵体的方式返回,将地下世界的本质和吉尔伽美什连起来。其接续著第11块泥版但是和其他块的关联性不大,可能是较晚期才加入的内容。这版本的史诗,也称为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是由不同来源,不同保护状态的泥版以及残片组成的:101–26,其主要部分还有遗漏,少了七片石版,其中也有许多的空白处(英语:Lacuna (manuscripts))。其目前保存的位置或是发现的位置来命名,分别是Pennsylvania泥版、Yale泥版、Philadelphia泥版、Nippur school泥版、Tell Harmal泥版、Ishchali泥版及Sippar泥版。《吉尔伽美什史诗》围绕乌鲁克半人半神的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曾与野兽为伴的泥人恩奇都的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许多场景、人物及情节都可以在旧约圣经中找到类似的内容,尤其是伊甸园的记录、传道书的劝告、以及创世记的洪水叙述(英语:enesis flood narrative)。学者长久以来都认可恩奇都(Enkidu)/神妓(Shamhat)和创世记中亚当/夏娃的平行关系。两个人都是神用泥土所造、都和动物一起住在自然环境中,后来都认识了女人,女人也都试探了他们。他们都接受了女人的食物、遮盖其裸体,并且要离开他们原先住的环境,不能再回来。在史诗中有出现蛇从英雄那里偷了永生树,这是另一个类似的地方。许多学者认为传道书的作者直接借用了西杜里的建议。传道书4:12有一句话提到“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吉尔伽美什史诗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史诗中比较著名的一段内容是水神伊亚阻止众神之王恩尼尔用洪水毁灭人类,并建立方舟载运动物和人的故事。而 旧约圣经《创世记》也有诺亚方舟的叙述Andrew George认为创世记的洪水叙述(英语:Genesis flood narrative)和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内容很接近,因此“几乎无疑的”是原自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拉比学者 罗伯特·韦克斯勒(英语:Robert Wexler (rabbi))在2001年代表表犹太人保守主义运动发表的托拉(Torah)评论中提到:“最可能的假设是创世纪及吉尔伽美什史诗都引用了当时美索不达米亚的的洪水传统,之后在重建故事上出现了不同之处。”朱苏德拉、乌特纳庇什提(英语:Utnapishtim)及挪亚是古代近东和洪水传统有关,源自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以及圣经传统的英雄人物。很多学者认为荷马的两部史诗都深受《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影响。

相关

  • 格里高利圣咏额我略圣咏(拉丁语:Cantus Gregorianus)是西方基督教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天主教会宗教音乐。额我略圣咏主要是在第8世纪和第9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
  • 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licheniformis)是一种在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在鸟类,特别是居住在地面的鸟类(如雀科)和水生的鸟类(如鸭)的羽毛中也能找到这种细菌,特别是胸部和背部的羽毛
  • 天选之人选民是指各种自认为“被神所拣选的人”。常常被视为是神挑选,实现天命(例如在地上充当先知)的人、甚至是一个受神喜爱的族群。这个词汇特别是用以指以色列人,因为在《旧约圣经·
  •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克里斯汀·拉克鲁瓦(法语:Christian Lacroix, 1951年5月16日-),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以其名字出品的时装颇富盛名,唯一具有博物馆策展人资格的设计师,除时装外,亦擅于绘画、室内设计。
  • 罗伯特·卡洛罗伯特·查尔斯·加洛(英语:Robert Charles Gallo,1937年3月23日-),美国病毒学家。早期研究白血病,后转向肿瘤病毒的研究。生于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加洛最出名的贡献是发现第一个
  • 郑樵郑樵(1104年5月7日-1162年4月3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世称夹漈先生。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三月三十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启蒙于良好的家庭教
  • Pain镇痛药(Analgesic)是指能缓解痛的一类药物。该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an"(意即“没有”)和"algos"(意即“痛”)。镇痛药通过不同的机理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
  • 加拿大老四校老四校 是指加拿大中部历史比较悠久的四所学校所开展的足球联赛,这四所学校分别是: 麦基尔大学, 女王大学, 多伦多大学和 西安大略大学。 它们都是最早参与加拿大大学运动联赛
  • 相关系数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相关(Correlation),显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在统计学中,相关的意义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相对于其相互独立的距离。在这个广义的定义下,有许
  • ɠ̊清软颚内爆音(voiceless velar implosive)是一种罕见的辅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将此音记作⟨ɠ̊⟩或⟨kʼ↓⟩;另一个可直接表示此音的音标⟨ƙ⟩则已在1993年被撤回。